7166.2019届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7 浏览数:592

一、单选题

1.

汉水流域襄阳境内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B.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C.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D.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

2.

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主张的是清谈或玄谈。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门阀士族垄断仕途B.社会动荡与政治黑暗C.佛教对儒学的冲击D.传统儒学的理论局限

3.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  ) 

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

4.

江浙地区唐宋以后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 东南之田,所种惟稻 。但到了明中后期, 农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植者,则十之七八 ,各地广种棉花、甘蔗、果木、烟草等作物的记载也多见于史书。这种现象反映了江浙地区(  )

A.经济重心地位日渐凸显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D.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5.

1877年,郭嵩焘到达英国伦敦,成为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接着刘锡鸿被任命为驻德公使,不久清政府相继在其他各国首都设立了使馆。中国驻外使馆设立后,又相继在一些国家的商埠(如旧金山、横滨、大阪等地)设立领事馆。这反映了(  )

A.清政府重视对外交往的开端B.驻外机构已成为侨民的后盾C.中外交往事务的近代化趋势D.国家间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

6.

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和谈条件,推选袁世凯建立北京政府,中国实现暂时的稳定与统一。由此可知立宪派(  )

A.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化而来B.意在建立民主以实现君主立宪C.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D.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

7.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中国纺织机械公司 中国蚕丝公司 ”、 中国石油公司 中央造船公司 等一系列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各种垄断性组织。这反映出(  )

A.政府践行了 节制资本 思想B.经济中 国进民退 现象突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D.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8.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变动情况表,根据表格可知,新中国初期(  ) 
1949—1957年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年末非农业人口变动情况 
(不包括市辖县)单位:万人 

年份

成都

西安

兰州

武汉

洛阳

包头

太原

大同

1949

66

3976

17

10347

7

900

2146

891

1957

111

10182

70

215

45

3993

8313

2905

增长率%

682

1561

3118

1078

5429

3437

2874

2260

A.建立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B.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C.一五计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D.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

9.

罗马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被视为古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其继承的主要表现是(  )

A.罗马曾征服了希腊地区B.民主和法制思想同为西方文明源头C.用法律来维护民主政治D.自然法精神体现了古希腊人文思想

10.

据丹宁《法律的界碑》记载,公元1606年英国商人约翰·贝特在缴纳了正常的议会税后,国王却下令额外征收5先令的葡萄干进口税,贝特以与 制定法相抵触 为由反对并向理财法院起诉国王,案件以贝特败诉告结。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英国(  )

A.额外征收进口税体现重商主义政策B.议会与国王展开斗争实现权力制衡C.长期参与殖民战争致国家财政困难D.进口税增加是王室奢侈享受的后果

11.

美国制宪会议每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 和事佬 。这是因为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  )

A.分权制衡原则B.妥协让步原则C.维护统一原则D.联邦共和原则

12.

启蒙学者们认为,按照他们的思想推翻封建统治之后,一切 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艺作品是(  )

A.《红与黑》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铁钱与铜钱的比价根据记载似乎在10:1,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摘编自 徐瑾 《白银帝国》

材料二 交子本由四川民间百姓发行,发行者不久财衰,交子不能兑现,就发生了诉讼。朝廷下令将百姓发行的交子收归官营,以朝廷财力支持交子的流通和价值的稳定,交子就形成了官方发行的纸币。初期交子的价值十分稳定,有效地支持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末期,为了攻打西夏而大量增发交子,使交子的流通数量远远地超过了法定的限额,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宋徽宗改交子为钱引,以增加百姓对纸币的信心。

——摘编自 石俊志 《中国货币法制史话》

材料三 民国初年,北京国民政府曾铸造银元以为国币,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币制混乱的问题。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 废两改元 ,使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当时全球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许多工商企业因此陷入困境。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加征白银出口税和征收平衡税,但制止白银外流的效果不理想。1935年政府果断决定币制改革,实行法币政策,实行白银国有, 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定为法币。

——摘编自 张岂之主编 《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交子产生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5年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原因。(6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北宋交子和民国发行纸币产生的相同影响。(6分)并结合两种货币最终消亡的命运谈谈对纸币的认识。(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日本诸岛地理位置的紧凑既促进了民族团结,又促进了新价值观和新知识在全国的传播。它也使这个国家容易遭受和认识到外国的压迫。佩里的舰队在能看得见首都江户的地方航行;几星期内,全日本便都知道了这一重大事件。相反,面积辽阔、人口稠密的中国内地诸省长期以来很难受到或不受西方的影响,反而充当传统观念和传统势力的贮藏地。此外,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 日本精神、中国知识 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 东方道德、西方技艺 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因此,同中国帝国的铁板一块的特点相比,日本的政体和社会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多元化的体制诸因素,都使日本比中国更易遭受西方的入侵,且能更快地对这一入侵做出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至少从两个层面予以论证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82年宪法的创制过程,实际上伴随着一次较为全面的宪政改革。1978年宪法虽然也体现了一些宪政的要求,但宪政要素严重残缺。以1954年宪法为主要参照,全面修改1978年宪法,一些十分重要的宪政原则或要素被较为系统地贯彻到了八二宪法的文本中,其中包括:宪法在中国整个行为规范体系中的至上性、违宪必究;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充实保障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官员的批评权等基本权利;取消公民必须拥护中共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不合理义务;完善代议民主制即人大制度;重新确定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等属于司法独立范畴的要求;将军队领导体制纳入宪法;规定办理刑事案件有关国家机关间相互制约,部分打破了社会主义宪法不敢规定相互制约的禁忌。

——童之伟《八二宪法与宪政》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82宪法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宪法创制的历史意义。(9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戴高乐不仅坚决反对超国家的一体化,而且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 欧洲人的欧洲 。所谓 欧洲人的欧洲 ,其寓意异常清晰,就是要在欧洲建设中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使欧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欧洲。严格地说,美国并不反对欧洲建设,因为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毕竟是美国可依托的力量。当然,前提是欧洲建设的任何一个步骤和目标都应该纳入以美国为领导的 大西洋体系 中。但这却是与戴高乐主义不相容的。在戴高乐主义关于 欧洲人的欧洲 的主张里,不仅排斥美国,而且也排斥本该属于欧洲地理范畴、但却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在戴高乐眼里,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是想安插在欧洲共同体内的一个 钉子 ,一匹 特洛伊木马 ,他不能允许美国利用英国乘机插足欧洲。

——摘编自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战后初期英法友好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戴高乐的 欧洲人的欧洲 政策。(7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述】(15分)
材料 一九八O年版 《辞海》 清世宗 条,讲到雍正帝历史的要点是:(一) 以阴谋取得帝位 ;(二) 以高压手段对付与争位有关的诸弟 ,害死允撰、允糖;(三) 康熙的亲信多遭贬斥,”(四)杀戮隆科多、年羹尧;(五)改变康熙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笼络政策,屡兴文字狱;(六) 用藩邸亲信鄂尔泰、田文镜、李卫 ;(七)建立军机处,取消诸王对下五旗军队的统帅权,加强君主专制;(八)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九)推行改土归流措施;(十)平定青海和硕特部贵族叛乱,镇压准噶尔贵族袭扰;;(十一)与俄国汀立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
把雍正改革放到雍正帝全部历史中去分析,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它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条件的制约。雍正史中有些历史疑案,因资料不足难于论定。此外,受当时政治的影响颇大,如在清朝,不满意雍正帝的人多不敢公开、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往往通过批评模范督抚田文镜,曲折地表示对雍正政治的否定。民国初年反清排满,丑化清朝皇帝,人们更是津津乐道雍正帝的伦理道德,至于他的改革业绩当然不会成为议论的主题。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发展,雍正帝的改革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随之而增多。

——顾真《对雍正帝改革的评论的再评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辞海》对雍正帝评价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雍正帝评论的因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