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人教版】(试题14)〖2014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49 浏览数:107

一、单选题

1.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材料说明(  )

A.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C.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D.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2.

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

A.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B.维护贵族的特权C.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D.调解贸易的纠纷

3.

周枏的《罗马法原论》中记载, 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 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说明罗马法(  )

A.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B.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C.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4.

公元前5世纪,经过平民的长期斗争,罗马颁布了一些新的法案,其中规定贵族与平民之间缔结的婚约应是合法的。 这些新法案的制订,其目的在于(  )

A.健全法律体系,维护贵族特权B.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罗马帝国统治C.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D.强调平等,废除罗马法律的阶级性

5.

“《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 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

A.注重保护私人财产B.注重诉讼程序C.法律至上D.内容广泛庞杂

6.

公元前494年罗马共和国进行一次审判,法官在听完原告债主的陈述后当庭把涉案的父子三人判与原告为奴隶,并给出 合理 的解释。之后愤怒的下层公民集体撤离会场,以示抗议。材料说明当时(  )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B.古罗马司法程序严格C.债务奴隶制把平民推到生存的边缘D.这次平民斗争直接催生了成文法的诞生

7.

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兴起了人文主义法学。即 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 。据此推断,当时的人文主义法学者的研究倾向是(  )

A.复兴古罗马法律体系B.笃信基督教神学思想C.崇尚英国君主立宪制D.反对法国的共和政体

8.

西塞罗说过: 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以下是《十二铜表法》条文,体现西塞罗这一法治观的是(  )

A.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B.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C.前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时,后法取消前法
D.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

9.

宏伟归于罗马! ,罗马的宏伟不仅体现在其辽阔的疆域、宏伟的建筑,更体现在其宏大而缜密的法律中。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从内容零散到体系完整
②《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③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④《民法大全》编纂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成
⑤《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对世界 第三次征服 的完成

A.①②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0.

这力量一方面将整饬腐化堕落的希腊化世界,使它那散漫放荡的作风就范于一种铁的纪律和不可伸缩的法律;另一方面将消除希腊文化中刚刚出现的分裂和二元对立状况,以一种片面性的单纯来取代希腊的和谐之美 。材料中 这力量 来自(  )

A.马其顿B.古罗马C.意大利D.德意志

11.

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源B.《查士丁尼法典》维护罗马共和国统治C.罗马法为调节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D.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12.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下列说法全面体现了以上观点的是(  )

A.在罗马帝国征服扩张过程中罗马法律所起的作用最大B.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利益得到保护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13.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 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 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保护债务奴隶制度B.《十二铜表法》保护一切债权人的合法权利
C.《十二铜表法》极力保护私有财产D.《十二铜表法》掺杂某些原始性法规的特点

14.

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说明(  )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15.

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 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 西塞罗意在表明(  )

A.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C.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

16.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

A.明文公示、按律量刑B.依照习惯、因循先例C.条文模糊、随意曲解D.系统严谨、堪称完备

17.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 私法一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对 私法 解读正确的有(  )
①保证了每个人都能享有私有财产被保护的权利
②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③能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④

18.

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和欢聚的重要场所。下列三个广场中,当时普通人能进入的有(  )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19.

《十二铜表法》规定: 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规定反映了(  )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20.

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

A.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C.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21.

《十二铜表法》规定: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而同时期中国臣民的财产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被抢劫。造成以上区别的根本原因是(  )

A.古罗马的法制比中国健全B.古罗马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中国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古罗马实行共和制,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D.古罗马是奴隶主贵族专制,中国是君主专制

22.

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 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

A.私法 之外自由民平等B.废除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C.野蛮的习惯法荡然无存D.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23.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 私法 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 私法 在当时的意义在于(  )

A.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B.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24.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该规定主要反映了(  )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B.罗马法维护债务人权益C.罗马法保留大量野蛮习俗D.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25.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26.

城邦国家通过武力征服邻国而向帝国转化在古代世界史上是一个通则。但为什么雅典没有完成统一希腊民族的大业,转化为一个希腊大帝国,而罗马却完成了帝国大业?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罗马人更具务实性B.雅典城邦相对弱小C.罗马文明优于雅典D.二者所处时代不同

27.

以下是两则有关罗马帝国时代的资料:资料甲: 罗马前期皇帝甚少主动采取影响全帝国的措施,通常于地方社群或个人要求后才作回应。皇帝与人民的接触最主要的模式为 要求与回应 资料乙:公元112年小亚细亚总督普林尼写信向罗马帝国图拉真请示如何对待基督徒。图拉真回复: 你处理基督徒的方式很正确;要规定一个普遍原则,以为处理这类事的标准是不可能的。 比较两则材料,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合理的(  )

A.两者角度不同,甲是整体的概论皇帝所为,乙是一则皇帝作为的具体例证B.两者观点不同,甲说明罗马皇帝角色较为消极,乙凸显皇帝角色较为积极
C.两者可以印证,甲有关罗马皇帝的分析论点能从乙的具体实例中得到支持D.两者可以对应,甲对皇帝角色的分析有助于理解乙中地方官和皇帝的关系

28.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列,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 原则 (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B.确保了罗马帝国境内所有居民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29.

恩格斯指出: 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国家,首先直接破坏了过去政治秩序,……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上述材制表明(  )
①古罗马用法律征服其他地区建立罗马帝国  ②古罗马用法律重建被征服地区的政治秩序
③罗马法成为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应当批判将法律强加给被征服地区的行为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

30.

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但帝国的行政人员很少。公元1世纪初只有百人左右,这百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精简机构后提高行政效率B.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C.公民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D.帝国强大的军队提供了统治保障

31.

梭伦改革的解负令、罗马万民法和隋唐旧椒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B.都保护了自由民的私有财产C.都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D.都扩大了统治基础

32.

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 解决这一 缺陷 的关键是(  )

A.习惯法的使用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C.万民法的实施D.《民法大全》的通行

33.

罗马帝国时代法学家盖尤斯(约130—约180)指出: 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 这体现的法治观念是(  )

A.扩大司法保障的对象B.贵族拥有法律解释权C.审判、量刑须有法可依D.构建系统的罗马法体系

34.

下列对古罗马万民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帝国时期为适应统治各族人民而编制的法律体系B.编制与修订以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为前提
C.内容上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D.内容中也体现有自然法的思想

35.

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法庭判案的依据是(  )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

36.

罗马帝国统治者屋大维的顾问抱怨说: 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有利于解决这种 麻烦 的是(  )

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

37.

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力来自于法律B.罗马法保护皇帝的权威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罗马法治意识比较浓厚

38.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 人人都应安分守法 ,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

A.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B.法典是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的万民法
C.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D.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39.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持久的征服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D.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制定都产生深远影响

40.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材料说明(  )

A.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C.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D.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41.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 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 ,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 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 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

A.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B.基督教丰富了罗马法内容C.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42.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 民法 (  )

A.肯定证据B.纵容犯罪C.主张重罪轻罚D.维护贵族利益

43.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 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体现的核心原则是(  )

A.注重程序B.重视证据C.契约至上D.公平公正

44.

研究者较普遍地认为,罗马法的某些领域例如刑法,比之民、商法对后世的法律的影响就比较小。这一认识是基于古罗马的民法、商法(  )

A.其法律体系比刑法更完备B.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法治原则C.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制度D.其适用范围比刑法更广泛

二、材料阅读

45.

(20分)崇尚法治、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然法观念是指导罗马法的基本思想,也是罗马法有别于其他法律的重要特征。自然法不是实在的或具体的法律而是一种带有理想和规范色彩的正义论与价值观,其基本的原则是自然、理性、自由、平等或正义等。

——浙江师范大学 谭建华《试论自然法思想在罗马法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后来又通过宪法修正文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我国出现了第一个立法高峰时期,其中主要包括《宪法》(82年修订)、《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行政诉讼法》等,还包括商标法、专利法、森林法等一大批用以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社会基本秩序得以恢复。特别是 八二宪法 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
(1)据材料一回答古罗马的自然法体现了什么重要的主张?(3分)以启蒙运动为例,说明这些主张在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体现(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个立法高峰的特点和背景。(8分)

46.

法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隐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24分)
材料一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险,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胜。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

——摘编自古罗马法

材料二 汉初,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 礼刑一体 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的古罗马法思想。(6分)综合材料一、二,汉朝的法治思想与古罗马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三 三权分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吾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更令监察、考试二权亦得独立,合为五权。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真才的制度。

——孙中山

(2)材料三中孙中山表达了什么民权思想?(2分)与近代西方国家相比有何特点?(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产生的原因。(4分)
材料四 人们按家庭出身被分为 红五类 黑五类,,的时代。 黑五类 的子弟被称为 狗崽子 ,没有任何权利,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北京青年工人遇罗克以极大的勇气站出来批判,他认为 不管是什么出身的青年放弃思想改造,都是错误的,对于改造思想来说,出身好的青年比出身不好的青年并没有任何优越性 。他希望一切青年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这位孤独而勇敢的思想者在1970年因 思想反动透顶 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 的罪名被处以死刑,献出了自己27岁的年轻生命。
材料五 1993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进法律。新时期颁布的部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3)遇罗克的悲剧说明了什么?(2分)文革结束后我国为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在法治领域取得了什么成就?(4分)

4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 挑战——应战 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据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 永久性变化 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 周期性变化 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1)阅读材料一,用 挑战——应战 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6分)
(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和政治发生的变化。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导致 永久性变化 的要素?(10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呈现哪些趋势与特点?中国是如何应对的?(8分)

48.

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

——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材料二 1787宪法是新大陆第一份具备高度法律意义的文件,与之相当的就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和1787宪法都包含了私法和公法两大门类。但是,在罗马,这两大门类之间并没有清楚的区分,甚至也不存在形式上的划分,而1787宪法则以公法争私法之间严格的内容和逻辑划分为特征和性格。使人吃惊的是,最终的局势和未来的发展表明,在罗马,私法元素具备了压倒性的地位;而在美国,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公法元素或者说宪政元素获得了这个地位。

——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之比较》

材料三 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为了使新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 有章可循 ,惯于专断的普鲁士首相竟然像签发公文一样,将他拟定的宪法草案一送给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强行通过。故而有人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 著作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是在这样一部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摘编自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势在必行 。(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部法律对世界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相同贡献。(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1871年宪法出台形式和内容的特点。(4分)

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罗马帝国的创建者奥古斯都(屋大维)曾自豪的宣称: 我接受了一座砖造的城市,却留下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罗马通过军事征服,财富和奴隶从四面八方涌入,罗马从数万人的小镇变成了近百万的大城市,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用罗马城中一间昏暗破旧的公寓的一年租金,完全可以在周围小城镇买到一幢漂亮的住房 (罗马诗人尤维纳尔)。贵族和元老们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中,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统治者们将廉价的享受抛洒给公众:宏伟巨大、能容纳数千人的公共浴池,能容纳数万人观看的竞技场,宏大的剧场、神殿拔地而起,将文明推向巅峰,也封住了民众的不满之口,于是,事情变得非常讽刺,罗马平民可能没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但通宵达旦的享乐的场所却是五花八门,廉价的放纵填充了日常生活,将朴实的美德和对政府的不满一并消除。
材料二 唐朝长安城的面积达83平方公里,周长近37公里,人口约100万。长安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廓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建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安史之乱后,唐长安城走向衰落,在战火兵灾中被反复蹂躏破坏。长安的繁华成为了历史上永恒的记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看历史·2013.5》千城之谜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罗马城和唐代长安城走向衰落的原因及其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启示。(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