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2.2019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8 浏览数:607

一、单选题

1.

公元前559年诸侯集会,面对晋国执政范宣子的责难,姜戎首领驹支反驳道, 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 ,随即赋《小雅·青蝇》而退,范宣子连忙道歉。这主要反映当时(  )

A.华夏族对周边文化的融汇B.中原礼乐文化影响的扩大C.民族认同得到了显著加强D.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

2.

春秋末年曾子著《大学》,开宗明义地提出后人所谓的 三纲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子的学说(  )

A.强调了个人修养的社会价值B.成为后来纲常名教的理论渊源C.因实用性而受诸侯国君推崇D.重在构建君主专制的教化体系

3.

西汉初年,贾谊主张重新恢复 尊尊 贵贵 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君子 的制度,甚至对衣着服饰,也要求 服位有等 使人定其心,各著其目 。这表明(  )

A.汉承秦制的历史必然性B.贾谊反对以刑罚治国理政C.汉初社会秩序亟待重建D.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

4.

在东汉各种碑刻中,以墓碑为大宗,为墓主立碑颂德是当时丧葬活动的重要内容。自曹操禁立私碑起,曹魏、西晋均严格执行,碑刻数量锐减,立于墓前的墓碑为埋入墓穴的 墓志 所替代。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

A.社会动荡冲击了人们的道德信仰B.当政者打击世族以稳固统治的目的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显著加强D.统治者积聚财力以完成统一的夙愿

5.

表1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唐代(  ) 
表1

制度

概述

均田制

计口授田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

租佣调制

项目分明有田则纳粮有身则服役纳绢代役为庸,有家则征调丝麻

籍制

每岁一造人口帐,三岁一造户口籍,户口异动,田亩还授,一一在册

A.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B.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D.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

6.

土司制度是明朝的一项重要制度。明政府规定:对 不志诚 犯了法度 不系世袭 者, 即行改土归流; 不系世袭 者若是报朝廷,则可以袭替。对于首先归附的强大土司,明政府均明确宜布予以世袭,以示绥抚。据此推知,明代的土司制(  )

A.加速了土司世袭的瓦解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有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D.激化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7.

清嘉、道以来,侠义公案小说繁盛。《施公案》叙述了被康熙称为 江南第一清官 的施世纶在忠勇之士协助下 剿寇 、不畏权贵秉公 审案 的战事;其情节增加了私访遇险之事,和以往的公案侠义小说相比更显曲折。据此可知该小说(  )

A.迎合了杜会主流价值取向B.是文化政策相对开明的反映C.倡导侠士的反抗斗争精神D.真实再现了施公办案的场景

8.

1867年,奕 奏请朝廷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大学士倭仁等人一再上折反对。清政府最终下达上谕,既教促总理衙门抓紧办理同文馆招生事宜,又令倭仁择地另设一馆,与同文馆招专各员互相砥砺,共收实效。据此可知,清政府(  )

A.恪守传统,拒绝西方文化B.顺应潮流,推进洋务运动C.日渐西化,开启制度变革D.首鼠两端,迟滞改革进程

9.

据图1,从1900年新政启动,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先后发生的民变多达一千三百余起。据此可以推断(  ) 
图1 清末十年民变次数统计

A.废科举导致矛盾激化B.转型时期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C.反洋教斗争愈演愈烈D.军阀混战引发大量的社会冲突

10.

1926年,中华职业教育社选定江苏昆山徐公桥为农村改进试验区,经过六年的试验,新办小学4所,成人识字者由560人增到1524人,成立合作社3所,新式农具和良种作物得以推广;此后,中华职业教育社先后办理了30多处乡村事业。这一努力(  )

A.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借鉴B.找到了教亡图存的根本途径C.促成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D.满足了农民最为迫切的要求

11.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过去所提的 工农共和国 口号改为 人民共和国 ;1936年8月,毛泽东提出同国民党共同建立 民主共和国 的主张。这表明(  )

A.革命统一战线即将建立B.党内 倾错误尚未得到纠正C.国共达成一致共同抗日D.中共依据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策略

12.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提出, 中国所有的人生哲学,比之于世界上任何派别的哲学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不变之最高原则 民族复兴唯一正确之路线 。据此推知,《中国之命运》一书(  )

A.试图强化思想控制B.加深了国共两党的互信C.旨在重建民族自信D.凝聚了抗日作战的人心

13.

一五计划 规定,五年中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投资总数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这些投资中,55.8%用于墓本建设,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其中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国民经济急待恢复B.着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C.工业布局更趋合理D.实事求是制定经济计划

14.

邓小平在1981年1月发文表示:现在美国有些人认为 如果美国政府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像台湾这样的问题,中国可以吞下去 ,对该类言论我们必须加以澄清,否则很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的后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外交局面需要新的突破B.中国对发展中美关系的立场坚定C.美国民众质疑政府外交政策D.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冲击了中美关系

15.

读表2,文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在(  ) 
表2 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工作情况统计表 

全国人口总数万人

15岁以上人口文盲总数万人

文盲率%

1949

54167

8000

1964

72307

23327

3810

1982

103188

23582

81

1990

114333

18003

1588

2000

126743

8507

672

2010

137053

5419

488

A.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性质B.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C.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求D.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16.

荷马史诗中,公益行为被描绘为出身高贵、财产丰厚、英勇善战的贵族阶层的特权。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晚期,雅典推行公益捐助制度,将这种贵族行为转化为城邦需要的公益行为,被认为是 富人 者,就可能成为 捐助人 。材料表明雅典(  )

A.贵族专权局面难以被打破B.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C.制度创新根植于传统伦理D.财产多寡决定公民权利多少

17.

在诉讼中评价当事人品行的做法是罗马法源远流长的传统。当案件审理缺乏证据时,审 判员将首先评价当事人的品行,辨别当事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以此作为判决的标准之一。这表明在罗马法的实施中(  )

A.人文理性精神严重缺失B.希腊法成为参照标本C.判决由当事人品行决定D.致力于审判的合理性

18.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揭露和攻击教会的弊端,提倡将人的价值纳入到神学体系中,为人性和生活的价值在宗教中找到相应的地位。这表明人文主义者(  )

A.主张宗教改革以创立新教派B.积极倡导基督教原始教义C.强调人性与宗教原则的结合D.试图改变物欲横流的社会

19.

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欧文考察东非后,竭力主张废除奴隶贸易,就地利用当地资源,他说: 这些新的资源将为我国的企业和工业开放。 这一主张反映了当时(  )

A.资本原始积累不断扩张的需要B.重商主义者增殖国家财富的强烈诉求C.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建立D.商品输出逐渐成为经济侵略主要手段

2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并对议会负责。这表明法国(  )

A.实现了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B.事实上确立了总统共和制C.民选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D.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21.

纽约证券交易所作为行业自我管制的重要机构,负责审查证券市场的准入与交易。20世纪20年代,证券市场的急剧扩张让这一自我管制变得困难重重,业内人士抱怨 根本没有一个尺度可以衡最当时股票的价值 。这表明美国证券的自我管制(  )

A.因政府完全放任而失效B.是国家干顶经济的尝试C.存在着市场机制的缺陷D.未考虑民众的投资需求

22.

1933年,苏联政府规定农民按照谷物播种面积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1940年起,进一步规定粮食交售按照集体农庄的耕地面积计算数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付款。这一制度(  )

A.保证了国家掌握粮源和积累资金B.延缓了苏联的工业化进程C.有效缓解了粮食市场的产需矛盾D.推动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23.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经历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后,逐渐建立起双边电话热线、海上相遇准则等危机应急机制。这表明(  )

A.美苏军备竞赛态势有所缓和B.超级大国加强对话弥合分歧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D.美苏两国都受制于战争威胁

24.

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底,英国共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这表明英国政府(  )

A.彻底抛弃凯恩斯主义B.力求充分激发市场经济活力C.信奉平等的价值理念D.加强对劳资冲突风险的管控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一般认为,始于唐代的 古代报纸 邸报,由朝廷直接管理并统一发布,有清一代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清初,衙门中的一些低级胥吏将刊刻抄发邸报作为自己的副业,这些报纸主要刊载宫门抄、谕旨、章奏三部分,因而也被混称为邸报。直至乾隆初年,获准公开发行邸报的仅限于提塘官及其所设报房。清代民间报房的盛行,大体是乾隆中叶以后的事情, 所刊内容基本为官报的翻版。19世纪末20世纪初,邸报等传统报纸逐渐走向消亡。

——摘编自方汉奇《清代北京的民间报房和京报》

材料二 1815年,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当时报与刊不分)由英国人在马六甲出版。到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南洋和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创办了几十种中文报刊,如第一份以 新闻 命名的报纸《天下新闻》、开中文报纸刊登广告先河的《遐迩贯珍》等。五六十年代,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如《中外新报》、《昭文新报》等。这些报刊 传述各国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尽情议论 。90年代中后期,上百种报刊先后创办, 报馆之盛为四千年来未有之事 。这一时期的报刊以上海为最,遍及各主要城市。20世纪初,近代中文报刊再掀高潮。据统计,仅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刊就增至700余种,大致有政权机关报、政党报、实业性和社会性报刊等, 共和 民主 民国 等字样在民初报刊名称上十分突出。

——摘编自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清代传统报纸与晚清近代报刊在刊载内容、办报环境方面的差异,并结台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报刊演进的积极作用。(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 中国人民军队发展大事记(部分)

时间

概况

1927

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三湾改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官兵平等,设立各级士兵委员会

1930

以根据地为依托,军队所需经费和物资由军队自筹发展为军地共筹

中央军事委员会成立,直接归中央政治局领导

1934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7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41

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垦荒自

1947

《中国土地法大纲》发布,广大农民踊跃参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调令》发布

图2 
中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蕴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经验,并结合所学 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经验表述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至少运用两个史实。)

四、材料阅读

27.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使用地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 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它避免了实行短期契约的分租制带来的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成为对地主和农民都有利的合约选择。南宋时期在国有土地上实行永佃制,农民拥有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承包制逐步在全国推广,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这种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根食单位产量逐渐上升。随后,农业生产的各项物质投入大幅增加,但粮食单位产量却未能维持达速增长。直到1996年,政府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以及土地转包权的逐渐合法化,才又推动粮食单位产量的上升。

——摘编自兰红、冯涛《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长期租佃制逐渐盛行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相似方向,概括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演进的作用。(6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5—16世纪,随着人口压力减弱,中世纪的经济动力消失了,与资本主义格格不入的传统主义文化泛滋起来。一方面, 黑死病 带来的对无亡的恐惧助长了 迷信和宗教情绪,频繁的宗教节日和庆典活动造成人力物力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农民和雇佣劳动者时常大吃大喝,酗酒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天主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主张重振社会风习,宗教改革家提出 因信称义 ,反对一切与内心信仰无关的宗教仪式和迷信活动;英国清教进而认为上帝的荣耀、公共福利和个人美德密不可分。16—17世纪, 移风易俗 运动在英国兴起。运动初期,主要是都铎政府致力于减少宗教庆典活动;1570年以后,在小康阶层的支持推动下,运动更为直接地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禁止赌博、反时酗酒、惩治懒汉等。这场改革运动使英国完成了对传统主义文化的改造,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摘编自向荣《移风易俗与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 移风易俗 运动兴起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 移风易俗 运动的特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