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7.2019届重庆市九校联盟高三12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6 浏览数:1040

一、单选题

1.

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  )

A.巩固了中央集权B.确立了贵族特权C.强化了统治秩序D.冲击了封建统治

2.

下面是出土于河北邯郸的汉代铜酒樽及铭文摹本。铭文是 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蜀郡西工造乘舆(帝王的车舆)大爵酒樽,内者室,铜工堂、金银涂章、文工循、造工业,护工卒史恽、长氾、守丞汎、掾习、令史愔主 。据此可知,此铜酒樽(  )

A.由官营作坊制造B.铭文字体为小篆C.是农副业的产物D.适应了市场需求

3.

明代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异兆、星相、神鬼、魂魄、痴傻、幻觉、梦境等神奇怪异和梦幻痴迷的描写,且在行文中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这种写作现象(  )

A.表明小说是新的宗教迷信传播载体B.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全部风貌C.说明小说作者的文化水平较为低下D.利于增加小说的生动性和阅读性

4.

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奏乾隆皇帝说: 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其货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卖与各行商转售外夷。 据此可知,当时(  )

A.政府极力阻挠农产品的商品化B.各地的农民弃农经商现象严重C.统治者鼓励民间开展海外贸易活动D.国外市场的扩大推动了桑蚕业发展

5.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一年后,英国代表璞鼎查认为 在中国的某些高级官员中又逐步地恢复了那种对外国人的傲慢和排拒的态度 ,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则强调必须强迫中国尊重英国人。这反映了当时(  )

A.清政府对外来侵略予以坚决回击B.清朝君臣的华夷观念仍根深蒂固C.英国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D.英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受到抵制

6.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清末民初人士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记述(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 

记述

出处

近来吾乡风气大坏,视读书甚轻,视为商甚重。才华秀美之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寥寥无几

《退想斋日记》

前闻举贡生监,以考试即停无所希冀,诗书废弃,失业者多,大半流入会党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A.民族危机使尚武精神备受推崇B.科举体制难以选出时务人才C.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D.重农抑商思想遭到彻底否定

7.

1945年1月,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文中,毛泽东提出: 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 这说明毛泽东(  )

A.希望与西方国家实现经济互补B.主张自力更生地发展经济生产C.认识到持久抗战对经济的压力D.极力维护国共合作以共同抗日

8.

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工作会议决定,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减少城镇人口,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农业生产和日用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等。中共中央的此举意在(  )

A.调整措施改善经济困难形势B.反思错误着手改革经济体制C.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工业道路D.放弃行政手段凸显市场作用

9.

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 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 。这一规定旨在(  )

A.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B.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C.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D.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10.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11.

下面是某学者对近代某部法律文献做的一些评价。这部法律文献(  ) 

1.改变了邦联时期国家机器软弱无力的状况

2.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制

3.没有规定具体的选举法

4.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色彩

A.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B.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C.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D.避免了美国政治中绝对权力的出现

12.

巴黎公社 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出的人担任,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 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 。巴黎公社的这一做法有利于(  )

A.建立人人平等的政治秩序B.树立公职人员的社会威信C.保证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D.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提出 寓封建于郡县之中 ,即地方分权以制约中央的思想;黄宗羲则提出了比较彻底的主张,认为君是为民而设的,并提出 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的思想。他们的思想不是舶来品、西洋货,而仍然是打着 三代之治 旗号的儒学传统。但似乎可以说,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这批思想家倒真可以说是具有某种近代意义的 法家 ,以至于梁启超说: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民国初年,伴随政治上的动荡局势和帝制复辟的酝酿,思想界一度出现尊孔复古逆流,学术界注重传统风气的抬头……凡此种种,都与民国精神不相吻合。与此同时,民国局面的不如人意,促进了另一批知识分子的深刻反思,引发了进一步宣传民主、科学,猛烈批判传统的新文化启蒙运动。如果说,民国初期到20年代末期中国思想界的变动主要表现在对西方思想的引入、介绍、疏解和一般地运用方面,那么,由30年代开始,借鉴西方思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实际的需要,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便成为中国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仍打着 三代之治 旗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与明清之际思想相比,民国时期新文化启蒙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新文化启蒙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曼彻斯特原本是英国西北部的一个小村落。16世纪,曼彻斯特开始出现纺织业,人口开始增加。18世纪上半期,曼彻斯特主要制造呢绒、粗帆布,尤其是各种纺织品。棉纺织工业兴起后,大量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设立,同时也成为分销中心,设置了多间重要仓库。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15年后,曼彻斯特有50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1820年,曼彻斯特占英国棉纺织生产量的四分之一,1835年,曼彻斯特聚集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绝大部分的工厂和工人。到1871年,曼彻斯特人口则达到35.1万人。在曼彻斯特兴起的同时,其周围出现了一群以棉纺织业为主的城市。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反映的是近代英国曼彻斯特城的发展过程,从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汉明帝刘庄即位后 遵奉建武(汉光武帝刘秀)之教,有加而无改 。永平(汉明帝年号)二年,汉明帝以大司空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并最终将其罢官。后来,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犯法坐事论死,群臣震恐,朝廷肃然。永平九年, 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 ,他还制定对地方官吏的考察黜陟制度。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 兖、豫百姓怨叹 ,汉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汉明帝还曾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令官吏劝督农桑。汉明帝尚儒学,倡导 以孝治天下 ,并在南宫设太学,聘任高明的经师传道授业,学生最多达万余人,甚至连匈奴贵族也派遣弟子万里求学。永平十六年,汉明帝遣窦固等击败北匈奴,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使西域各国重新归附汉朝。一时之间,上行下效, 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史称永平之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明帝的为政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明帝为政措施的影响。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建忠是近代早期改良派中的代表之一。他认为中国要富强,就不能讳言利,而应该学习并采用 西人以利为先 的精神和办法。有利的贸易平衡是富国最有效的手段, 求富之源,一以通商为准 宜通商以收各国之利权 。在对外贸易中应学习西方设立贸易公司,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则中国 商民可富,饷源可充 。马建忠还认为洋务企业经营方式落后,企业亏损严重,且利用政治强制手段压制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改革洋务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注重发挥商民在 兴商务 中的作用,增加经济效益。针对当时中国无论是发展对外贸易,还是振兴实业,都需要巨额经费和资本,而国内满足所需款项的情况,马建忠提出了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外资的大胆设想,认为只有 借洋债一法 ,以 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

——摘编自石蕾《论马建忠的经济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马建忠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建忠的经济思想主张并做简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