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试题4] 〖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2 浏览数:131

一、单选题

1.

(2008届广东省高三三校联考试卷)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 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2.

(2008年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三)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3.

(2008年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三)进化论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其传入中国后(  )

A.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发生B.促进了维新变法的产生C.引起了中国生物学的革命D.使中同避免了亡国灭种之灾

4.

(2008年江门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认为民权目益衰,为中国至弱之根源,并主张把兴民权与发展国家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相结合的是(  )

 

二、开放性试题

5.

(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维新变法中的维新派,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在对待 西学 上是怎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行动?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评析在 西学 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11分)

三、材料阅读

6.

(2007广东广雅中学11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 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

——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请回答: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为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并据此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11分)

7.

(08广东韶关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联合政体,其各项利权既协调配合,又相互制约的。

——孟德斯鸠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它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请回答(1)据上述材料,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弘扬的基本理念。(4分)
材料二
请回答(2)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用来启迪民智、传播西学的武器。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其理论宣传的各自特点和实践结果的不同。(4分)
材料三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请回答(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8.

(08青岛高三教学第一次统一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孔子说: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把 (智慧)、 (仁德)、 (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 君子道者三 ,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 美德就是知识 (或 道德就是知识 )。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 美德由教育而来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4分)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 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17世纪的中国和l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 (6分)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学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其中的四种观点。
甲 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 以夷变夏 。 乙 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 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 天将器还中国 ,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丙 认为乙是在 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 ,其意在 扬己抑人 。这种 西学中源说 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 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 ,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丁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况的囹圄 ,提出 德先生 赛先生 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3)指出材料中甲、乙、丙、丁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 (8分)其中,哪一观点与李鸿章基本一致?(1分)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 (4分)

9.

(2008年5广东考纲调研)阅读下列材料:(13分)
于今各国不由我分说,硬要瓜分我了,横也是瓜分,竖也是瓜分,与其不知不觉被他瓜分了,不如杀他几个,就是瓜分了也值得些儿。俗语说的, 赶狗逼到墙,总要回转头来咬他几口。 难道四万万人,连狗都不如吗?洋兵不来便罢,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同饮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满人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贼官杀尽。 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 我所最亲爱的同胞,我所最亲爱的同胞,向前去,杀!向前去,杀!向前去,杀!杀!杀!杀我累世的国仇,杀我新来的大敌,杀我媚外的汉奸。杀!杀!杀!

——陈天华《警世钟》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推断,于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作者发出如此呐喊?(3分)
(2)材料中作者认为在如此局势之下,国人应如何面对?(4分)
(3)该册子曾多次翻印并广为传诵。请从其语言、内容、传播等角度,说说此册子所反映的社会思潮及其影响。(6分)

10.

(2008年5月山东济南市高三针对性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古代奥运会是以祭神为主.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全希腊综合盛会。体育竞技仅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赤身运动是它的一大特色……比赛时,要求裸体的运动员全身涂上橄榄油。以使身体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光,肌肉更富有弹性,更加显示出运动员健美的体态,使人们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1)古代希腊奥运会的 赤身运动 体现了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5分)
材料二
(2)以上三幅圣母像中那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
材料四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
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4)晚清时期先进思想家……”指的是哪些人?为什么会出现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7分)
(5)你是否同意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4分)

11.

(2008海门二模)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举例说明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知识界关注重点的变化?(4分)

四、简答题

12.

(2008山东高青期中)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10分)
(1)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欧洲掀起过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2)简要分析17、18世纪兴起的思想解放潮流有何巨大而深远的影响?(3分)
(3)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界也产生了新思想,出现了三大进步思想家。他们有哪些共同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
(4)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象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五、开放性试题

13.

(2008沂源期中)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 传统文化与新文化 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2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10分,注意:所回答内容必须在表格范围内,突破表格的部分不计分。)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2分)

六、材料阅读

14.

文明的 碰闯 亦能产生 火花 ,阅读材料:(12分)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 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 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 中国热 ,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4分)
(2)依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 中国热 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4分)

15.

(08淄博高二期末考试)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西方思想史上,历经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三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潮流,期间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起源、复兴和发展,逐渐成为西方的主流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摘编自人民版教材必修Ⅲ

依据材料,写出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名称。(3分)
材料二 先贤祠是法国伟大人物骨灰安放处,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其中包括卢梭。

——摘自中华网

卢梭能够享受这一殊荣的依据有哪些?(3分)
材料三 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思潮,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3)请概括两组人物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救国实践活动。(6分)

16.

(2008汕头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这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美国何如,这五十年的日本何如,这五十年的德国何如,这五十年的俄国何如?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苦乐不等,至于学问思想界,真都算得一日千里。

——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1)中国人 这五十年 学问进步有何特点?在思想上有何具体表现?(5分)
(2) 这五十年 期间,西方在科技、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哪些重大进步?简要分析其原因。( 6分)
(3)概述 过去若干个五十年 中国人思想学问未能 进化 的制度因素。(3分)

17.

(08淄博模拟)27.近代以来,如何准确认识、评价、吸纳西方文明成为近代中国人所面对的一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 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 奇技淫巧 ,视洋人为 夷人 ,如果参与 夷务 ,马上 为同乡、同列所不齿 ,学习西方则是 拜异类为师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东南沿海地区有一部分中国人接受了糖果、点心、汽水、啤酒等西式食品……。 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洋货,——假若不用棉织品,至少要用煤油作室内照明之用,或者欧洲制造的,迎合中国人嗜好的不胜枚举的某些小东西。
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态度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10分)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不仅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甚至 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 经过义和团之后,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一天,一度出现了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盲目崇洋 的风气;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国人对这些行为的反思,人们不再是盲目地、简单地排斥西方物质文明,而是在承认西方物质文明优越的前提下,试图将利权从洋人手中夺回,套用当时的话说,就是 文明排外

——《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载《文史知识》2008.2)

(2)义和团运动前后,国人对待西方文明有哪几种态度?试选取其中最进步的一种说明其积极意义。(11分)
材料三 孙占元认为,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经过了近代观念转换、近代企业创办和近代民主制度的吸纳,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是沿着这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的。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脉络说法的理解。(4分)

18.

阅读材料:(16分)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 古学复兴 指的是什么?(2分)
(2)战国的 思想自由 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3)梁启超所说的 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 有何具体表现?(4分)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19.

(2008广东丰顺二联考)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分析指出: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这种扩大反映在中国人选来翻译的西方书籍的类别有了改变。在185O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年到1940年这一时期中,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 (12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 。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6分)
(2)1902年后中国人所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大大超过自然科学和应用方面的著作。试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6分)

七、开放性试题

20.

 (2008广东丰顺二联考)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如若)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为计!

——林则徐奏稿

材料二 此次本大臣自京面承圣谕,法在必行,日既带此关防,得以便宜行事,非寻常查办他务可比。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谕各国人呈缴烟土稿》

材料三 曾国藩是一个不自愿的开风气之先者。……曾国藩是一个识时务者,但又背负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在洋务派中,他是第一个师法西洋新文化的人,又是真诚地留恋中国旧文化的人。

——《曾国藩简论》

材料四 张之洞在中法战争后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时说: 自法人启衅以来,历考多处战事,非将帅之不力,兵勇之不多,亦非中国之力不能制外洋,所以不免受制于敌,实因水师无人,枪弹之不具。……兹虽款局以定,而痛定思痛宜作卧薪尝胆之思,及今不困,更将待何?

——《张之洞对近代企业的贡献》

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特点,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评析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的思想,并归纳他们思想的共同点。(限180—200)(16分)

八、材料阅读

21.

(山东省实验中学07—08学年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自《论语》

材料二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 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1)孔子被后世称为 圣人 ,与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 哲学之父 。依据材料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2分)
材料三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袁伟时《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应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康有为 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3分)
材料四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 敲门砖 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3)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 总是当着 敲门砖 的差使的 ?(2分)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为什么 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2分)
材料五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3分)

22.

(2008年10月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第2次统测27题)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 自强 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 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这一 自强 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中 第二次失败 和“ 自强 运动 分别指什么?(2分)
(2)材料中有 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观点,请结合中国近代前期的史实加以说明。(6分)
(3)你是否同意作者 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