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2.2019届湖南省郴州市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35 浏览数:408

一、单选题

1.

我从哪里来? 关于自己姓氏的来源是每个华裔关注的话题之一。这是因为(  )

A.姓氏制度是自古以来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B.便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C.追远思亲,受血缘宗亲的文化心理影响D.分封制和宗法制长期影响的结果

2.

《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材料中记录的我国节气是(  )

A.立春B.夏至C.秋分D.冬至

3.

《墨子·非命》(下)曰: 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人,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材料真实具体地记述了当时农民(  )

A.为秦统一提供重要物质条件B.简要总结生产经验和技术C.为了吃饭而艰苦劳动的情景D.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势力

4.

汉代《氾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  )

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

5.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西汉前期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体制,皇帝任命官员管理与委托刘姓子弟统治一方并举: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通过授权品级较低的刺史代表皇帝巡查监督各地郡县官员和王侯;东汉后期刺史所辖州成为郡县之上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取代郡县二级制。这些举措的变化主要表明汉代(  )

A.地方行政机构并非一成不变B.统治者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C.统治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背离D.都起到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效果

6.

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将品评与选官权力收归中央,由朝廷委任中正官对地方人才根据德才、门第评定品级推荐朝廷使用。中正官一般由皇帝信任的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担任,但是后来中正官评级时往往背离 不计门第 的原则,偏袒士族,出现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的局面。隋唐以来实行的科举制根据考试成绩选拔录用,以此网罗人才,并彰显公平与公正。唐太宗曾以 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 而自夸。材料表明(  )

A.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B.地方官员选人失察,徇私枉法
C.选贤与能是人们对正义与公平的愿望与追求D.科举制比九品中正制选人更科学更公平更客观

7.

金初用辽、宋旧钱。海陵王时,为适应流通需要,制造了交钞(纸币),后又铸造 正隆通宝 大定通宝 永安宝货 ,与钞参行。这说明商业的发展(  )

A.使纸币正式取代通宝B.促进北方人口增加C.使货币使用情况混乱D.引起货币流通扩大

8.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9.

“……所以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依然不脱以前帝王思想的旧习,他们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 材料着重揭示太平天国(  )

A.利用拜上帝教支撑政权B.利用 中体西用 思想建立政权C.仍未摆脱 华夷之辨 的观念D.未认识到革新政体的重要性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 夷人 均改称为 洋人 夷务 均改称为 洋务 。这表明(  )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

11.

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新式国防远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它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和企业作支撑。因此,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  )

A.依靠商办发展军用工业B.意在追求利润缓解经费压力C.化解了清政府财政危机D.军工产品的市场化趋势明显

12.

在上海轮船招商局采取官督商办方式之后,上海道台叶廷眷在给李鸿章的信件中建议,由官方出资200万两将招商局收归官有。叶廷眷的理由是招商局收归国有,可省却每年应付钱庄利息20万两,股东股息7万两;两江总督刘坤一也曾建议,将官方借款转为官股。这可用来说明轮船招商局(  )

A.加重了政府负担B.获得利益比较丰厚C.已脱离清廷控制D.经营资金严重短缺

13.

梁启超在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时指出 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不讲义理,绝无根底,则浮慕西学,必无心得 。能全面准确体现梁启超办学理念的是(  )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科技文化B.主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C.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西学

14.

下表是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两次战争的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  ) 

时间

国力

装备

中国军队损失

日占区

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

结果

甲午战争

9个月

中国稍优

相当

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1020万人。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国家统一;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

战败

抗日战争

14

悬殊

悬殊

原有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

大半中国

由分裂到统一;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完全胜利

A.经济实力B.民族意识C.政府领导D.国际援助

15.

毛泽东说: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材料出自(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16.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

A.实行 一边倒 的政策B.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奉行 求同存异 外交方针

17.

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其中,有关科技教育的出访最显著,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英国、日本,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这次出访潮(  )

A.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B.成为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契机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8.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 两权分离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三权分置 的格局,这一变化(  )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19.

1996年1月,由150名委员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并在深圳首次正式亮相。这标志着(  )

A.香港问题开始得到解决B.一国两制 全面落实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香港回归已进入实施阶段

20.

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  ) 

时间

直接利用外资额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额亿美元

差额亿美元

2011

1160

600

560

2012

1117

1117

772

2013

1176

902

274

2014

1196

1029

167

2015

1263

1180

83

截至201611

1138

1617

479

A.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B.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体呈增长趋势C.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D.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

21.

富人抗议说,梭伦的措施就是赤裸裸的非法没收;激进分子则抱怨说,梭伦没有重新分配土地。但是人们都一致同意,梭伦的改革将雅典从革命中拯救了出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富人 指的是通过海外贸易获得财富的工商业奴隶主B.梭伦用中庸之道的变法化解了暴力革命
C.梭伦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此确立D.土地问题是梭伦改革的核心问题

22.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 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材料表明(  )

A.执政官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执政官B.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D.执政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23.

根据规定,雅典公民个人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议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实质上表明(  )

A.雅典重视男性公民的民主权利B.雅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整体利益高于一切D.雅典注重依法治理城邦事务

24.

从12世纪起,意大利的法律工作者,从一般的公证人到著名的法学家,在社会上都享有较高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尊敬。民法律师在城市的政府机构中和君主们的宫廷里担任重要职务,教会法学者则受聘于教皇国。意大利文化界最杰出的人士都离不开从事民法和教会法的工作。这表明(  )

A.意大利继承了古代罗马的法律传统B.意大利的工商业城市生活十分繁荣C.意大利知识分子表现出世俗化倾向D.意大利境内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5.

1530年,伊拉斯谟出版了一本名为《男孩的礼貌教育》的小册子,受到广泛欢迎。书中对日常行为方式与社交生活中的有关礼仪进行了阐述,对于一个人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姿势、手势、服饰、面部表情、擤鼻涕等都做了规定。该书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表明文艺复兴(  )

A.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B.促进价值观念的变化C.推动宗教生活世俗化D.带来世俗生活文明化

26.

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此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新航路开辟后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一战时期

27.

1702年某国国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国王厌恶占多数席位的某党派,于是解除了某党派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另一党派人。这种情况发生在(  )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8.

据历史记载,1921—1923年,苏俄(联)多数电影院恢复放映,单是莫斯科一地,电影院的数量就从10家增加到50家,看电影成为市民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这表明当时苏俄((  )

A.计划经济取代了新经济政策B.经济和社会重新焕发了活力C.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29.

1935年,罗斯福政府成立了全国青年管理局后,在全国各个院校组织在校学生进行半工半读,学生可以当书记员、打字员或在图书室和实验室当帮手等,获得政府提供的薪金,从而完成学业。这一举措在当时(  )

A.有利于缓解社会上的就业压力B.减轻了政府的教育投入负担C.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业力D.旨在保证教育的可持续性

30.

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 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 。这主要体现了(  )

A.苏联在社会生活领域落后于美国B.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价值观冲突成为冷战的主要表现D.文化渗透成为 和平演变 的重要手段

31.

以下是1997年世界出口经济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断(  )

A.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衰落B.我国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C.世界制造业中心实现向中国转移D.改革开放加快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二、材料阅读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
材料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定了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在食品上依赖从海外进口。从18世纪末起,英国就是一个进口占优势的国家,也就是说,尽管棉制品和工业革命的其他产品扩大了出口,英国消耗掉的进口货还是要比它出口的多。19世纪的工业化和都市化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情况。
概括地讲,在1914年之前,欧洲经济的伟大成就,在于创建了一个体系,依靠它,工业化的欧洲能够取得数量庞大的进口物资供它本身消耗,并且支付自如。
怎样支付这些进口呢?既然欧洲有着 贸易入超 ,它又是怎样享受 支付顺差 的呢?欧洲用工业品来支付大部分进口,但不是全部。这个差额由所谓的无形输出弥补了。这类输出包括外国人的货运与保险,借钱和投资所得的效益,这些都带来外汇。

——【美】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欧洲 贸易入超 的原因并概括其应对措施。(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实现 支付顺差 的举措所造成的历史影响。(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33.

2018年9月10日,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总编吉密欧专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吉密欧:关于 一带一路 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想必您也多次听说这种类比。虽然中国政府强调 一带一路 倡议不能同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但许多人还是坚持有类似之处。 一带一路 倡议同样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同样有助于改善中国在全世界的形象,也是和平时期实施的计划。它们难道没有类似之处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 吉密欧之问 作一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体现家国情怀)

四、材料阅读

34.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发布教育改革令……《学制》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宣扬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 认为学问是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不知学问为何物。 大力提倡教育机会均等, 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新编日本通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旧的学制己不能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这时学制改革就势在必行了……这个新学制有以下特点:
(1)学校教育面向工农,保证广大劳动人民及其子女有优先受教育的机会。
(2)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确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保证了为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确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保证了工农业生产建设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
(3)重视在职干部的再教育,有利于广大在职干部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并分析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异同(7分)

35.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王徵(1571一1644年),字良甫,陕西泾阳县人,明末著名科学家。1616年,王徵入京参加会试,结交了传教士庞迪我等人。1626年,王徵撰写《诸器图说》记述其已造和未造的虹吸、鹤饮、轮激、风磨等八种日用生产机械。次年又与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翻译、编著《奇器图说》,该书是最早系统介绍西方力学及机械知识的中文著作。王徵认为 学原不问精粗,总期有济于世 。在扬州任职时,他主持改造漕河水闸,以放水救秧;创制打捞机械,以捞取坠入高邮湖底的堤石。1634年,王徵在家乡创立天主教慈善团体 仁会 ,意图以善举 补此有憾世界 。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占领西安,力邀王徵为官,王徵以死相拒,绝食而亡。王徵对传播西方科学、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卓有贡献,被誉为 南徐(光启)北王

——摘编自田淼、张柏春《王徵——欧洲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传播者》

(1)根据材料,归纳王徵一生的主要活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徵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的时代背景。(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