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8.2019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7 浏览数:1721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主要是以迎合统治者的奢侈消费为急为先,连城市手工业也竞相生 悦在玩好 的奢侈品。这反映出当时(  )

A.市场消费的水平提高B.工商业服务群体单一C.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D.下层民众消费水平低

2.

秦始皇规定,全国政务系统下的主要官员全由皇帝任命,收入按等级进行分拨。这种做法(  )

A.否定了传统的血缘政治B.沿袭了商周以来的等级制度C.确立了 家国同构 格局D.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在文帝和景帝的统治下,朝廷的博士制度仍被保留,但这些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这表明(  )

A.西汉时期的治国理念分歧大B.汉武帝赞成 儒学大一统 C.西汉时期儒学地位发生巨变D.西汉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

4.

雩祀是国家礼仪之一,由王室或皇帝主持,其特征是喻祈于礼,晋代戴邈说: 天旱日浅则灾微,旱日久则灾甚。微则祷小神社稷之属,甚乃大雩帝耳。 由此可以推知,雩祀应是(  )

A.帝王年年主持的祈福仪式B.期盼国家长治久安祭祀活动C.利用神权稳固皇权的礼仪D.旱灾发生时举行的宜时举措

5.

表1为唐代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比例。
表1 

时期

宰相中科举出身的人数

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占比

唐宪宗时期

29

56

唐穆宗时期

14

51

唐敬宗时期

7

87

唐文宗时期

24

75

唐武宗时期

15

80

唐宣宗时期

23

87

唐懿宗时期

21

81

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

A.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生态B.捍卫了宰相控制仕途局面C.利于提高官员道德素养D.推动官员的选拔走向公平

6.

在《国家宝藏》栏目里,湖南省博物馆特别推介了唐代长沙窑,图1为海上丝绸之路出土的众多长沙窑文物之一。它反映出唐代(  ) 
图1 长沙窑阿拉伯文碗

A.内陆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兴起B.长沙经济繁荣发达的景象C.长沙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D.阿拉伯文字在中国的普及

7.

朱熹曾说: 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若夫治军省赋以为恤民之本,则又在夫人君正其心术,以立纪纲而已矣。 可见,朱熹意在说明(  )

A.立纲纪以求稳定B.循理性而求王道C.正君心以申民本D.省刑罚而薄税敛

8.

在行省由中央临时派出机构到地方常设机构的演化过程中,元廷取消中书省宰执 系衔 ,降低行省品秩,又将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并入行省。这些措施(  )

A.利于地方便宜行事B.试图削弱地方权限C.使行省独立性增强D.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9.

儒教、佛教、道教从相互攻伐到相互吸取,由三教鼎立到三教合流,从而产生了宋元时期十分精致的官方哲学。这种官方哲学(  )

A.属于主观唯心论意识B.以孔孟学说为理论基础C.强调行先知后的观念D.强调个性和个体的发展

10.

明代张萱的《西园闻见录》记载:御史上封事,虽要在当天 呈堂揭帖 (据揭帖向都御史汇报),但御史仍然 当劾则劾,仍回递其揭帖与之,都御史不敢不受,是不得箝制也 。这可以佐证当时(  )

A.御史以小制大强化了专制权力B.监察官员为皇帝耳目位尊权重C.监察制度有效纠劾了官员犯罪D.专制国家监察制度的阶级属性

11.

表2为玉米来华时间的研究分析。
表2

著作

作者

时间

记载内容

历史结论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代

在中国最早称呼其为玉米

玉米在明朝中叶以后便已传入中国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明代

提到过玉米面鹅油蒸饼的做法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黄邦和

现代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

对表2内容,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史料来源广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B.玉米来华的历史解释不够严谨C.解读玉米来华首先要甄别史料真伪D.历史结论需多个史料进行实证

12.

清代前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 起运 存留 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 起运 存留 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一部分起解户部及各部寺监,作为国家经费开支之用,一部分存留本地,作为地方经费开支之用。与宋代相比,这种做法(  )

A.有助于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B.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尖锐C.说明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的趋势D.将地方官员对人民的盘剥合法化

13.

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

A.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B.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C.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D.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14.

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告载体越来越多,从报纸广告发展到杂志广告、路牌广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刊登了不少外商广告。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近代上海的崇洋媚外之风盛行B.开埠后上海商业得到迅速发展C.近代上海报刊业迎合民众需要D.近代以来民众消费观发生改变

15.

编写于不同时期的《西学书目表》与《译书经眼录》是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的重要书籍。
表3 

书籍

所收录书目

出版时间

外国学者译著

中外学者合译

中国学者译著

《西学书目表》

甲午战争以前

139

123

38

《译书经眼录》

20世纪初年

35

33

415

据表3可知(  )

A.政治运动推动知识分子转型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广泛C.西学传播的片面性和被动性D.国人普遍接受西方文明

16.

1940年1月11日,毛泽东说: 目前还不是全国下雨之时,在全国任务还是组织进步力量,力争中间阶层,击破大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反动,这种可能性现在还未丧失。 这一讲话旨在(  )

A.痛斥日寇侵华的残暴罪行B.鼓励民主人士积极投身抗战C.维护国共合作的抗日局面D.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行为

17.

表4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流行口号。
表4 

土地改革时期

劳动光荣发家致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急进抢先社会主义有奔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争上游,敢出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经济困难时期

吃饱肚子为先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千遍万变不如包产到户一变

这反映出广大农民(  )

A.积极追求符合时代特点的美好愿景B.由衷拥护社会主义C.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D.坚决支持改革开放

18.

有学者认为,希腊多个城邦并存的局面,以及各邦公民政治下普遍的权力分散,推动了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制衡,从而造就了古希腊的长期繁盛。从史学角度看,这种认为属于(  )

A.史学定论B.历史解释C.历史事实D.史料整理

19.

1866年,美国国会通过《公民权利法案》宣布:所有在美国出生的人(除印第安人之外)只要不受任何外国法律的管辖,都是美国公民。这一法案同时规定,所有的美国公民,不论种族、肤色以及以前是否受到奴役,都将在联邦境内各州和所有领地上享有同样的公民权利。这一法案的颁布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地方各州有较强的自主性B.种族歧视政策被废止C.联邦政府的权力得以扩大D.具有强烈的排外色彩

20.

表5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文化水平提升情况。
表5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识字率

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

普通人藏书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

29

14

1000

1—20

18世纪中叶

47

27

4000

20—100

据此可推知,当时欧洲(  )

A.知识普及推进科技创新B.文化素质影响科技进步C.人文思潮促进政治变革D.思想启蒙推动社会进步

21.

只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集合点,在既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又拥有客观的革命形势和成熟的革命领导力量,多种因素构成一种合力的地方,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建立,而这种情况只有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比较薄弱的环节才能出现。 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必要性B.十月革命符合社会发展规律C.巴黎公社不是历史的早产儿D.马克思具有非凡历史预见性

22.

20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国有化的范围,除银行外,几乎都是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料和能源的基础产业,如煤炭、钢铁、煤气和电力工业,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的国有化(  )

A.从根本上有利于私人企业B.改变了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C.一定程度制约了私人企业D.借鉴了苏联工业的发展模式

23.

2000年6月2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德国并在德国议会发表了题为 与德国和法国共同组成先锋队 的长篇演讲,突出强调了法德两国在欧盟内的核心作用,有意回避了德方主张中的 邦联 联邦 字眼,最后希拉克以 德国万岁! 法国万岁! 结束了他的演讲。希拉克的演讲显示出(  )

A.法德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矛盾日趋尖锐B.欧洲联盟的成立促进了法德两国的崛起C.法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有一定民族色彩D.法德开始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核心推动力

24.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这一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C.经济全球化开始出现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这些团体和机构,性质不一,情况复杂,然而随着工作的进展,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问题的关注由点到面,基本上都包含政治改革、文化教育、科技改良和推广、卫生保健、组织合作社、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内容,最终成效不大。

——摘编自彭大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简要回顾》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在《农业调整法》通过时,农业部长华莱士表示,美国 自由的个人主义时代 已经结束, 唯一可以达成长期生产控制的方法,乃是农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进行努力。 他还动用政府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 市场协议 ,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后来,在他的活动下又争取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农业信贷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法》等法律,以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支持。他还建立农业 常平仓 制度,即政府储备粮食以调节粮价。从1932年至1939年,美国农业基本恢复起来,农民的处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摘编自王丽、张婵等《论罗斯福的〈农业调整法〉及农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的农业措施。(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认识。(4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906年,晚清宣示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其中, 忠君、尊孔 为第一类, 尚公、尚武、尚实 为第二类。 尚公 一方面要求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要求仿效西方的注重团体合作和社会公德的做法; 尚武 即要求仿效 东西各国,全国皆兵 之制; 尚实 强调的是躬行实践,同时学习西方的实证精神,旨在造就 可农、可工、可商之才 ,以利国计民生。自此,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明令颁示的教育宗旨正式诞生,它一直沿用至清王朝覆亡止。

——摘编自杨天平《晚清教育宗旨史论》

材料二 1912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新的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道德教育,全称公民道德教育,其要旨为自由、平等、亲爱。实利教育主要包括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态度、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国计民生等内容。军国民教育要求通过加强军事训练、兵法操演等途径,以增进学生体质体能、提高学生军事技能,实行 举国皆兵之制 。美感教育简称美育,强调通过诗歌、美术等艺术活动唤醒学生 浑然之美感 ,进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人格的目标,即 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摘编自喻本伐《中国教育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制定1906年教育宗旨的思想来源,并对该宗旨进行简要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和晚清教育宗旨的异同,并说明中华民国教育宗旨的意义。(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西方由于文化与历史发展背景的不同,在婚姻爱情观上也有一定的异同,这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例如: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林黛玉寄人篱下,虽然能得到贾母的疼爱,跟贾宝玉两情相悦,但最终王夫人和贾母在为贾宝玉选妻子的时候,还是更多考虑经济基础以及门第关系,选择了家底殷实的薛宝钗。贾宝玉最终兑现了对林妹妹的承诺出家为僧,薛宝钗最终也只有守着一段残缺的婚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开篇中对男主人公的介绍就是对其财产的介绍,奠定了当时人们将经济基础视为婚姻基础的主张,同时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两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据冯秀林《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爱情婚姻观的异同》等

结合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文学作品介绍中提取一个视角,拟定成一个观点,并就此观点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中外关联,阐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