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2.2018年11月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7 浏览数:5776

一、单选题

1.

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  )

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

2.

灾异示警 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 君权神授 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  )

A.君主专制催生了 君权神授 思想B.灾异示警 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3.

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 动作法度 ,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  )

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

4.

隋唐以前,政府规定, 兄弟均分 子承父分 是标准的财产继承原则,唐中期以后,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宗法血缘关系的根深蒂固B.商品经济冲击家庭伦理C.国家对财产私有权的保护D.均田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5.

《申报》1894年8月4日报道: 中国之地虽十倍于日本,中国之人虽数十倍于日本,而中国不见甚强,日本不见甚弱,何也?以日本之能专心西法,一切政教号令皆一遵夫泰西之所为,自维新以来,寝寝乎称雄于东海,而泰西诸国亦皆喜其能拜下风也。 这种观点(  )

A.为清廷妥协派提供依据B.揭示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C.主张学习日本变法维新D.反映了国人示弱怯战心理

6.

胡适出版于新文化运动高潮期间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 孔子论知识注重 一以贯之 ,注重推论,本来很好。只可惜他把 字看作读书的学问 ,因而造成某些 流弊 。这表明(  )

A.旧道德与新文化势同水火B.西学己占据文化主流C.传统思想的继承困难重重D.学者检讨儒学的得失

7.

据记载,1935—1942年间,陕西共设立大小新式工厂150余家,平均每年建厂19个;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有59家,100万元以上的有13家,资本总额5202万元,为民国前期新式工业资本总额的28倍。这表明抗战时期(  )

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突出B.抗日根据地建设效果明显C.西部地区近代化取得成就D.政府加大中西部发展投入

8.

下表为1956年—1967年共青团组织参与重要国际活动一览表,该表反映了(  ) 

时间

活动主题

地点

出访/来访代表团

效果

1957728811

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

莫斯科

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率由1200名青年组成的代表团

80多个国家代表进行了多边联欢

19601123日—1222

访问

北京

古巴等10国学生代表团一行16

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

1964916日—23

莫斯科青年论坛

莫斯科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照华率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30

促进了与苏联青年的交流

1967822日—105

来访

北京

刚果全国革命运动青年组织访华

毛泽东接见

A.一边倒 政策阻塞中西交往B.国际活动深受外交形势影响C.文革 严重影响国家外交活动D.求同存异 得到人们一致认可

9.

后世的罗马法主要是指罗马法在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债权等,它成为大陆法系的主要渊源。马克思说: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这说明罗马法(  )

A.保障公民私权利B.使全民从中受惠C.内容庞杂且缜密D.体现了人文精神

10.

美国妇女史家和女性主义者琼·凯莉说: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进步——她的原始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人文主义文化一起把妇女塑造成一种美丽的摆设:端庄、贞洁、对丈夫和君主双重依赖。 作者强调文艺复兴(  )

A.并未改变妇女的从属地位B.强化了妇女的独立精神C.对妇女内心世界进行关怀D.凸显了妇女的理想信念

11.

资中筠在《美国十讲》中指出: 新政在美国历史上既无先例可循,也没有系统的经济理论作为基础。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任何一批政策法令的颁布实施,都不是事前计划好的,都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 作者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  )

A.取得成功的偶然性B.整顿措施的系统性C.脱离理论的盲目性D.基于实际的灵活性

12.

法国缺煤,尤其是缺乏炼钢用的焦煤,过去一直是从产煤丰富的鲁尔地区和靠近法德边界的萨尔地区进口。西德的铁矿石藏量不大,鲁尔地区所用铁矿石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直是法国的洛林地区。这反映了(  )

A.法德发生战争的必然性B.法德和解的现实需求C.一战爆发的潜在性危机D.美国干预西欧的契机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乡约是宋代地主阶级士大夫在社会变迁面前提出的挽救社会危机的基本建制,其途径就是通过士大夫自觉地义务地在乡村建立起开展思想教化的组织或机构,向全体民众宣传传统政治统治的合理性。陕西蓝田的吕大临、吕大防兄弟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首先创立了吕氏乡约。该乡约规定: 在地方上推举年高德劭者一人为都约正,另外推举两位有学行者为约副。每月另选一人为直月。 年高有德、堪身体力行之人是可能被推举为乡约正副的基本条件,即声望和学识是乡约凝聚力之形成的基本要求,其主要任务是扬善惩恶,对乡里社会实行教化,在乡里社会提倡互敬互爱、患难与共的淳朴社会风气。这本是过去历朝乡里制度所一贯坚持的宗旨,汉代至唐代的三老教化属于官方控制,但到了宋代,这一任务却日渐转由吕氏乡约这样的民间组织加以执行。

——摘编自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

材料二 民国初期,山西乡村政权组织的建置十分混乱,经济发展能力也日渐枯竭,因此阎锡山执政之初,在山西乡村进行新 村制 探索。他认为, 大凡世界各国,其行政网愈密者,其政治愈良好、愈进步 意欲由行政网不漏一村入手,一村不能漏然后再做到不漏一家一人,网能密到此处,方有政治可言 。第一个阶段自1917年9月至1922年3月是 官治提倡村制之时代 ,山西省公署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编村的章程、条例等规章制度,并成立专门的机构自上而下推行新 村制 ;第二阶段是1922年3月至1928年的 村民自办村政之时代 ,山西省公署设立了专门的考核机构——村政处,以行政力量促进新 村制 在各地的具体落实。由省起至乡村的邻,共建立起九级行政管理组织,即省署—村政处—禁烟股、考核股、总务股—区—县—段—编村—闾—邻—居民(另加村范委员),阎锡山终于取得了将国家行政管理网络直接延伸到乡村社会的初步成功。

——摘编自马义平《近代山西社会秩序再构与权威重塑一以民国初期山西新村制为例》

材料三 在2014年9月召开的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乡约管理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山西新 村制 与宋代乡约管理制度的不同和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培育当代新乡贤的条件。(5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

——《清仁宗实录》卷320嘉庆二十一年七月乙卯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嘉庆对英国国王的敕谕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庚子之役后,清政府宣布推行新政,由张之洞主稿,张謇等绅商参与拟稿润色,刘坤一领衔上奏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成为清末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指出: 无农以为之本,则工无所施,商无所运,今日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 1901年,张謇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经十年努力,各堤之内 栖人有屋,待客有堂,储物有仓,种蔬有圃:佃有庐含,商有廛市,行有涂梁,若成一小世界矣。 此后,在20世纪初的20多年中,江苏北部荒芜人烟的沿海滩涂先后出现了大小几十家农垦公司。1910年,参加南洋劝业会的各省工商界人士,召开全国农务联合会成立大会,到会者千余人,大会拟定了章程草案,推举张謇为会长,并决定设立总事务所于南京,另分设南北两事务所于武昌和保定。1910年,通海垦牧公司开办了一所初等农业实业学堂,称 乾区乙级农学校 。张謇注重在普通农民中推广农业科技,以使潜在的生产力能够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此他一方面倡导 审风土人情,编纂适用之教科书,以教育其子弟 ,并曾为多本普及农业知识的书籍作序,如1904年作《普通农学浅说序》,1910年作《农学通释序》。
一一摘编自徐静玉《张謇与清末农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推动清末农业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农业改革的影响。(6分)

16.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80年—1988年的两伊战争是自 二战 结束以后人类最残酷、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两伊战争之初,美国的表态是 保持中立 。1982年4月,伊朗大举反攻,收复大部分领土,美国坚定了支持伊拉克的政策。1984年4月到战争结束,两伊战争进入僵持阶段,美国继续执行其 弱势均衡 政策,1985—1986年,伊朗从美国得到大批导弹及其零部件以及有关伊拉克防御的军事情报。两伊战争结束时,伊拉克军队已扩充至100万人,并拥有大批新式武器,成为中东和海湾地区的军事大国,加速了伊拉克社会的整合,产生了一种伊拉克民族国家认同模式,伊朗则巩固了新生的伊斯兰共和国。两伊战争的爆发使两伊都为了获取经济来源而争相出口石油,使石油价格在这期间下降了百分之五十。战后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军事联系得到加强,且借两伊战争之机获取了在海湾地区建立基地的目的。战争中曾向伊拉克出资100多亿美元的科威特,战后开始向伊拉克索要借款,而且在有争议的地区开采石油,这成为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世界两个产油大国之间的战争对中东和世界石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双方竭力摧毁对方的石油设施,导致石油供应紧缺,油价飞涨,演变成了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触发了西方世界新的经济危机。
一一摘编自冀开运、李丽娟《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及美国政策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的影响。(7分)

17.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狄仁杰生于唐贞观四年,卒于武则天圣历三年。出身于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曾为贞观中尚书左丞,父曾为夔州长史。狄仁杰以明经入仕后授汴州判佐,当时工部尚书阎立本黜河南,见到狄仁杰后惊叹他的才华,称他为 海曲明珠,东南遗宝 ,并举荐他为并州法曹。47岁时开始在中央为官。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因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高宗气二人对皇室的不敬所以特命杀之,狄仁杰据理力争,迫使高宗按国家法律将二人除名,流岭南。此后不久,狄仁杰升任为侍御史。因其 岁凡断狱一万二千 而无冤诉者,故在官员考评时特给予级别很高的评定。狄仁杰一生中所上之表或疏,内容大多都是以为民请命为主的。他曾两次任抵御少数族入犯的命官。狄仁杰还为国家举荐了大量人才,官至公卿者多达数十人。其中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李楷固等最为著名,对此,有人说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仁杰曰 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一一摘编自王朝华《论狄仁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狄仁杰的优秀品质和才能。(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狄仁杰成为 一代贤相 的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