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5.2017—2018学年度江苏省海门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5 浏览数:2431

一、单选题

1.

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即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这一变化发生于(  )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

2.

某学者说: 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导致 小农成为最重要变量 的主要因素是(  )

A.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B.自然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C.小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D.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3.

右边是取自明代《农政全书》的一幅插图,该图能够说明(  ) 

A.风力水车已经开始运用B.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C.宋代对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D.汉代借助水力进行鼓风冶铁

4.

历史学家李怀孔指出: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由材料可知元朝(  )

A.地方行政区划以犬牙交错为原则B.行省长官是由中央派遭官员担任C.以山川地形来划分地方行政区域D.吸取了汉唐省级行政区划的经验

5.

据《明神宗实录》载: 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 材料的主张(  )

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抗清斗争C.禁止民间进行对外贸易D.表明明初的海禁政策面临挑战

6.

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三部著述《道光洋舰征抚记》《夷氛闻记》《中西纪事》,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于是北犯定海。 他们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他们将各地战事的受挫,归结于当地没有林则徐。 对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A.人们已经开始接受平等的外交理念B.林则徐能够决定战争的最终胜负C.当时人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D.是基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的认识

7.

虽然它的用意在于保护革命成果,但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 下列内容符合材料对《临时约法》评价的是(  )

A.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B.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C.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8.

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这一社会群体(  )

A.成为了五四运动的主力军B.担负起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C.带领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D.唤起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9.

宋庆龄女士在1927年8月22日发表的《赴莫斯科前的声明》中指出: 由于孙中山以大政治家的风度运用了三大政策,国民党才能结束十年来广东的混乱局面,大举北伐,打到长江这条历史性的防线。今天却大不相同了。国民政府的盛名已经一落千丈,与北方的半封建余孽不相上下 。材料中的变化是由于(  )

A.国民党 右派 的叛变B.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D.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10.

有学者评价某战役 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 这次战役(  )

A.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战役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D.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11.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B.一届人大的的召开C.《共同纲领》的颁布D.1954年宪法的颁布

12.

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此协定达成直接相关的是(  )

A.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C.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D.中国实施了 一边倒 的外交战略

13.

下面是两幅反映中美关系的漫画,图中的山姆大叔即代表美国,龙代表中国。那么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变化(  )

A.推动了中美两国的新型区域合作B.是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需要C.受益于日内瓦会议上达成了共识D.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14.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雅典出现这一现象(  )

A.深受财产等级制的影响B.说明城邦在营造民主政治的氛围C.得益于克里斯提尼改革D.体现了雅典公民社会地位的平等

15.

公元前342年罗马通过盖努西乌斯法,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又通过了波提利乌斯法案,禁止以人身抵债,废除了债务奴役。这表明罗马(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C.被迫改善奴隶处境D.注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6.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人口2万多人;而到1891年,有城镇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A.阶级矛盾趋于缓和B.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C.议会改革势在必行D.责任内阁制开始出现

17.

1871年宪法规定,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 缔结为一个永久的联邦 ,由普鲁士国王担任联邦主席。由于巴伐利亚等邦反对,普鲁士国王仅享有 德意志皇帝 而非 德国皇帝 的尊称。在联邦议会的58个议席中,普鲁士拥有17席,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法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这些规定反映德意志帝国是(  )

A.具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国家B.各种政治力量妥协的产物C.不彻底的民主改革的结果D.三权分立原则的典型代表

18.

1917年3月列宁曾这样提出: 我们的策略是完全不信任新政府,不给新政府任何支持,特别要怀疑克伦斯基,把无产阶级武装起来(这是唯一的保证)”。分析材料可知(  )

A.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爆发B.列宁主张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C.政权已落到了无产阶级手中D.无产阶级准备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19.

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这段材料旨在说明,冷战的发生(  )

A.是由于美苏缺乏互信误判对方B.是由雅尔塔体系建立而导致的C.实际上与美国没有直接的关联D.与美苏双方的主观意愿相违背

20.

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的思想主张和对外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它的内容有:争取实现 欧洲人的欧洲 的目标,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等。它的出台表明(  )

A.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遭到了西欧抵制B.法国已经实行非集团和不结盟的政策C.冷战时期的美欧联盟关系已经瓦解D.北约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

二、材料阅读

21.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 插队 进去,很像 掺沙子 。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 有其土,田,人民 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 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 这一点也是不错的。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政治作用。(3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政治条件。(4分)
(3)据材料三,分析汉初的分封与周代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分封的后果及汉武帝采取的对策。(4分)
(4)综合材料二、三,从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变革实践的效果,谈谈给你的启示。(1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1927年4月,田中义一出任日本首相后,提出《对华政策纲领》,声称:满蒙地区,特别是东北三省,与日本 有重大的利害关系 ,纲领还表示,日本将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来维护并进一步扩张其在满蒙、特别是东三省的权益。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实施武装占领中国东北的计划。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 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8

45个华侨团体聚会新加坡,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1939

《黄河大合唱》首演于延安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

1943

美,中,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战后处置日本问题。

1945

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已发展到九十一万人,民兵发展到二百二十万人以上,建立了十九个大的解放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在30年代加紧侵华的原因。国内史学界关于抗战的时间问题有 十四年说 八年说 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指出两种观点的历史依据。(4分)
(2)据材料二,归纳抗战奠定了民族复兴基础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民 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 的重大成果。(4分)
(3)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因素有哪些?(5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 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 ,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在共和国里极其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社会防止统治者的压迫,而且要保护一部分社会反对另一部分的不公。

——《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推动美国州地位演变的制度因素。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州保持独立性的表现。(3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府权力结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设置的目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中 现实的政治原则 。说明你是如何理解 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 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推进政治制度建设的方式和手段。(2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众所周知,对日媾和从最初提出的设想到最后形成的结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先确定的是把日本作为战败国进行管制和剥夺(解除武装,赔偿等),和约签订后撤走占领军,后来实际上是把日本作为新的盟国看待(重新武装、免除赔偿等),和约签订后美军继续留驻日本。

——摘编自沈志华《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问题》

材料二 (日本)自民党执政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鸿山内阁制订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制订了《新长期经济计划》。日本政府投资数额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为35%,1970年上升为52%。据1977年统计,日本政府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美国的1.4倍。日本的法人税率,从1952年的42%降为1955年的40%,1958年又降为38%。

——摘编自欧阳云《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8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政策有了较大的调整,各届政府都把争做政治大国当做主要目标。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开发援助自1991年超过美国以来,一直遥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年达150亿美元。从1990年开始,日本先后倡导东北亚安全对话,建议改革联合国,幹旋解决束埔寨战后重建和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打破了自卫队 专守防卫 的禁令。近两年来,日本又制定法案,将自己自卫队的使命进一步融入美军全球战略之中。

——摘编自《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转变的背景。(4分)
(2)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奉行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据材料三归纳其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有利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国际条件。(5分)
(3)据材料三,概括日本为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采取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日本争当政治大国的经济因素。(4分)

25.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说, 对于欧洲人,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是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我们中国人数有四万万,向来虽然爱和平,但是为生死的关头也当然是要奋斗的,当然有很大的武力。如果亚洲民族全联合起来,用这样固有的武力去和欧洲人讲武,一定是有胜无败的!

——摘编自《总理全集》

材料二 当时印度人与英国殖民者的对立远没达到所谓的 你死我活 的地步,这一方面与印度人笃信佛教劝谕信徒修行、寡欲、与世无争、甘于过贫苦的日子有关,而且去翻翻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史也会了解,当年英国是带着工业革命的新文明踏上印度大陆的,而此前的这块大陆从文明程度上讲差不多处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吧。如果把甘地和孙中山处理 反帝 这件事的方式互换一下,让甘地在印度组织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让孙中山绝食号召国人非暴力不合作,后果可想而知。

——《世间几人如甘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其直接相关的革命理论。(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和甘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5分)
(3)孙中山和甘地分别以不同方式领导着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正确评价这两种不同斗争方式的标准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