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合格考真题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7
浏览数:1142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
“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
这反映了(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
“
百家异说
”
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
“
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
。其观点旨在表达( )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下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 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
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 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
“
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
。中央官学的建立( )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韩愈谈到人生
“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
”
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
“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
,堪称一代法书。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体
C.行书
D.草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
“
分宰相之权
”
相关联的是( )
A.汉刺史制
B.宋参知政事
C.明内阁制
D.清军机处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
A.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
“
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
‘
物竞天择
’
‘
优胜劣败
’
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
”
。这反映了( )
A.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
C.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D.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
“
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
”
。
“
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
”
这反映了( )
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
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
“
三民主义
”
。其中指出
“
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
”
。上述主张意在( )
A.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D.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下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
“
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
”
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 )
A.电话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
B.电话推动了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C.电话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D.
“
风雨无阻
”
的电话是民族工业的领跑者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诗人用
“
时间开始了
”
讴歌新时代的开篇。这场革命的意义是( )
①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扫清障碍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④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宪法规定,其它四个民族自治区相继建立。观察下图,指出其成立的先后顺序(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
。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下图所示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B.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第三产业
C.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D.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1993年底,
“
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
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本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有( )
①实现了
“
一国两制
”
的伟大构想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确立邓小平理念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④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有法学家指出:
“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
罗马从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
“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
,
“
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
,
“
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
”
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爱因斯坦曾说,
“
不让任何人猜测这一点,牛顿的伟大成就真的会被其他的什么理论所代替。他伟大而明晰的思想将永远作为我们整个现代概念构架的基础而保留下来
”
。这句话旨在强调( )
A.牛顿力学被狭义相对论所取代的意义
B.牛顿力学是近代物理学最先成熟的体系
C.牛顿学说对科学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D.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法案。下列项中,既反映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胜利,也是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实施的法案是( )
A.《农业调整法》
B.《紧急银行法》
C.《社会保险法》
D.《公平劳动标准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
“
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
”
的决心。这反映了( )
A.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作战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C.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
D.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全球化时代对全球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下列项中不属于全球治理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民族文化
C.能源危机
D.粮食短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
“
租界
”
。……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
“
国中之国
”
。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
“
服尚新奇、衣必华鲜
”
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
“
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
”
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
“
华洋杂居
”
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
租界
”
的消极影响。(4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
“
西洋服饰之引入
”
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6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762年,隐居在巴黎近郊的卢梭完成了他最为人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以
“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开头,阐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
“
公共意志
”
所控制的重要观点。……卢梭还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道德问题的充满激情的感伤小说《新爱洛绮思》,似乎欧洲的所有妇女和一半男人都为之落泪。人们常说,浪漫主义伴随着这部小说而诞生。
——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
“
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4分)
(2)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
“
理想与现实
”
反差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5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