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5958.2017—2018学年度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44
浏览数:677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指出:
“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
建国
’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
立家
’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
‘
国
’
与
‘
家
’
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
家
’
,只知效忠于
‘
家
’
,而不知效忠于
‘
国
’
。
”
材料表明,分封制( )
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
B.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
C.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
D.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2012·山西高三二诊断)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
“
异姓不养
”
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
“
天下共主
”
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 )
A.西周时期已经是官僚政治
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
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
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6000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
这一情节充分说明( )
A.周王权威开始削弱
B.齐国当时实力最大
C.宗法分封制受冲击
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
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
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权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2011·福州三中高三月考)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
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西汉末年,出现
“
宗室衰弱,外无强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扦(抵御)国难
”
的局面,王莽篡位才得以成功。这表明王莽篡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 )
A.推恩令的推行
B.七国之乱的发生
C.郡国并行制度的建立
D.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
贡举之法,三代未尝有之,而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之士,亲策问董仲舒而始焉。唐宋科举之法盖仿于此矣。
”
材料中的
“
贡举之法
”
是指(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
“
六世名德,海内冠冕
”
,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郡县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D.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
这两种制度
”
材料中的后者指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议政王大臣会议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290年间竟有370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17人。这说明唐代( )
A.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B.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
C.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
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宋太祖说,
“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设
“
三衙
”
收精兵
C.设三司使管财政
D.
“
强干弱枝
”
“
守内虚外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清朝对东北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发展创新。入关前到清初实行八旗制;清代前、中期实行以八旗驻防制为主体、多种体制并存的管理体制;晚清时期则普遍设立州县,最终建立行省体制。清朝东北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反映了( )
A.满汉民族关系十分融治
B.专制皇权高度强化
C.
“
大一统
”
思想不断发展
D.地方治理困难重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
“
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
”
。这反映出( )
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雅典人追求民主政治(demokrAtiA),用
“
人民(demos)”与
“
统治(krAtos)”合成这一名词强调其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制度。最能体现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含义的制度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在阿吉纽塞群岛打败了斯巴达海军将军们,因没有运回阵亡者的尸体而遭受陪审法庭严厉的审判,十将军中有六位被投票判处死刑,色诺芬认为: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
B.陪审法庭是雅典的司法机关
C.雅典体制优越于斯巴达体制
D.民主必然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
A.形成了
“
众星捧月
”
的政治格局
B.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
C.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公民大会妇女》中有一个虚拟的故事:雅典的妇女们偷偷穿上了丈夫的服装,戴上假胡须,女扮男装出席公民大会,投票通过法律夺取了政权,把男性从城邦中驱逐出去。这本质上说明了( )
A.雅典民主政治推动了文化繁荣
B.雅典民主易导致民主权利滥用
C.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
D.雅典的妇女没有公民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
”
。这反映了罗马法( )
A.保持习惯法传统
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
C.崇尚自由和理性
D.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
“
采用罗马法
”
的热潮。到19世纪初,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
A.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C.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B.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D.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共和政体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
“
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
‘
联合派
’
(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
联合派
”
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是(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19世纪70年代,法、德两国都颁布法律文献,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元首拥有绝对的权力
B.国家首脑都由议会选出
C.行政与立法之间分权制衡
D.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6.
有人认为,希腊是民主的雏形,英国是保留国王下的民主,美国是总统制民主,日本是天皇下的民主;区别于西式民主的中国是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民主;俄罗斯民主更有特色,就是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轮流民主。由此可见( )
A.民主具有多样性
B.民主具有渐进性
C.民主具有广泛性
D.民主具有艰巨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连云港08第二次调研)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
“
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
”
。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一名学者针对其研究收集了以下资料
①北洋舰队的有关文献记载; ②明治维新后日本内政外交的档案; ③李鸿章所著的《李文忠公全集》。
由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对象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9.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0.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日本军队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国军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1.
“
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
”
这一歌谣,是哪一军事行动中出现的(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
D.辛亥革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2.
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
“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
诗中的
“
煮豆燃萁
”
是指( )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3.
“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
”
文中的
“
革命性,民主性
”
是指( )
A.规定
“
主权在民
”
“
三权分立
”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4.
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
该诏书( )
A.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5.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
“
新约规定,天旋地转。
”
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
“
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
”
,而且
“
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
。黄遵宪信中的
“
新约
”
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6.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
“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
他所评价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7.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与前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相比,主要不同在于( )
A.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获取在华特权
D.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8.
素有
“
民间思想家
”
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
五四
”
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9.
下列对联能够正确反映五四运动结果的是( )
A.
“
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B.
“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C.
“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D.
“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40.
“
改革
”
是当事双方都以理性的态度妥协的结果,只要有一方坚持不妥协,就无法
“
改革
”
,社会矛盾必然以不是
“
坚决镇压
”
,就是
“
激烈革命
”
一类的暴力方式解决。妥协与斗争,改良与革命是政治历史中的常见现象。阅读材料:(25分)
材料一
……人们自然向往并总是称赞英国革命的平和。但在英国革命时期,正是由于统治者善于妥协,才使英国革命相对平和。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
“
公共
”
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
“
活着的宪法
”
。
材料四
纵观近代中国历史,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那种不断妥协的精神,历史说明,近代中国的
“
激进
”
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出来的。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
请回答:
(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
“
光荣革命
”
当事各方,是怎样
“
以理性的态度妥协
”
的?并分析英国政治妥协产生的重大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后社会持续动荡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多元利益集团之间妥协的表现。并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
“
活着的
”
宪法的原因。(8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是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厂。(3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发布上谕指出:
“
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
……7月23日上谕中挽规定将
“
书院改学校
”
,
“
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
”
。同时还规定
“
有能独立创建学堂者……以昭鼓励。
”
《京师大学全章程》规定学生必修课有经济、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算学、格致学、政治学、地理学、文学、体操学等,而且
“
考验学生功课之高下,依西例,用积分之法
”
。于是,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地被介绍到中国,当时一些报刊都以宣传西学为主要内容。在维新改革的影响下,很多知识分子从八股之学转向西学,西学的队伍得到迅速扩大。
——摘编自韩小林《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教育》
(1)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变法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分析教育改革的原因。(9分)
(2)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变法时期教育改革的作用。(6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它有关国际协议都规定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签订全面对日和约。
材料二
1951年9月4日,美国召集了许多同盟国在旧金山召开了与日媾和会议,朝鲜、中国没有受到邀请。南斯拉夫、印度、缅甸受到邀请但拒绝参加会议。与会的48个同盟国于8日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即《旧金山和约》。和约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参加会议的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反对条约的内容,拒绝签字;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
——以上材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政府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理由。(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的影响。(9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卡尔·本茨,汽车发明者,奔驰汽车公司创始人。1844年出生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里。从小家境贫寒,靠为别人修理钟表挣取零用钱。中学时,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遵从母亲意愿就读于一所综合科技大学,其间,他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机械构造、机械原理、发动机制造、机械制造经济核算等课程,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先后辗转了机械厂学徒、制秤厂设计师、桥梁建筑公司工长等工作后,卡尔·本茨开始创建自己的工厂,并很快将目标锁定在发动机的研制上,在经历过多年艰苦生活和无数次的失败考验之后,卡尔·本茨终于在1886年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他的妻子勇敢地为他试驾这部汽车也取得成功。由此,卡尔·本茨的发明成果开始得到世人认可,他的汽车制造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卡尔本茨理念先进,又能顺应形势变化,既开发生产反映汽车技术最高水平的
‘
高档车
’
,又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
‘
普通车
’
,为公司赢得可观的利润。1899年,他的奔驰汽车公司经过改组,终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动车生产厂家。
——摘编整理自百度百科《卡尔·本茨》
(1)根据材料,归纳总结卡尔·本茨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几种职业身份。(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卡尔·本茨事业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三、单选题
44.
“
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
”
这实质上说明( )
A.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
B.美国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
C.美元对英镑有重大依赖性
D.美国深受民主共和思想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