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4.2018届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7 浏览数:808

一、单选题

1.

面对 礼崩乐坏 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 克己复礼为仁 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 至德 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  )

A.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B.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C.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D.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

2.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家庭人口

项  目

数量单位:钱

5

收入

粮食

8500

支出

赋役

2989

日常开支

7950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小农经济具有局限性

3.

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这说明两宋时期的城市(  )

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B.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C.经济职能尚不够完善D.经济职能占主导地位

4.

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

叙  述

出  处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

联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

《清世宗实录》

今联虽逾六袠,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几之劳勚。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

《清高宗实录》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B.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C.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D.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

5.

1854年以后成立的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正式规定向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并把收入上缴给中央政府而不归各省掌握。1894年的关税比1864年增长了近2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1/7左右上升到1/4左右。此举反映了(  )

A.清政府的关税自主权开始逐步丧失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程度加深C.外国商品对中国市场冲击日益加深D.中国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6.

1895年,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一文,仿照西洋的 公元纪年 ,正式提出孔子纪年。1903年,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说》,指出 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B.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C.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发展D.西学传播遭到知识分子的抵制

7.

1937年9月,蒋介石在庐山公开发表的《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讲到,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义胜过一切之例证 ,表示愿 接纳 全国各党派共同御侮。蒋介石的这一表态说明(  )

A.国民党欲以全面抗战路线指导全国抗战B.国共两党之间的阶级矛盾已完全消除C.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D.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即将形成

8.

1960年开始,我国政府对今后的留学工作进行了调整:一方面减少留苏学生人数,另一方面积极拓宽留学生派遣的渠道。根据规划,1964~1966年我国共派出外语留学生1926人,其中进修生379人和大学生1547人;大学生中学习法语的414人,学习德语的45人,学习西班牙语的240人,学习阿拉伯语的75人,学习其他语种的773人。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留学政策(  )

A.反映了我国外交局面的重大突破B.弥补了国家基本建设的不足C.重视外语教育对国家发展的作用D.体现中国国际合作全面展开

9.

公元3世纪晚期的罗马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假如你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一件价值较高的物品,那么你可以把钱退给买方并在法官的主持下收回该物品;或者在买方同意的情况下由买方再支付少收的价款部分。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

A.社会经济秩序混乱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忽视私有财产保护D.对法律正义价值的追求

10.

如下图所示,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  )

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恩格斯1895

A.历史评价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干扰B.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C.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D.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产生的贡献

11.

在1787年制宪会议起草和审议美国宪法时,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先贤们并不希望建立政党,他们认为建立政党是恶魔,容易导致党派之争。为了使新生的共和国免受政党和派别的影响,这些先贤们创立政治机制侧重于考虑(  )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B.权力机构分权与制衡C.把邦联作为制度建设重点D.联邦法院法官的任期

12.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B.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商鞅认为 国之所以富,农战也 。荀况认为富国并不单是为了强兵,归根到底是为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国家财富,提出 上下俱富 。西汉时期,桑弘羊指出 富国非一道 ,即不仅是农业可以富国,商业也可以富国,而且是富国的根本之道。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900年庚子事变后,外患日亟,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和部分开明人士积极提倡 振兴实业 ,认为 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其根本在先致力于农工商 ,在此基础上走工业化道路,从而形成著名的 棉铁主义思想 ,且 实业之兴衰,关乎国势之存亡……而且国家赋税可以增,百姓生计可以足,数十年外溢之利权可以挽,富强之基实系于此。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二 中国的 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后,负责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的编制,并对农产品在内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平衡分配管理……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 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 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在经济发展策略中的相同点,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经济发展策略相比,新中国 一五 计划期间经济发展策略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2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近现代标准化的发展历史 

时    间

发     展

1798

美国人艾利惠特尼在制造武器过程中运用了互换性原理,成批的制造了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为大量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841

英国JB.惠特沃思设计了统一制式螺纹,很快被英国和欧洲采用。

1901

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标准化机构。

1911

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把标准化的方法应用于制定标准时间作业研究方法,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通过管理途径提高了生产效率。

1914—1920

美国福特公司创造采用标准化基础上的流水作业法,把生产过程的时间和空间组织统一起来,大规模成批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随着交换范围扩大,欧亚美各国先后成立了国家标准化机构,1928年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成立,标准化扩展为世界规模。

1946

英国、美国、中国、法国等25个国家的国家标准化机构在伦敦发起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016

中国已经有189项标准提案成为ISO的国际标准,在高铁、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中国在国际标准上实现了从追随到引领的巨大跨越。

——摘编自余哲《标准化发展的历史学思考》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针对 文革 对军队建设的破坏,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提出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 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针,实施 军转民 的战略。他认为空军、海军、国防科工委都要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军民合用或是转为民用等方式, 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 。同时提出打破军民界限,要 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 ,把一些专业技术人才转移到地方的各行各业,以支援地方。此时,国防科技工业进行大规模调整改革,除完成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的生产任务外,全力以赴地搞好民品科研和生产,间接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军民结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为科技人员开辟了新的职业发展方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 军转民 战略改革的背景,并指出其改革的主要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 军转民 战略改革的意义。(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德国各个占领区各自为政导致市场管理十分混乱,战时统制经济难以为继。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决定在西占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联邦德国,将联邦德国纳入欧洲复兴计划。1948年6月18日,西占区宣布调整货币政策,用“B记 马克代替正在流通的旧马克,还出台了一项重新确定以市场经济为原则的政策,规定只要有可能就应取消新产品管理和物价限制。苏联得知后,提出强烈抗议。6月22日,苏占区也调整货币政策,并采取了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等措施。美、英等国对此反应强烈,准备全面迎战。 第三次世界大战 一触即发。西占区发行的马克由于与美元直接挂钩而声誉大增。新货币发行后不久,商店里便出现了大量商品,而一些工厂也加足马力大量生产。至1949年,西占区的社会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达到了战前1936年的98%。

——摘编自《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西占区 调整货币政策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西占区 调整货币政策的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着于世,世称 三苏 。他的书法从 二王 、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 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他重在写 ,寄情于 信手 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摹古。他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还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

——摘自朱天曙《中国书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轼书法艺术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轼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