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1.2018届湖南省株洲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7 浏览数:399

一、单选题

1.

《左传·昭公七年》载: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材料反映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相结合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2.

桑弘羊为汉武帝施行平准法,没收了富商大贾囤积居奇之所得,认为 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雍正帝推行 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按土地多少单一标准收税。由此可见,桑弘羊与雍正帝都(  )

A.实现了减轻税赋的目的B.注意税赋征取的正义性C.废除了地主阶级的特权D.无法切实解决财政困难

3.

20世纪60至70年代,围绕《兰亭集序》是否为王羲之真迹的论辩在学界展开。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证明《兰亭集序》非王羲之真迹的证据是(  )

A

B

C

D

据《晋书·王羲之传》说其尤善隶书,而《兰亭集序》的书体无隶书笔意。

据南朝刘峻所注《世说新语》,对比《临河序》,《兰亭集序》凭空多出一段文字。

据出土的王羲之同族兄弟王兴之墓志,其文字的隶书笔意较《兰亭集序》明显。

《兰亭集序》作为名篇,没有入选南朝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

4.

当代许多学者比较推崇宋代文化。以下排列中,最能凸显宋文化特质的是(  )

A.文官政治—平民社会—尚武进取—词曲吟唱B.平民社会—义理涵养—书卷风流—词曲吟唱
C.义理涵养—尚武进取—书卷风流—文官政治D.平民社会—文官政治—义理涵养—书卷风流

5.

明清传世著作颇多,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也有《徐霞客游记》和《天下郡国利弊书》;还有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这些著作体现了(  )

A.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B.封建文明进入总结阶段C.儒学渗透社会各个方面D.明清社会的繁荣与危机

6.

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日常政务主要归六部等分理,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  )

A.闭关锁国 政策排斥对外关系B.儒家 天下一统 的意识惯性C.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D.内阁与军机处涵盖了外交事务

7.

如下,是1949—1987年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图1)教授出生地分布                                   (图2)教授工作地分布

A.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B.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C.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D.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

8.

1985年,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各地用合同订购、市场收购的方式取代统购派购农副产品,同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交通运输。这些政策(  )

A.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B.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C.旨在缩小城乡差距D.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9.

据《学说汇纂》记载,两辆满载货物的骡车一前一后在爬坡,为减轻骡子负担,两名车夫在第一辆车后推车。此时,前面的车开始滑退,在两车之间的车夫从中间跳出之后,后车被前车撞上并碾过一个奴隶。根据法律规定,对骡子的主人可以不发生诉讼,而对车夫则可依法起诉。这反映罗马法(  )

A.注重程序合法B.保护私有财产C.主张过失担责D.强调法律公平

10.

1776年,英国商人向国王乔治三世和政府递交了大量的请愿书,呼吁与殖民地妥协。当英王派人携带支持政府作战的文书到伦敦市民中募集签名时,最终募集到941个;此外,还有1171位伦敦商人在反对政府政策的抗议书上签了字。这在客观上说明(  )

A.北美独立具有群众基础B.英王权力受到议会约束C.民众参与决策机会有限D.乔治三世失去社会民意

11.

赫鲁晓夫退休后,曾订购水管和营养液混合剂,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当他发现栽培出的黄瓜和西红柿因为成本太高而市价昂贵时,便再也不提这件事情了。赫鲁晓夫之所以对此事缄默,是因为他(  )

A.对盲目开荒政策有所反思B.认为对农业投资很不够C.对国营农场改革耿耿于怀D.知道经济体制弊端重重

12.

1970年8月,拉丁美洲21国宣布在200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1972年6月,9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在200海里的承袭海行使主权的主张。1982年10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本质上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美苏霸权地位的动摇D.联合国的国际调节机制增强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25分)
材料一 隋唐时期,西北是全国政治中心。西北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占全国 1/3,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因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政府驻戍庞大的军队,并将营农和防边结合。为持久计,隋在陇右、河西、西域等地屯田,唐代严管州军屯政,每年举行 屯官叙功 ,以示考核。当时全国屯田 992屯,关内、陇西与河西三道占584屯。西北屯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和百姓的免输之劳。屯田之外,隋唐还在西北发展官牧业,蓄养的战马数量庞大,还能满足宫廷、政府厩马、祭祀和宴飨之需。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对塞内民族 怀柔 ,进贡者备尝其值,广设市场,敞开渠道,满足各族不同的物资需求。安史之乱前,西北 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摘编自李清凌《西北经济史》

材料二 九一八 事变后,国民政府作出多项开发西北的决议,包括移民屯垦,发展农工牧业、矿业、水利、交通等。1932年,西北问题研究会成立,《西北问题季刊》等杂志涌现。行政院与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等联合成立办事处,并设立各级分支机构。1933年,西安集成三酸厂(硫酸、盐酸、硝酸)成立,带动了制革、印染、矿冶、火柴、造纸等工业的发展。1934年,陇海铁路开通至西安,从西安通往西北各地的公路也相继通车。1936年,商办大华纺织厂成立。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提出 西北是建国的根据地 。1938年,内迁陕西的企业以面粉加工、棉毛纺织、火柴制造等为主。1941年,西北经济研究所成立,一批学者提出物资调节和优化物价统制等办法,还对各种经济门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有的还注意到要协调各行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如西北土地的利用,土地的改良等。

——摘编自王红岩《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经济开发述评》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15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事件(1929—1945)
1929年,10月28日,道琼斯指数下跌13%,29日继续下跌22%。
1930年,美国通过霍利—斯穆特关税保护法案。苏联获得西方社会普遍关注。
1931年,发生英镑挤兑风潮,英国上调进口从价税至 50%。德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日本发动 九一八事变
1932年,法国大幅提高关税,并在对外贸易中实行进口配额制度。
1933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制,美元大幅贬值;颁布《紧急银行法》《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工程振兴署。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1934年,美国颁布《存款保险法》《证券交易法》,成立田纳西管理局。
1935年,美国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德、意、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7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印度民族主义者通过选举控制了 11个省份中的7个。日本全面侵华。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GDP恢复至1929年的水平。
1945年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相继成立。

——据刘鹤等《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张居正指出当时的五大积弊: 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张居正创制了 考成法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的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员,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 敌台 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边防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张居正还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 一条鞭法 ,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摘编自《张文忠公全集》和《明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影响。(6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5—1952年,美国平均每年援助外国 49亿美元,1952—1961年上升至30亿美元。海外驻军费用则由1946—1949年的年均6亿上升至1954—1965年的年均25.7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罗斯福新政理念的发展,国内福利计划逐步推广以缓和各种矛盾。到60年代末,随着与苏联全球竞争的加剧,美国财政赤字急速增长,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社会动荡不安,1967年爆发了全国性反战示威运动。总统尼克松被迫推行 尼克松主义 。1969年,尼克松就亚洲政策发表观点,认为美国在恪守条约义务前提下,亚洲军事防卫问题应该由亚洲国家自行负责。此后,尼克松将这一原则推广至全球。此外,他还提出 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 新的和平战略 ,以此调整美国的海外 义务 及其与盟友的关系,也规定了对苏联、中国的外交指导原则。 尼克松主义 是美国战后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摘编自王斯德等《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尼克松主义 出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尼克松主义 提出的目的及对世界的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范仲淹(989—1052)苏州人,幼年丧父,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而更名朱说。知晓身世后,他远赴应天府求学苦读,1015年科举成功,在为官一方并食朝廷俸禄后,他迎回母亲供养并改回本名。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因旧海堤年久失修,海潮淹没良田,毁坏盐灶,危害百姓,他上书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1026年,工程最终完成。1027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应天府留守晏殊闻范仲淹之才,请他执掌应天府教席。在主持教务期间,他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创导时事政论,力求矫正世风,严以律己,节操高尚。在其影响下,书院学风焕然一新。1028年,范仲淹奏请《上执政书》,请求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得到不少朝中大臣的褒扬和推举。同年,被宋仁宗招入京城。
范仲淹死后,朱熹说他 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 ,刘漫塘说 本朝人物,南渡前,范文正公合居第一 ,清代袁枚称其 黄阁风裁第一清

——据《宋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仲淹能被朝廷重用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后世褒扬范仲淹的理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