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0.2018届天津市河东区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4 浏览数:361

一、单选题

1.

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认为 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这表明他意在强调(  )

A.郡县制的改革迫在眉睫B.郡县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C.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D.郡县制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产物

2.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 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3.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  )

A.前一个 不公正 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B.后一个 不公正 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C.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D.后一个 不公正 主要是前一个 不公正 引起的

4.

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 清理了场地 ,启蒙运动则是 大兴土木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这段论述中 大兴土木 的表现是(  )

A.创立民主法治社会B.批判神权统治C.建设工业文明国家D.宣扬人性解放

5.

近代,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该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Beer

Sandwich

Telephone

Motorcar

Commission

洋泾浜英语

啤酒

三明治

德律风

摩托车

康密兴

麦制酒

夹肉面包

电话

汽车

佣金

A.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B.培养翻译人才的新式学堂尚未建立C.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6.

钱乘旦的《英国通史》载: 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材料中 合适的政治环境 主要指当时英国(  )

A.王权受到彻底限制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

7.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 这首歌词直接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

A.马克思主义传播B.五四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诞生D.第一次国共合作

8.

读图——《告台湾同胞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此举的主要背景是(  )

A.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B.一个中国的原则获得两岸认可C.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运用 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

9.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这段材料说明了(  )

A.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B.日本、西欧崛起C.美国实力相对削弱D.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10.

《北洋画报》创刊于1926年7月7日,当时在中国传媒界被称为 北方巨擘 ,1937年7月29日因抗日战争而停刊。它是近代天津出版期数最多,办刊时间最长的综合性画报,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下列各项可能刊登在《北洋画报》上的是(  )

A.中国官兵奋战在淞沪B.溥仪出走津门做傀儡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D.国人庆祝台湾得光复

11.

在21世纪头10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建立单极格局的政策
②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影响世界政治多极化
③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④综合国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12.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水下考古呈现出新变化新气象。 南海Ⅰ号 是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的一艘沉睡海底的古船,于2007年 整体打捞 出水,船上文物,很多是如今在拍卖市场上价值连城的官窑瓷器,考古发掘成果向世人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风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2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二 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由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

——张岂之《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由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2分)
材料三 南海Ⅰ号最新发掘资料显示,历经10年的发掘,发现南海Ⅰ号是一条满载各类货物的南宋沉船,出土、出水器物包括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动植物残骸、植物果核等。总共文物数量21000余件套、标本2600件,其中瓷器19000余件套……


南海Ⅰ号所载的一部分陶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1月29日第11版

(3)材料三 出土出水 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2分)
材料四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 造极于赵宋之世 在科技、思想领域中的史实,(4分)各举一例说明科技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思想理论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2分)

13.

(20分)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韩非子·有度》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指出其核心思想强调了什么?(4分)
材料二 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晚清时期的国人对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文明隔阂极深,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尽快地在法治方面与西方列强接轨,这些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

——侯欣一《近代中国法治变革回顾》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法治变革的特点,并结合民国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8分)
材料三 由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历史上考察是缺乏法治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背景的。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法治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法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辛,60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就能克服法治建设的阻碍,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伟大目标。

——郭庆珠《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 法治 的认识。(2分)

14.

(20分)物价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国际局势等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16世纪也受到价格革命猛烈冲击……农业雇工的工资上升幅度只是同期物价上升幅度的一半。……人口迅速增长给土地造成了巨大压力,人们要求最大限度利用土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副产品与日俱增的要求。

——王乃耀《英国都铎时期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英国的物价变化情况及原因。(4分)
材料二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29—1932年美国的物价变化情况及原因。结合史实说明,面对这一物价变化,美国政府的应对举措。(8分)
材料三 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20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 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4分)导 致1992—1994年我国物价大幅上涨的最主要原因?(2分)
(4)综上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