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9.2018届河南省濮阳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7 浏览数:426

一、单选题

1.

中国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商朝后期,到西周发展成为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西周尤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这个 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 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B.家国同构C.神化王权D.忠孝同义

2.

表1

地区

出土铁器地区

黄河流域

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

长江流域

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

珠江流域

广西、广东、贵州

边远地区

辽宁、福建

表1为考古出土汉代铁器的地区统计,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中国经济发展仍不均衡B.秦汉农业工具革命性突破C.汉代铁器冶炼技术提高D.北方经济明显领先于南方

3.

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沈佺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等,也有书法作品传世。这反映了唐朝(  )

A.书法与诗歌得到同步发展B.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C.中原文化带动全国文艺进步D.是文人画派形成的奠基时期

4.

有学者认为,儒学在历史上某些时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思想时确实受到封建专制的影响,但儒学是不反对专制的。也有学者认为,儒学不仅反对专制,且方式是积极、直接、对抗性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学具有双重性,故史学界的争议没有意义B.史学界的辩论是推动儒学不断发展的动力
C.儒学史上确有反专制主张,故前者观点错误D.观点的分歧缘于学者对儒学理解存在差异

5.

随着五口通商,清朝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章、杨坊等人,尽管他们依附于外国人,但他们的出现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据此可知,中国商业发展是因为这批商人(  )

A.具有较强的近代经营意识B.创办近代最早的民营企业C.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支持D.抓住贸易中心转移的契机

6.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C.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7.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中记载: 1944年,蒋的部队在日军 一号作战 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史迪威将军的撤换引发了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知识分子在重组的民盟下开始活动,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敌后战场转入反攻。 这主要反映出1944年(  )

A.国民政府统治离心已见端倪B.日军持续进攻战略效果明显C.敌后根据地合法地位得到认可D.民主党派已支持中共的主张

8.

媒体指出:当安徽、四川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 包产到户 的制度变迁就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

A.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B.起源于自发的倡导和组织C.达成自上而下的完全一致D.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顽固制约

9.

公元前621年,雅典执政官德拉古把雅典习惯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将内容刻在石刻上公诸于众,这是雅典的第一部成文法。德拉古的这一做法(  )

A.清除了陈旧的习惯法影响B.显示了王权对立法的特权C.冲击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D.成为近代国家立法的渊源

10.

18世纪欧洲报刊在评论某启蒙思想家时指出: 一个法国人竟然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这是对政府的侮辱,并且几乎是一种叛逆罪。 这一言论(  )

A.反对人文主义者对君主宽容B.认为权力制衡理论有缺陷C.批评启蒙运动对理性的推崇D.指责社会契约论排斥君权

11.

图5为苏联经济阶段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图5说明苏联(  )


图5

A.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实现B.农业集体化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C.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D.经济体制改革减缓了经济增长速度

12.

图6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该方案反映了(  )

A.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B.国际间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均衡发展D.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控制的丧失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出求。(25分)
材料一 1788年,在纽约批准宪法大会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宣称,在 自由的共和国 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 ;但他随后又说, 人民 不具备系统的政府管理所必需的辨别力和稳定性 ,他们 经常被错误的信息和激情引向最严重的错误 。在弗吉尼亚批准宪法大会上,埃德蒙·伦道夫一再称颂 人民 ,但在一次发言中却用“herd”(一群牲口)来指 大众 ,被人指责用词不慎。

——摘编自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专制之下,未能接受现代教育,与现代国民的水平相距遥远,以这样的国民素质不能迅速适应并享受现代民主政治。 夫以中国数千年专制退化而被征服亡国之民族,一旦革命光复,而欲成立一共和宪治之国家,舍训政一道,断无由速达也 。因此,国民党有责任以 保姆 身份 训导 、开化民众,才能为国家进入未来的民主宪政阶段培植基础。 民国之主人者,实等于初生之婴儿耳,革命党者,即产此婴儿之母也。既产之矣,则当保养之,教育之,方尽革命之责

——摘编自高华《南京国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美国政治家有关 人民 的主要观点,指出这些观点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体现。(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孙中山有关 人民 的主要观点与美国政治家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孙中山提出上述观点的理由。(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2

时间

国家

主要内容

宋代1013世纪

中国

船普遍使用罗盘针,还出现了1010帆的大型船舶

明朝1417世纪

中国

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

1516世纪

西班牙、葡萄牙

航海家探索新航路,完成环球航行

17世纪

荷兰

航运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718世纪

英国

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

1807

美国

约翰·史蒂芬孙建造了带轮桨的菲尼克斯号轮船,从纽约沿海岸驶向费城进行试航,是世界上轮船首次在海上航行

1807

美国

富尔顿设计出蒸汽机带动车轮拨水的克莱蒙特轮船,被称为轮船之父

1829

奥地利

约瑟夫·莱塞尔发明了可实用的船舶螺旋桨,此后螺旋桨推进器逐渐取代了明轮

1862

中国

第一艘蒸汽机轮船安庆号蒸汽暗轮船与安庆一号蒸汽明轮船建造成功

1865

中国

安庆内军械所建造黄鹄号蒸汽轮船,船长17

1868

中国

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1884

英国

帕森斯设计出了以燃油为燃料的汽轮机。此后,汽轮机成为轮船的主要动力装置

1894

英国

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60公里

——摘编自《船舶的历史》

根据材料,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出炉,确定了到200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深化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同时,逐步实行高校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加快教育立法步伐,抓紧制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一批教育法律和行政法规。

——摘编自晋浩天《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其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18年夏,虽然奥匈帝国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他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已经停止,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对战胜国来说,按照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计划奥匈帝国分裂为许多民族国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战争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相反的,许多人认为奥匈帝国的分裂并不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而只是使得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

——摘编自《没落的帝国:奥匈帝国的瓦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奥匈帝国瓦解的主要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战后战胜国对奥匈帝国的处理产生的主要影响。(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养民之善政,十有八焉:劝农丰谷,土田不荒芜,为上善政一。……居货不弃商贾如归,为中善政……学校殿庑常新,春秋享祀必敬,为下善政一。
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

——摘编自唐甄(1630 1704年)《潜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甄上述观点出现的社会根源。(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