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3.2018届重庆市主城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7 浏览数:701

一、单选题

1.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 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 立家 ,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只知效忠于 ,而不知效忠于 。材料说明(  )

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

2.

贤良方正是汉代察举科目之一。始于西汉文帝,在国家出现日食、月食、地震、奇异星象及各种自然灾害之后举行,皇帝对贤良方正科最重视,中举者地位相当尊贵。这种选拔官吏的方式(  )

A.深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B.是两汉时期唯一选官途径C.反映了古代自然灾害频发D.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的重视

3.

上官婉儿是唐代著名才女,史书记载其与韦皇后一党关系密切。但2014年《考古与文物》刊载的上官婉儿墓志全文显示,她曾强烈反对韦皇后支持下的安乐公主当 皇太女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史书记载缺乏任何客观真实性B.文献与实物二重互证可信度高C.墓志考古发现是唯一可信证据D.墓志与史书记载都具有主观性

4.

明朝宣德、正统年间,科举取录分为南、北、中三卷,三卷录取情况如下表:

卷种

涉及地区

录取比例

南卷

应天今南京、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等

55%

北卷

顺天今北京地区诸府、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

35%

中卷

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

10%

根据上表可知,明朝分卷制的实行反映了当时(  )

A.科举制八股取士正式形成B.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C.全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D.政治重心由南方移至北方

5.

清末《中国数学史》介绍了当时士大大西算借根的方法。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c=bx就成了 亥亥一(阳爻)甲丙等于乙亥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西学东渐后近代数学传入中国B.近代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心态C.西方近代数学中国化的必要性D.传统文化与近代数学相互交融

6.

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 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 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  )

A.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确立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D.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

7.

下图是刊登在《申报》上的某商品广告。这则广告反映了(  )

A.解放东北引发民众对中共的拥护B.民众对民族战争胜利期待的心理C.国人抵制外货支持国货的时代感D.商品销售中蕴含爱国御侮的思想

8.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 两权分离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三权分置 的格局,这一变化(  )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9.

雅典公民大会发表演说者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而台下听众可以通过叫嚷,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将演说者直接赶下台。这说明,古代雅典(  )

A.全体居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B.公民享有平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C.全体人民享有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D.公民大会发言人缺乏相应资格限制

10.

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在1879年发生了变化,格列维总统明确了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原则,议会则由全体男性公民普选产生。这一规定说明(  )

A.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B.法国成为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C.议会开始成为法国权力的中心D.法国实现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11.

1777年,英国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占24%,农业占45%;到1821年,工业收入上升到31%,农业收入下降至26%。1851年工商业劳动力占有总劳动力的58.7%,农业劳动力占21.7%。这说明英国(  )

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C.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日益降低D.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12.

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以此 和平竞赛 。苏联在华盛顿举办了宇航技术展览,美国人参观后感到害怕。而美国在苏联举办了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内心向往美国。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  )

A.苏联尖端科技领先美国B.美苏关系得到一定缓和C.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低下D.美苏冷战方式的多样性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朱熹说: 禹之行水,则因其自然之势而导之,未尝以私智穿凿而有所事,是以水得其润下之性而不为害也。 据《吕氏春秋》记载: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 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 尽之矣! 乃去其三面。 《吕氏春秋·义赏》说 竭泽而鱼,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天无兽。 在环保的措施上,商鞅变法规定 弃灰于道者被刑 :秦代《田律》中有 春二月,毋敢伐材大山林及雍(壅)堤水 的禁令:明朝时虞衡(主管环保的官员)的职责是 冬春之交,置不施川泽;春夏之交,毒药不施原野

——摘编自严火其《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议会在大规模环境调查,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于1847年通过了《河道法令》,规定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1848年又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不久又颁布了《工人阶级住房法》,改造贫民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的环保思想,并简析古代环保思想形成的原因。(11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环境保护措施的异同。(1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7—19世纪中英历史事件简表

——据人民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教材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英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闸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在各派政治势力激烈的倾轧之中即帝位的唐玄宗,针对 政出多门,滥官充溢 的官僚队伍,于开元二年,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撤销、合并闲散司、监、署十余所。开元四年,玄宗亲自召见新授县令,当廷出 安人策 ,策试新县令,只有少数人合格, 考入下第者,一切放归学问 ,并将主持典选的吏部侍郎等贬斥外任。玄宗专门颁布了《整饬吏治诏》,明确规定: 每年十月,委当道按察使较量理行殿最,从第一等至五等,奏闻较考,仍使吏部长官总详核。 考评的结果作为官吏升降奖惩的依据。同时,下令把在全国设置的监察区十道扩充为15道,每道设采访使,成为地方常设机构,代表朝廷, 以六条检察非法 ,纠察该地违法官吏。

——摘编自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吏治改革的目的和主要措施。(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玄宗的吏治改革。(8分)

16.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不宣而战进攻韩国。27日,美国政府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政府请求秘密赴朝,经过五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1951年7月10日,中朝双方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由于双方的条件悬殊,整个过程交织着战场与谈判会场相互影响的激烈斗争,持续了整整两年。1953年7月27日,双方都认可 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 等方面达成协议,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使东北亚各国政治格局由战前美苏均势变成了苏、中、朝北方三角关系和美、韩、日南方三角同盟的对抗,出现了美苏冷战 大气候 下的 小气候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美苏冷战结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美苏冷战结束,然而作为半岛分裂的标志 三八线 岿然未动。可见,朝鲜战争给南北朝鲜人民的伤害一时间还是难以消除的。

——摘编自《朝鲜战争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朝鲜战争的特点,并简析朝鲜半岛三八线与朝鲜战争停火线相同的历史内涵。(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朝鲜战争的影响。(7分)

17.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45年4月14日《新华日报》为罗斯福逝世发表评论: 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了帝国主义式的对外经济掠夺,他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他也用这政策来代替快要到来的反法西斯战争,刨立了使美国成为全民主国家兵工厂的准备工作。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许多学者称罗斯福新政是什么 彻头彻尾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东西 具有很大的法西斯性质 ,新政的改良措施,对工人阶级的让步 有很大的欺骗性,不利于革命 ,因而新政是历史的反动,阻碍历史进步,具有消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罗斯福 新政 不是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为了应付当时的经济局势,抑制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的恶果、调适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稳定资本主义秩序而进行的改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评价及其理由。(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罗斯福新政评价存在不同观点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