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9.2018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第六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7 浏览数:1514

一、单选题

1.

夏周时期,人们认为 国之存亡,天也 ,君是奉 天命 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故称 天子 ,即天之子。但是,周之代商使一些人感到 天命靡常 ,甚至认为 天不可信 。周代 天命观 的这种变化(  )

A.表明周人放弃对神的信仰B.有效地约束天子的行为C.摧毁了封建迷信的根基D.有利于民本思想的萌发

2.

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 执虎子(尿壶)、唾壶 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 持虎子者 (《三国志·魏书·苏则传》),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  )

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3.

图1和图2是有关宋代的农事图。


图1 宋代《耕劳图》                                   图2南宋杨威《耕获图》

这些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古代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南方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C.热情高涨的个体农户生产D.南方的牛耕技术仍然落后

4.

关于雍正的死因,古今有不同的记载。雍正的《起居手册》记载: 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戌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到二十四日子时,龙驭上宾。 《清帝外纪》记载: 惟世宗(雍正)之崩,相传修炼丹饵所致,或出有因 。这反映出(  )

A.历史叙述中不会有客观性的记载B.不同历史记载使史学呈现多元化C.当事人记录的历史才具有真实性D.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总会有差异

5.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全国总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激增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农民暴动是其中之一,由此得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该分析(  )

A.符合历史研究遵从论从史出的原则B.属于运用近代化史观分析历史问题C.忽视了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D.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潮流

6.

表1 商务印书馆25年来资金增长一览

年份

1897

1901

1903

1904

1905

1913

1914

1920

1922

资本万元

0375

5

20

50

100

150

200

300

500

1897年倍数

133

533

13

2666

400

53

800

133

据此可知(  )

A.外资注入使商务印书馆发展迅速B.体现了近代民族印刷业迅速崛起C.近代商务印书馆不断的发展壮大D.商务印书馆已成为当时业界龙头

7.

九·一八 后,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历史的热潮,历史研究除了重视对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通史的研究外,另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对边疆史地研究的关注。这表明(  )

A.边疆史地研究易于出成果B.重视历史成为国人共识C.重视国史是史学界的传统D.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

8.

表2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

19778

召开了科学教育座谈会

197712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19783

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1982年底

科技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

据此可推知,当时(  )

A.计划经济体制遭否定B.思想解放助推科教改革C.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D.经济发展急需科教人才

9.

古罗马修建的格罗塞姆竞技场运用希腊古典柱式的实践使他们领悟到层层柱式建筑立面的妙处:建筑经分割而显得秀巧,它可使人在庞然大物的建筑面前感到亲切而悠然自得。材料中古罗马的建筑(  )

A.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广阔和等级森严B.彰显了古罗马的人文主义精神C.体现了罗马继承希腊遗产的虔诚D.说明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残忍

10.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这一批判的主要依据是(  )

A.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最为迅速B.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C.启蒙运动存在一些激进观点D.启蒙运动促使社会发生转型

11.

读图2,实线代表私人部门就业者的失业率,虚线代表全国就业者整体失业率。


图2 美国1930—1936年失业率变化

 出现图2所示失业率差距是因为(  )

A.《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B.金融体系的整顿C.《农业调整法》的贯彻落实D.以工代赈的推行

12.

表3  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认识

观  点

学  者

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竺培芬

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

沈志恩

在冷战的起源中,英国政府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美苏冷战的爆发起了始作俑者的作用。

陈亚峰

斯大林把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作假想敌而采取敌视态度,进而冷战不可避免。

张  华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美苏冷战的发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B.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担主要责任C.极端意识形态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D.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公元1606年,英国商人约翰·贝特在缴纳了正常的议会税后,国王却下令额外征收5先令的葡萄干进口税,贝特以与 制定法相抵触 为由反对并向理财法院起诉国王。但是四名法官却以王权高于制定法为由支持国王另行收取进口税。案件以贝特败诉告结,但却从此开始了议会与国王之间就征税问题展开的长期宪政斗争。两年后,由于政府将进口税范围扩大到所有进口商品,其税收目的便不再是为了规制贸易的行为,而是为了增加王室收入。故到1610年,议会下院便要求国王将所有未经议会同意而设定的进口税全部取消。

——据[英]丹宁《法律的界碑》等

材料二 万历皇帝怠于朝政,却善于敛财。由于通过政府的正常渠道开辟财源要受户部、工部的控制,于是从万历二十四年起(1596年)陆续派出大量的矿监、税吏遍及全国征税。大臣的奏章可以留中不批,矿监税吏们的奏折却不怠慢。据统计,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四年,矿税太监们向内库进奉白银五百六十九万两,而落入自己腰包的竟达四五千万两。又据万历三十年的户部报告,山东临清原有锻店三十二家,关闭二十一家;布店七十二家,关闭四十五家;杂货店六十五家,关闭四十一家。矿监税吏们的横征暴敛激发了山东、苏杭等地的民变。

——摘编自张海英《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国王征税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征税效果的差异及历史启示。(1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  间

广告发展状况

20世纪初

上海闵泰广告社为英美烟草公司制作五彩石印招贴,此时的广告以极简单的文字广告较多。

1930年前后

上海法兴、交通等广告公司把制造路牌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联合广告公司与荣昌祥广告社联合投资并组建荣昌祥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抗日战争胜利后

上海路牌广告最多。广告内容包括老刀牌香烟、消治龙药膏、双钱牌胶鞋、艾罗补脑汁、电影广告等。

1955

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在中苏友好大厦承接了苏联展览会、捷克斯洛伐克展览会等会场布置及绘画任务。

文革期间

广告路牌全部变成政治标语牌和毛主席语录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上海路牌广告恢复和发展起来。1989年,上海主要公交线路车站有站牌广告400多块。至1995年,市区内约有大小广告路牌近5000块。

——据卢迪、贺然《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整理

表2为近现代中国某些时期上海路牌广告发展概况简表。从表2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当时,全国学制的完全统一虽然还有一些困难,但是确定原有的和新创的各类学校的适当地位,改革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以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为此,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完全适合于当时的情况和需要,它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吸取了我国人民教育(主要是革命老根据地的教育)的经验,改革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旧学制,制定了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所必需的新学制。新学制完全革除旧学制的弊端,其改革的重点是工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小学教育。新学制明确作出关于工农速成教育和各级各类业余教育的规定,这两种教育不是占次要的地位,而是与其他各种教育占同样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李建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影响。(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20世纪初,欧洲传统陆上强国德国在阿尔弗雷德·提尔皮茨将军的主导下扩充海权,史称提尔皮茨计划。计划的目标是反英主义,英国被认定是德国未来的头号敌人,并以英国为假想敌打造一支大舰队。计划规定 战列舰 是主要建设项目,因为只有战列舰中队组成的舰队才能争夺 制海权 海上主导权 。德国的主力舰队应由数支战列舰中队组成,以防备、威慑和打击敌国海上力量。计划制定的 风险理论 要求德国舰队集中部署于北海。在提尔皮茨看来,英国海外义务广泛,故而很难实现舰队集中,纵使英国拥有全球绝对兵力的优势,德国却可以在北海获得局部优势。如果英国胆敢来犯,德国舰队仅靠战略防御就可给英国重创。最后《舰队法》是德国舰队持续建设的制度保障。在这个框架下,德国每年会动工建造三艘主力舰,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舰队规模在达到60艘船之后能自动新老更替。

——摘编自顾全《再论提尔皮茨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提尔皮茨计划出台的目的并分析其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提尔皮茨计划的影响。(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韩愈为人所行之道,及其为文明之道,都可从他一生实践得到证明。为了明道,韩愈希望做个谏官。当他自己一旦做了御史,有了言责,便立即上书言事。《御史台上论天早人饥状》是一篇体现韩愈行道的重要文章。他积极主张讨伐淮蔡,并且亲自参加了这次战役,淮蔡平定之后,韩愈率命写了《平淮西碑》,其文有云: 四海九州,罔有内外,悉主悉臣。
长庆元年(821年),镇州叛乱,王廷凑自立。二年,韩愈率命宣抚。《新唐书》本传说:“(韩愈)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 韩愈可惜。 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宣,无必入。 但韩愈无所畏惧,竟 疾驱入 。他在论辩中正告王廷凑:凡是割据作乱的藩镇,从安禄山到吴元济,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在唐代,反对佛教虽不始于韩愈,但兼辟佛老,则以韩愈《论佛骨表》为最。《新唐书》本传还说他 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韩愈认为,为国家选拔人才,乃是一种 深思长虑 ,是 为国家树根本之道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愈行道和明道的表现。(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韩愈行道和明道的实践。(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