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4.2018届江苏省镇江市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5 浏览数:540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种变化说明(  )

A.等级制度逐渐消失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儒学思想产生影响D.官僚政治已经确立

2.

会意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造字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人为 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 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

3.

唐人司空图《诗品》里论诗的严形容艺术说: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下列与他描述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是(  )

A.柳公权《玄秘塔碑》B.王冕《墨梅图》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D.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4.

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有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著名店铺。这些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卖的以男性为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B.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C.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市的发展已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5.

据《元史》记载,中统三年,以不只爱不干(人名)及赵璧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伐李璮;至元十一年中书左丞相伯颜、平章阿术为首的荆湖行省,左丞相合答为首的淮西行省,分两路平南宋。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  )

A.由丞相制度演变而成B.在消灭地方割据中形成C.已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D.曾承担军事征伐的使命

6.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其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中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 这反映出(  )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袁世凯着力维护民主共和C.国民成为中华民国的主人D.三民主义得到真正的落实

7.

中国固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 为冲破 固有的精神 ,先进中国人采取的对策是(  )

A.开展戊戌变法B.发动辛亥革命C.掀起新文化运动D.传播马克思主义

8.

分析我国《1901年至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造成这种地区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1901—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

省份

总计

省份

总计

省份

总计

江苏

45

安徽

17

奉天

5

广东

24

湖北

9

北京

2

浙江

22

四川

11

陕西

2

福建

17

广西

8

吉林

1

A.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相对优越B.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清政府控制力量强弱的体现D.通商口岸商人政治诉求强烈

9.

下图是我国当代画家张仃20世纪30年代发表于《扶轮日报》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A.灌输了东亚共荣的思想B.批判了封建伦理的禁锢C.揭露了侵华日军的罪行D.讽刺了民众的愚昧无知

10.

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1979

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4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2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 文革 期间就已经有了定论B.在80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在90年代初我国己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11.

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

A.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B.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C.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D.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12.

小说《白鹿原》产生于以追求历史、改写历史为宗旨的新写实历史小说思潮盛行的年代,白鹿原做为皇权制度下的一个典型的自然村落,自清末民初以来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诸如耕织、家政、祭祖、婚礼、认干亲、伐神取水、治丧、迁坟等礼俗都遭到了破坏。对此解读的史观角度是(  )

A.文明史观B.社会史观C.近代化史观D.整体史观

13.

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得矛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作者意在阐明雅典(  )

A.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民众思想深受束缚C.政治生活特色鲜明D.民主制的衰落根源

14.

观察下列《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造成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

时间

1650

1750

1850

1900

1950

1990

占世界人口百分比

183

192

227

249

230

150

A.医学技术进步B.大量移民进入C.两次工业革命D.两次世界大战

15.

某学者在评价欧洲一作家的作品时说: 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但并不一味强调人的自然欲望的天然合理性,而强调人智对自然欲望的引导和制约,用基督教式的爱去销蚀欲望中的粗俗乃至野蛮与疯狂的成分。 该学者评论的这位作家应该属于(  )

A.人文主义者B.禁欲主义者C.现实主义者D.宗教改革者

16.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推测(  )

A.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B.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C.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D.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

17.

1937年到1939年间,美国所有股票的价值几乎都贬了一半,企业破产率上升了50%,国债翻了一倍,失业率比1931年的16.3%还高出0.9%。据此,下列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评价罗斯福新政应忠于历史本真B.新政已完全摆脱经济大萧条状态C.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已宣告失败D.基于此数据即可以完全否定新政

18.

下图记录了1962年曾轰动全球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军事冲突的产物B.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C.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因此兴起不结盟运动D.美苏对峙一度使地球濒临核战争的边缘

19.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的称作中国 天眼 ,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 天眼 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谜。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  )

A.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B.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C.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0.

海涅在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后写下《颂歌》,内容是我是剑,我是火焰。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战斗开始时,我奋勇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下列美术作品与此文学风格一致的是(  )

二、材料阅读

21.

儒家思想孕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由此,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 善治 的原因?(2分)
(4)上述材料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3分)

三、开放性试题

22.

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矿权的疯狂侵夺使清王朝不得不重新审视矿政,使之适应当时社会形势下的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督抚们对于开矿一事,一部分主张拒绝洋人开挖矿产也不主张自己开挖。究其原因,有的从有碍风水考虑,如两广总督瑞磷;有的从治安上考虑,如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有的从民众与洋人之间发生矛盾从而激成外交上的交涉考虑,如署直隶总督官文。丁日昌主张: 五金煤铁等项,非特利源所系,亦军事胜所关……故开矿一层,尤为目前军事饷事之第一要务矣 。刘坤一对此也持赞同态度: 中国煤源甚广,为外洋各国所需,若大加开采,不惟足济中国轮船之用,并可贩运出洋,必有补于国计。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1898年颁布的《矿务铁路公共章程》规定: 集款以多得华股为主……必须先有已资及已集华股十分之三以为基础,方准招集洋股或借用洋款……专集洋股与洋款者,概不准行。凡办矿路,无论洋股、洋款,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自华商……”实际上洋商居多数股份,实际控制矿山的经营管理权。这一规定虽然经修订后改为华洋股各半,但同样不能保障华商的自主权利。
1907年《大清矿务章程》第九款规定: 与华商合股之洋商在中国地方合股开矿止准给予开采矿务之权,以矿尽为断,无论用何方法不得执其土地作为己有……如无华人合股断不准他国矿商独自开采一矿……”在多次中外矿权纠纷中,清政府没有自主性可言,所制定的相关法规毫无约束力。

——据《中外旧约章汇编》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督抚们的矿政主张及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制定的相关矿业政策。(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晰;200字左右)

四、材料阅读

23.

美国的民主制度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建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民主政府的本质决定了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无法抵抗多数。多数的不可动摇的道德优势,部分来源于这种观念:多数人的才智加起来总比一个人的高,因此,为了保证立法质量,不能单单看重立法者个体才智,而更应保证立法者的广泛多数。平等理论就这样被应用在智力领域。这一理论对人的骄傲穷追猛打,让人不得不放弃他最后的骄傲——对自己智力水平的骄傲。
材料二 必须把专制与暴政区分开了。暴政可以通过法律实施毫不专断,而专制也可能是为了民众的福祉而毫不暴戾。暴政通常会利用专制,不过有时出于需要也会避免专制。在美国,多数无限权力造成了立法者的合法专制,同时也造成了行政官员的合法专断。多数既能主宰立法又能监督执法,既控制着政府又控制着人民,视公务员为听话的下属,乐于利用他们去满足自己的意愿。

——以上材料摘录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据材料一,概括 民主政府 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基础。(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立法、行政两个角度解释材料二中美国的 多数无限权力 。(3分)
(3)据材料一、二,归纳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政治的担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政治文明应如何规避这种担忧? (4分)

24.

新中国的外交在处理两场局部战争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援越抗法斗争的进行,与抗美援朝战争几乎同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新中国政府尽管面临着恢复经济、朝鲜战争和政权巩固等一系列事关整个国家利益的复杂问题,理应缩减战线,减少外援,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惯性推动下,更多考虑的显然是自身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非单纯的国家利益。
材料二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转变,再加上北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中国政府虽然在战俘等问题上对美国的态度强烈不满,考虑到这种情况也采取了妥协的方针。7月,朝鲜战争终于实现了停战。经历了持续近三年的战争和紧张之后,受到苏共中央支持和主导的和平共处政策也逐渐得到中共中央众多领导人的赞同。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这时已强调指出:我们应该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因此, 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卷入两场局部战争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为结束两场局部战争作出让步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4分)

25.

抚今思昔,研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列宁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列宁文稿》

材料二 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 必须发展各类工业 ,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 一五 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 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整编自《苏联兴亡史论》

(1)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苏联改革的成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