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2.2018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30 浏览数:348

一、单选题

1.

据《史记》载:“(周厉)王行暴虐侈做,国人谤王。召公谏曰: 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材料说明当时(  )

A.手工业者富有自由思想B.君主暴政王室走向衰微C.统治者恢复了礼乐制度D.社会生活中士逐渐活跃

2.

《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 汉因循秦制而未改 汉承 汉初因秦法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

A.官方意识形态一致B.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C.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D.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3.

下面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出(  )

时间      类型

中唐

晚唐

贡茶州

17

17

6

产茶州

43

69

582

贡茶州所占比重

3935%

2464%

103%

A.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区域分工渐趋合理D.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

4.

经济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原意是经邦(或国)济世经世济民。如《晋书·纪瞻传》有瞻中亮雅正,识局经济,诗人杜甫的《上水遣怀》有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等。我国古代对经济一词的理解(  )

A.反映了宽松的参政氛围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理念C.衬托了士人的入世情怀D.印证了小农经济的落后

5.

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荆州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这说明(  )

A.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B.火药最先是在南宋发明的C.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D.火药武器确保了南宋的安全

6.

下表为清朝前期对明末东林党评价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

观点

出处

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攻东林者亡之也

汪有典史外

东林以道学之名号召天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者仰高,或葛藤相绊而靡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遥制朝绅,迫扶台辅,夷趾唯其所造。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

许重熙《宪章外史续编》

东林宪成等主持清议本无贻祸天下之心,而就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也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A.清初启蒙思想初步发展B.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剧烈C.内阁制度导致阉党乱政D.宋明理学被统治者认可

7.

朱元璋即位之初, 严私铸之禁 ,甚至将严禁私铸铜钱一项载入《大明律》。此后不久下诏: 凡私铸铜钱,准许作为废铜送至官府,官府每斤给制钱一百九十文(官方规定铸钱每斤160文)偿之。 这些措施(  )

A.反映出铜矿资源的丰富B.表明私铸法未被严格执行C.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稳定D.说明私人冶铸获利丰厚

8.

1776年,乾隆帝谕曰 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如钱谦益等,均不能死节,妄肆狂狺(吠),自应查明毁弃。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幹济,诸人所言,若(明政府)当时采用,败亡未必若彼其速,惟当改易字句,无庸销毁。 这体现出(  )

A.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B.清政府招抚明代知识分子C.乾隆寓褒贬宣扬忠孝义礼D.官府罗织罪名迫害文人

9.

下面为19世纪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户)下列各项与该乡居民迁居谋生状况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时期

迁出总数

迁至他乡务农

迁至城镇从事工商

出国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A.阶级斗争变化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社会长期动乱不宁D.传统文化没落

10.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 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 这反映出当时(  )

A.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B.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的终结C.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D.共和政体不断完善

11.

下表反映了民国初年成立的实业团体统计情况(单位:个),表中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中国(  )

时间

数量

民国元年

40

19136

95

191512

107

A.国际环境日益改善B.民族意识普遍觉醒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民主共和观念发展

12.

国民党第14集团军在忻口战役后总结出14条经验教训,其中—条就是: 敌军战时待遇极优,不惯粗恶食用。我应多配小分队深入敌后方扰袭,阻滞其输送,截夺其物品。 这说明国民党(  )

A.游击战术取得一定战果B.试图尝试机动作战战术C.反思并否定阵地战威力D.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13.

1953年,《人民日报》发文说: 河北省合作总社应当认真克服片面营利观点,公开肥料成本,重新确定合理利润,不要使下级社在经营中发生亏累现象,以便迅速调整肥料价格,克服社价和市价脱节现象。 该文章(  )

A.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进程B.标志着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C.反映全国掀起 大跃进 高潮D.意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

14.

革委会 文革 期间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其领导成员采取 三结合 方式,即包括部分没有被打倒的 革命干部 、群众代表和 工宣队 农宣队 或军管代表。这个机构(  )

A.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是民主建设遭破坏的产物C.消灭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表现

15.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咨文中说: 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的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 这段咨文反映出美国(  )

A.欲改善对华外交B.加强资本主义C.强调中美差异D.遏制政策成功

16.

1990年12月17日,有人在《人民日报》发文认为: 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 否定共产党的领导,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 邓小平在同年12月24日说:不要认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么回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有质的飞跃B.中国已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邓小平力主推行社会义市场经济D.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17.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处极刑之后,拒绝了在朋友帮助下可以获得免刑的机会。他宁愿承受法律惩罚,也不不愿做与法律相抵触的不正义的行为,并认为人们对于他不正义的惩罚是出于无知。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苏格拉底注重道德实践B.民主制度存在局限C.司法裁决失去了民心D.法律维护了社会正义

18.

《十二铜表法》规定: 假如流经公共土地的溪水涧或道使私人领地遭受损失,则(私人领地的)所有者可提出赔偿损失的起诉。 据此可知当时的罗马(  )

A.社会矛盾比较尖锐B.保护私有财产权利C.公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D.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不同时期的圣母主题绘画。图二与图一的不同说明(  )

A.人是衡量世界万物的尺度B.追求人性的美体现了思想解放C.封建专制是民主和自由的天敌D.神圣仪式才是信仰虔诚的体现

20.

据统计,1781年英国人口只有890万人,而到了1841年英国的人口增加到了1855万人,其中多数为外来移民,如在英格兰的爱尔兰人突破100万人,这个数字每年还以5万多人的数字不断增长。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科技革命提高了生产力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C.工业对劳动力需求增加D.生产发展加速了城市化

21.

美国独立后,华盛顿总统说 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的基本原则是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尽量避免同外国发生政治关系。 19世纪初,拉美各国独立后,美国总统门罗宣称: 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 美国此转变(  )

A.表明美国开始谋求美洲的霸权地位B.体现拉美各国学习美国民主制度C.说明欧洲殖民国家已开始逐渐瓦解D.反映美国随军力增长要称霸世界

22.

加米涅夫等俄布尔什维克党内人士认为,列宁对俄国革命形势的判断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出发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在这个错误的基点上,得出了错误的革命 总公式 。由此可知,加米涅夫等人(  )

A.认为二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必然性B.主张推动俄国革命形势深入发展C.否定列宁以和平方式夺权的提议D.质疑俄国革命性质转变的必要性

23.

20世纪60年代前后,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为有核国家,西德也不顾美国与苏联为敌的思想而改善德苏关系。材料表明当时(  )

A.一起多强 局面形成B.美国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C.西方国家不再以美国马首是瞻D.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24.

下面为20世纪主要国家GDP指数发展表,据表可知(  )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1913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39

1668

1338

1390

1662

1618

2844

1946

2523

1478

1075

797

1198

1556

1973

6794

3143

4712

5619

6105

17367

1983

8407

3496

5884

6582

8046

24383

1996

11903

4689

7534

9087

1061

37028

A.大萧条刺激美国贸易出口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C.经济发展促使欧洲统一D.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中国 贱讼 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当今中国仍不乏其例。法律只不过是 必要的邪恶 ,因而息讼、?重调解便成了中国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法律 出于礼则入于刑 德主而形辅 ,浸染了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儒家的 视法为器 的法律工具主义及 贤人政治 思想,几千年来的人治主义传统。《唐律》十二篇,虽有职制、户婚、厩库等篇。但要找到违者不刑相待的条款是很难的,这里亲属、婚姻、继承、物权之类的民事关系统统被纳入到刑法体系中去了。中国古代法律所及之处,没有纯粹的私人事务,一切都与国家有关。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提出, 私法是一回事,公法是另一回事。前者是私人契书、协议和要式口约等,后者是指公共法律、元老院决议和盟约。 法学家关于公私法的分类,使罗马统治者能够分别制定了旨在保护以皇帝为首的国家利益的公法和旨在保护自由民个人利益的私法。

——据梁治平《法辨》、张锐智《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等整理

材料二 随着清末西方列强的入侵,儒家法律文化的价值体系已经崩塌,接受西方法制便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国近百年的 法律西化 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无疑存在过多的矫枉过正的现象,然而对本民族文化的抛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相应的辉煌,相反却是法律与文化的脱节,给国人带来巨大精神苦闷和导致信仰的虚无。随着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的法律建设也将走向现代化,在这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如何看待儒家法律文化,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课题。在中国多元法律文化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法律的现代化,不能无视本土的儒家法律文化,无视它在民众心理间强大的存在,否则就可能会产生 国家法 民间法 之间的文化阻碍。

——摘编自张天舒《儒家法律价值观及其文化背景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法律及法律文化与古罗马的差异。(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 社会变迁 的角度,对 中国近现代法制建设 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二 开始的时候,工人往往责怪自己未能养活他们的家人。但是,当他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和工友也没有就业机会时,他们就清楚地看到了社会冲突的本质——他们植根于工人阶级。资产阶级不仅被很好地保护起来,还拥有更多的利润,而大量的工人却被压迫到生存的边缘。对于大企业和政府的巨大愤怒在增长,从1930年起,已经有工人、农民和失业者开始进行抗议,以反对并非由他们所决定的命运。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工会联盟和共产党组织的大游行和抗议,中西部农民也进行了有组织的罢工和示威。

——【美】泰迪·西巴鲍《社会主义选择》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社会阶级矛盾状况,并说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间

中国思想家

意大利思想家

4世纪

范缜的著作《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

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

13世纪

朱熹认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朱子语类》载: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托马斯·阿奎纳认为,自然的道德生活可以使人得到尘世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是暂时的、虚幻的,只有神性的德性生活,才能使人换得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即来世的天国幸福

16世纪

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马基雅维利认为,共和国不会像独裁君主那样限制人民的创造性和参与精神,因此共和国比君主国更能长治久安,更善于调动公民精神投入战争

上表是自古代到16世纪中国和意大利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28.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西晋武帝登基时,谷贱而布帛贵,晋武帝欲立平余法,用布帛市谷,以为粮储。朝中重臣谓军资尚少,不宜以贵易贱。泰始二年,晋武帝又下诏曰: 今宜通籴,以充俭乏。 然朝中大臣并不认同晋武帝的观点,事竟未行。是时江南未平,朝廷厉精于稼墙。泰始四年正月丁亥,晋武帝亲耕藉田。庚寅,诏曰: 使四海之内,弃末反本,竞农务功,能奉宣联志,令百姓劝事乐业者,其唯郡县长吏乎!先之劳之,在于不倦。每念其经营职事,亦为勤矣。其以中左典牧种草马,赐县今长相及郡国丞各一匹。 是岁,乃立常平仓,农民粮食丰收国家则大量购买以不使粮价过低伤害农民利益,且国家也有大量粮食储备,歉收则国家大量出售,以利百姓。

——整理自《晋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武帝设立常平仓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武帝设立常平仓的曲折过程及启示。(9分)

29.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水艇曾大显神威。战后,一些国家都秘密地加速建造潜水艇。休斯在建议中提出,英、美可各拥有潜水艇的吨位为9万吨,日本可拥有5.4万吨。这些限额,实际上已高于当时三国潜水艇的吨位。英国对限制潜水艇的态度最积极。《五国条约》是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国家就局部裁军问题达成的唯一协议。英美同意在太平洋岛屿之防御设施维持现状。会后,按照条约的具体规定,缔约各国都拆除了一批正在建造和服役的主力舰,并在10年内相对缓和了主力舰的造舰竞赛。

——争夺海上霸权的《五国条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积极支持限制各国潜水艇提议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国条约》签订的背景和日本的得失之处。(9分)

30.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在鸦片战争及其后续耻辱的触发之下,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开始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视野。鲁迅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以某种历史的经验和自我的体察方式来寻求答案。这种多重维度的民族意识支撑了鲁迅一生的思想。鲁迅的民族意识通过对 立人 改造国民性 等问题呈现出来。他不能通过一种体系化的政治建构来阐述他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相反,他更喜欢用自己的理性态度和人生经验来与 黑暗捣乱 。鲁迅关注的不是将来的 大同社会 ,而是坚守现实世界,并固执地追问国民个体在现世的生存状态。这一点也成为鲁迅与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胡适等政治知识分子的最大不同之处。

——摘编自《矛盾与困境:鲁迅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鲁迅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形成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鲁迅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特点。(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