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9.2018届 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7 浏览数:354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思想。下列选项属于道家提出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垂死而不远徙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D.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

据成书于西汉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前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秦二世朕奉遗诏文告竹简西汉初竹书《赵正书》

A.《史记》关于秦朝的记载不可靠B.所有文献记载的历史都不是信史C.只有考古发现的材料才是可靠的D.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3.

历史学家钱穆说: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下列选项中,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

①汉朝丞相位高权重,为百官之首      ②汉武帝设立中朝,首长制得到加强     ③唐朝三省长官集体议事,相权分散 ④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皇权得到加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其中某项措施 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 ……某项措施 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他评价的是(  )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王安石变法

5.

下表是某学者对明朝通俗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变异 研究的部分成果。其内容表现了明朝社会生活的 变异 主要是受到 (  )

社会价值观

重利趋商成为社会潮流,将商人视为智杰豪杰

生活消费方式

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剧烈变化,呈现奢华逾制的特点。

伦理道德观

对金钱、物欲的强烈追求,使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C.新引进农作物的影响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6.

以下《清朝前期的疆域图》中,其中四个序号代表四个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安徽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②清朝收复台湾并设立台湾府     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英国向中国大肆地走私鸦片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③②

7.

著名历史学家徐中约说: 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在此期间只有少数特别警觉的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 于是这些 少数特别警觉的人 (  )

A.撰写了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B.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发展工商业C.提出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思想D.提倡变革政治制度,兴民权、设议院

8.

李鸿章在奏章中写道: 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这一认识有利于(  )

A.军事企业的创办B.民用企业的创办C.近代海军的建立D.近代教育的创办

9.

黄遵宪是晚清著名外交家,1884年,他出任驻美国旧金山的总领事时,评价美国的民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在维新变法活动中,黄遵宪一跃而成为支持维新的开明官绅代表。他发生这种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

A.洋务运动的失败促使清政府立宪B.师夷长技 思想被彻底抛弃C.民族危机加深后变法潮流的推动D.黄遵宪与时俱进思想不断进步

10.

一位历史学家说: 民国的建立,虽说是由于人心的效顺,然以数千年专制的积重,说真能一朝涤除净尽,自然是无此理的。大约当时最易为大众所了解的,是民族革命。 他所说的 民族革命 是指(  )

A.推翻满清反动统治B.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驱逐列强在华势力D.颁布宪法以保障民权

11.

以下是一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列出的知识结构,其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领域

社会进步

存在问题

政治

共和制度的渐进

动荡裂变的时局

经济

民族工业的春天

昙花一现的凋零

思想

博大宽宏的气象

迷离彷徨的选择

习俗

移风易俗的时尚

抱残守缺的遗风

A.晚清政府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2.

1937年,学者姚绍华提出: 九一八事变后,自日本不顾国际之信誉,强占我国东北,远东的均势之局被打破……以吾民族历史文化之悠久,如能奋发图强,这种恐怖自然不足惧。吾民族每次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兀然生存于世界,而且每经一度祸患,吾民族之内容益加扩大而活跃。 下列选项能够为横线上的观点提供佐证的史实是(  )

A.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团结一致抗战C.积极寻求英美等国军事上的支持D.邀请各国反法西斯人士前来相助

13.

毛泽东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伟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14.

1956至1964年,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周恩来总理对亚非国家进行了三次正式友好访问。为此局面奠定基础的外交事件是(  )

A.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发挥积极作用B.亚非万隆会议上中国外交的成功C.中国放弃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D.中美两国之间打破长期隔绝状态

15.

依据下图判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出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粮食产量减少B.文革时期的粮食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C.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D.市场经济体制使粮食商品化程度加深

16.

雅典执政官梭伦废除债务奴隶,罗马共和国颁布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上述史实反映出古代雅典和罗马管理社会的共同智慧是(  )
①通过制定法律来管理社会秩序      ②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来稳定社会     ③创立司法陪审制度来稳定社会     ④依据财产多寡来划分公民的等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

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据此材料可以判断(  )

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B.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C.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

18.

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说:他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谈到的科学成就是(  )

A.哥白尼的 日心说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19.

丘吉尔在《英语民族史》中谈到英国革命时说: 这场斗争从来不是专制和共和制的斗争,用兰克的话来说, 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另一方维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 这场斗争的结果是英国(  )
①保留传统并进行制度创新     ②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③明确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划分      ④国王最终成为 统而不治 的虚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

恩格斯说: 启蒙学者是 非常革命 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对启蒙学者的 非常革命 ,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切已有的认知都是不正确的B.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C.理性法庭的裁决是不可质疑的D.人要充分运用理性去判断事物

21.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下列历史事件体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是(  ) 
①巴黎公社成立     ②俄国彼得格勒起义      ③北伐战争     ④新中国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

俾斯麦领导了1871年的德意志统一,建立了一个普鲁士为主的德意志民族国家。1888年继位的新皇威廉二世与俾斯麦的政见大相径庭,于是决定革除权倾一世的俾斯麦首相职务,同年俾斯麦被迫辞职。对此事件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

A.俾斯麦失去了德意志民众的支持B.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权力极其有限C.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员任免权D.帝国宪法具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

23.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称赞新生的苏联是 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 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 。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地批评。这些现象出现是由于(  )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②资本主义出现危机急需调整     ③计划经济推动苏联迅速发展      ④农业集体化存在着严重弊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魏晋以后,汉字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书写者可以利用其特点,融入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审美情趣

中国的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B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以民主为核心的治国方案

C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作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盛行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气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中

蒸汽时代结束,蒸汽机被内燃机彻底取代

二、材料阅读

25.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24分)
材料一 从《法经》到《大清律》,中国封建法典具有明晰的因革关系,长期以来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素有中华法系之称。中国古代 法自君出 ,君主始终掌握国家的最高立法权,一切法典、法规皆以君主名义颁行,皇帝的诏书往往成为法律。中国古代法律,强调遵行礼教,强调纲纪伦常,礼的许多内容被直接写进法律。同样的行为不一定同罪,同样的罪名不一定同样处刑,行为人的等级身份和血缘关系成为定罪量刑的必要前提。皇帝掌握国家最高司法权。中央设司法机构,辅佐皇帝的重臣可以过问司法,但是司法长官不能过问行政。地方的行政官吏兼任司法审判。

——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材料二 《人权宣言》节选 《拿破仑法典》节选 
(2)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人权宣言》与《拿破仑法典》两部法律文件内容的异同。(4分)
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 以今日之中国视泰西,中国固为野蛮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西方各国重视法治,能做到以法治国,所以西方各国日益强盛。而晚清统治,长期以来以守旧为荣,以变法为戒。久而久之,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富强,形成国势日衰的局面。立宪法为一切法度的根源……国会是确立法治国家的基础……行司法独立为立宪政治之根本。
孙中山认为: 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利之保障书也。宪法是立国的基础,国家强弱之点尽在宪法。有了良好的宪法,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国。政治上的宪法,就是支配人事的机器……我们现在来讲民治,就是要把机器给予人民。
李大钊认为: 现在的法律是阶级的法律,在法律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它一切的基础。经济组织一有变动它就跟着变动。照法律而言,必须将旧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废止之,扫除之,如私有权。另规定一种新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将资本财产法、私有法改为公有法之一种制度。

——贾孔会《中国近代法律思想与法制革新》

(3)结合所学,从社会发展与法律思想变迁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12分)

26.

区域经济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特征。(16分)
材料一 北宋都城开封的道路较之唐朝都城长安的道路,在数量与宽度上都有所减少,较实用,不讲形式和气派,更符合市民的实际需要而非帝王要求。
材料二


北宋开封的水路交通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北宋都城开封城市内外交通建设的作用。(4分)
材料三 新大陆的欧洲殖民地当局,为欧洲商人提供军事保护和政治组织花了相当多的费用。殖民公司尽其所能推动它们的产品在故乡的流行。英格兰、荷兰和法国政府强烈支持本国殖民公司获得这类商品再出口欧洲其他国家的权力。欧洲商人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并将大部分所得用于再投资,获得更大的利润,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
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像新大陆一样,人口稀少,能够大量供给中国需求的土地密集型资源,去过那里的中国人数量很多,但东南亚从来没有成为中国的殖民地。中国政府没有兴趣为臣民的海外贸易提供直接的军事和政治援助。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不同于欧洲公司与政府相连的资本主义。竞争性贸易使中国商人获得相当的回报,但是并没有促进利润的集中与再投资。

——编自彭慕兰《大分流》

(2)史学家彭慕兰认为18世纪是欧洲与中国的 大分流 时期,结合所学,概括 大分流 的含义。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 大分流 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6分)
材料四 美国工农业的发展表

1880

1899

1909

1919

农产品的价值10亿美元

24

47

85

237

工业产品的价值10亿美元

93

114

206

604

农业人口%

65

517

453

364

材料五 19世纪80年代后,大批新工业城市兴起于中西部,其中每一个工业城市都有一种或几种主要的工业作为自己的支柱。如匹兹堡以冶铁为主,底特律以汽车为主,克利夫兰以炼钢为主,芝加哥以机器制造为主。在钢铁工业中,创办于1873年的卡内基钢铁厂,到1894年已经控制了全美钢铁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一。在石油企业中,洛克菲勒公司到19世纪末,控制了全美炼油企业的90%。1895—1904年间,美国被兼并企业平均每年达301家,合并的资产达6.9亿美元,其合并资产总额达总产值的八分之七。

——编自《美国历史十五讲》

(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6分)

27.

学校教育-课程教材-教育发展(12分)
材料一 11世纪,欧洲的文化教育事业处于基督教垄断之中。中学与小学教育由修道院承担,高等教育由主教掌握。12世纪,经济发展需要数学计算知识和商业经营技能,但以宗教为主的教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一些商人集中的城镇逐渐打破宗教垄断教育的局面。13世纪,西欧出现了很多新创建的大学,有规模较小的专业学校,也有规模庞大的综合学校。大学教授可以自由讲授古典雅典或是阿拉伯的著作。之后越来越多的古代希腊、罗马的著作得到讲授和阅读。

——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中世纪欧洲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欧洲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4分)
材料二 1923年,我国出版了历史教材《高中本国史》。其中第一编绪论。第二编民族。第三编政治。第四编社会。第六编外交。此书采用从左至右的排版式样,全书用通俗白话文书写,配有多幅插图。纪年方式采用民国纪年,旁边加注公元纪年。

——王正瀚《民国时期中学教科书结构研究初探》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反映出的当时的社会背景。(4分)
材料三 严复提出:西方国民教育的成功做法是实行强迫的普及,而中国的国情是绝大多数国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文盲占国民人数的90%以上。这样的国民素质不仅阻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且由于国民不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因此在现代社会,甚至难以谋生和自立。

——隋淑芬《严复的中西国民素质及其教育比较研究》

(3)依据材料,概括严复认为近代中国国民教育的问题。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革前我国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