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7.2018届 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30 浏览数:597

一、单选题

1.

《诗经·周颂》中写道: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 先知稼穑之艰难 。材料反映了(  )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

2.

《论语》中写到,孔子弟子原宪问耻。子曰: 邦有道,谷(俸禄)邦无道,谷,耻也 :孔子还说: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据此可知,孔子(  )

A.力主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B.反对无原则的做官食禄C.强调以 匡正君心 为己任D.坚持消极避世的处世观

3.

《史记》记载: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清代赵翼也说道: 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 汉代此用人机制(  )

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C.削弱了汉宗室贵族的势力D.使皇权受到外朝控制

4.

东汉郑玄说: 大市人民马牛之属用长券(券,指木牍、竹简制的券书);小市珍异之物,用短券。 商品交易时, 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 。据此可知,在汉代经济生活中(  )

A.政府的 抑商 政策形同虚设B.契约形式渐趋成熟和标准化C.契约形式的协议被广泛使用D.商业成为了主要的经济部门

5.

宋朝时人说: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张载也说: 朝廷无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相。 此现象表明,在宋代(  )

A.社会变革助推社会阶层流动B.贵族政治遭到了毁灭性打击C.从政不问出身成为社会共识D.科举制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6.

宋代蔡襄说: 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司马光则直言: 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据此可知,宋代(  )

A.商业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的伦理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C.财富成为宋代择偶的首选条件D.政府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7.

《大明会典》载: 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 还规定: 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叛籍者,罪同。 明朝此规定意在(  )

A.变革元朝的户籍制度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C.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D.严格限制人身自由

8.

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后,日夜反省,一天夜里,他忽然顿悟,认识到: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 龙场悟道 。据此可知,王阳明(  )

A.否定了 三纲五常 的伦理道德B.取代了程朱理学的封建正统地位C.率先提出 心即理 的哲学命题D.抛弃了程朱 格物致知 的治学方法

9.

鸦片战争爆发后,关于琦善在广东的防务有不同的版本。一说 对于琦善的作为,当时和事后的记载留下来许多撤防的议论 ;而史学家茅海建则认为琦善不仅没有撤防,反而加强了防御措施。对于琦善在广东的作为(  )

A.历史学界很难达成共识B.当事人的记载可信度更高C.真实性受版本新旧影响D.应以翔实的史料作为依据

10.

史料记载,江南制造总局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共翻译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7部44本,其中公法交涉类2部26本。同一时期,京师同文馆共翻译西书25种,其中国际法与外国法类就占了5种。据此可知(  )

A.国内外形势促使政府调整对外政策B.向西方学习成为了国人的共识C.洋务派强调用国际法处理外交事务D.国人开始西方制度领域的探索

11.

1900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 紧身窄袖半洋装 马夹密门绸纽扣 ;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 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 这表明当时(  )

A.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B.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C.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D.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

12.

史料记载,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至10%,1933年提高至20%,到1934年更是达到25%。关税收入从1928年的1.34亿元增至19 31年的3.88亿元。关税收入的增加(  )

A.促使近代企业占据主导地位B.使列强商品输出遭到毁灭性打击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使中国近代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1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乡政府下设行政村,行政村下设自然村。行政村设村主任,自然村设村长,村主任和村长均由该地区的选民选举产生。据此可知,在中国(  )

A.基层民主选举受到各阶层的欢迎B.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得以贯彻执行C.基层选举制成为基本的政治制度D.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有其历史渊源

14.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共党内保留着 布尔什维克 这个词语,到了1950年代中期,该词语逐渐退出流行政治语汇,与此相联系, 布礼 (布尔什维克的敬礼)这个共产党员之间的称呼也被 革命的敬礼 所取代。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中国(  )

A.经济领域出现了 大跃进 现象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践行了 另起炉灶 的外交方针D.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15.

下图为中国某一时期画家创作的一幅宣传漫画。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到了中国政治形势的影响C.表明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地位D.注重于表达一个故事内涵

16.

据下表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粮食总产量(  )

A.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中B.在 文革 时期徘徊不前C.受到中国入世的影响D.与国家政策有密切关系

17.

由大陆、台湾、香港的57位学者共同撰写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已在大陆出版。两岸史家就其各自所熟悉的专长研究领域,在充分尊重史料的基础上,本着承认差异性的原则,共同撰写。该丛书的编纂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B.史学交流赖于经济交流C.历史共识需要相互包容D.两岸史家价值观念趋同

18.

罗马法规定: 奴隶可以为主人办事、经商……可以被立为继承人,公家的奴隶还可以立遗嘱;奴隶有权提起自由身份之诉,乃至被解放为自由人。 此规定(  )

A.体现了罗马法的民主性特征B.推动罗马实现了社会转型C.表明公家奴隶具有独立人格D.蕴含了自然法的精神理念

19.

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写道: 显然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有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任何参加,即使是参加最小的公共职务也是有益的;……只有容许所有的人在国家主权中都有一份才是终究可以想望的。 这一言论主要体现的原则是(  )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自由平等D.法律至上

20.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道: 其他任何国家从来没有创制出如此强大的司法权。联邦的安定、繁荣与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大法官之手。没有他们,宪法只是一纸空文。行政权也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权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 托克维尔意在说明美国(  )

A.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B.民主制度受到了司法干预C.立法和行政部门冲突不断D.司法权在体制中举足轻重

21.

18世纪70年代, 在英国,几个等级的人不知不觉地互相融合在一起,每个低等级都有无休无止的不安分野心,想上升到高一等级……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时尚必定具有不受控制的影响力,时髦的奢侈一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 此社会现象(  )

A.有利于打破原有等级秩序的限制B.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进程加快C.加速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步伐D.阻碍了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

22.

1937年,罗斯福再次当选为总统后对他的助理说: 首席大法官领我宣读誓词,当他读到 捍卫合众国宪法 时,我心里就在说: 嗯,但这是我所理解的宪法,它灵活性十足,可以应对民主提出的任何新问题——而不是你们最高法院所树立的那部宪法,纯粹是进步和民主的路障。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解决危机必然以牺牲民主为代价B.总统在非常时期欲加强其行政权C.罗斯福新政破坏了三权分立原则D.最高法院阻挠了总统的新政之路

23.

苏联解密档案显示,1921年苏俄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当年共判处贪污贿赂罪69641件,职务犯罪32177件;1922年判处贪污贿赂罪32587件。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还存在诸多问题B.苏俄政权的合法性受到挑战C.商品经济必然导致社会腐败D.新形势下经济领域犯罪严重

24.

下表为世界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和GDP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  )

国别

综合国力2006

2005GDP

排位

总量

经济力

科技力

军事力

资源力

排位

/

万亿美元

1

8639

3251

1718

2249

547

1

145

2

4986

2158

1111

806

226

2

47

3

4319

1588

994

814

201

6

20

4

4188

1602

856

830

217

4

22

5

4139

1762

854

623

191

3

27

6

3119

1321

312

508

483

5

21

7

3092

598

504

863

521

13

07

A.经济发展不平衡助推多极化趋势B.亚非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C.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D.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在秦与西汉时期,御史大夫作为监察长官,同时又是丞相的副职,受到丞相的统制,因此,监察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或由丞相决定,或由丞相参预其中。隋代废除(御史台)台主任命御史台官署的制度,改由三省长官推荐。唐高宗永徽年间后,监察御史 多是敕授 。到了宋仁宗时,规定宰相所荐举的官吏及宰相的亲故不得出任御史,而由皇帝亲自任命或掌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上,秦汉时监察官无权处置违法失职的官吏,只有上奏或呈报丞相或州郡长官查处。隋唐时监察官渐次有了部分的直接处分权。宋代御史台有权传讯违法失职官吏,复审大理寺审理案件。明代巡按御史可 小事立断

——摘编自张立武《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斯巴达尽管采取奴隶主贵族的专制,但行使司法权的监察官形成了对最高权力享有者 的有效制约,在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着他的行踪。监察官有权对 进行刑事审判。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雅典,监察官们的权柄如此之大,以至国王也不得不讨好他们。在雅典,司法的权力制约功能就更加明显,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

——摘编自孙永兴《论西方早期社会的司法》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远在很久以前,我们就能在意大利随处发现一种自由人格的发展……但在13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 正是在这种个体精神的鼓动下,人文主义者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创造出无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不仅在意大利,在英法等国也有大量受人文主义影响的有个性的人和富有个性的文化创造。1617年英国学者弗卢德(Fludd)在他的著作中置入一幅插图,取名 完整的自然之镜和艺术想象 ,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机地包容在一个圆形的图案里,意谓世界是上帝的艺术品,而人是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周春生《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

材料二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20年代之初,个性解放、个人自主是思想界、文学界的共同关怀。但整体地看,当时感性的呐喊远过于理性的沉思。此后一直到对日抗战,这期间中国人纷扰不安,大家关心的主要是救亡图存的问题,只考虑大我,无法顾及小我的问题,更谈不到讨论小我精神境界的问题了。这是国家的处境所加于思想的限制。传统有关 个人 自我 的观念因此没有机会得到深刻的重视和认识。

——摘编自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个体精神的表现,并说明这一精神所产生的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时的 个人自主 与文艺复兴时的 个体精神 的不同,并分析新文化运动后 个人自主 未能彰显的原因。(7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2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种增长率比较(%)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43

21

16

28

14

每一雇员产值年均增长率

19

10

14

16

08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22

12

14

17

07

注:美国和德国数据开始计算时间是1871年

——据《美国历史统计(从殖民地时代到1970年)》

上表为182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种增长率的比较情况。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8.

(10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自乾隆后期开始,吏治日益腐败,清统治力大大下降。中华法系两千年来一直坚持 诸法合一,刑民不分 ,司法与行政机关没有分立,且一切立法大权都掌握在皇帝手里。近代以来,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
1902年至1911年间,在厉行 新政 的招牌下,清政府从政治、经济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沈家本、伍廷芳等修律大臣所主持的法律改革,开启了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首先是把原来的刑部改为法部,成为专门的司法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大理寺更名为大理院,正式成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作为最高监督机关的都察院,其职能在改革中也进行了重大调整。法律中开始有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区分。改革者大力推行西方近代的法制思想,而保守势力则全力维护中国的传统礼教,这样的交锋在中国法制史上被称为 礼法之争

——摘编自左娱《浅谈清末司法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司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意义。(4分)

29.

(10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泰晤士报》对战争形势判断出现失误,对日本的罪恶行径没有什么认识,基本上是采取了一种事不关己的漠然态度。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 八一三 事变爆发,对英国震动很大。面对日本侵略,《泰晤士报》态度趋于强硬,向日本发出警告,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上海地区局势的发展。《泰晤士报》11月28日社论称: 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日军占领上海后,不断向长江流域推进。1938年5月21日《泰晤士报》发文指出: 一个明确的援助中国打败日本的措施是一种姿态,它将实际改善英国在中国和印度的前途,也将大大削弱柏林一东京这一轴心的作用。 内外重压下的英国政府对华和对日政策开始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陈淑荣、李朱平《淞沪会战前后的(泰晤士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泰晤士报》在淞沪会战前后对日本侵华态度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淞沪会战的积极影响。(4分)

30.

(10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真(1902—1997)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在讲话中多次阐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坚持身体力行。在主持宪法起草工作时,他特别主张把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党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写入宪法。他认为政策是法律的先导,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由政策上升为法律,需要有一个实践的过程。他曾主持了选举法和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的修改。在他的努力下,对我国选举制度作了三大重要的改革,扩大了直接选举。
1987年11月23日,彭真委员长就 通过群众自治,实行基层直接民主 在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彭真还十分强调党要加强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但领导的主要体现是领导和支持两院独立行使职权。

——摘编自蔡定剑《论彭真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十大贡献》

(1)根据材料,概括彭真的主要法制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彭真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