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6 浏览数:1314

一、选择题

1.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始皇 (  )

A.西周B.秦朝C.汉朝D.西晋

2.

出自襄阳的一代明君是(  )

A.刘邦B.诸葛亮C.刘秀D.米芾

3.

下列史实,不属于中外友好交往的是(  )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

4.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 实业救国 ,挽救民族危亡

5.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七大的召开D.三大战役的胜利

6.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材料中 我们 去的地方是(  )

A.重庆B.南京C.上海D.延安

7.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计划 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完成

8.

在欧洲,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百家争鸣B.文艺复兴C.新航路开辟D.新文化运动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  )

A.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B.同盟国与轴心国C.世界贸易组织与欧盟D.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10.

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中与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是(  )

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信息技术

二、问答题

11.

(5分)
【中国智慧: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春秋时期,我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能为 以德治国 这一理念提供思想来源?(1分)请写出一例汉唐时期因重视 德治 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1分)
(2)《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播出掀起了国人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潮。唐宋时期,哪一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诗词文学的繁荣?(1分)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请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学习汉族文明的一项措施。(1分)指出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1分)

三、材料题

12.

(6分)
【捍卫主权: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无理拒绝。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9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 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1分)
(2)根据材料一判断,哪一事件的发生表达了 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1分)说出该事件期间中国人民为捍卫主权喊出的口号。(答一个,1分)
(3)抗战开始于哪一年?(1分)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说明材料二中 中华民族解放
的含义。(1分)
(4)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国耻。香港回归祖国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1分)

13.

(7分)
【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先锋队伍】
材料一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 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二 ……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材料三 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他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1)1927 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孵出 了两只 小鸡 。这两只 小鸡 指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1分)依据材料二,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除长征精神因素之外,答两条,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决策创造了中国的 经济奇迹 ?(1 分)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1分)

14.

(6分)
【革命风暴:新旧势力的利益之争】
材料一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庶民的胜利》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 俄国革命 指的是哪一事件?(1分)如何理解 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1分)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 民主起义 ?(1分)
(3)结合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指出法国国内存在的压倒它自身的一块 巨石 。(1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 畏惧且憎恨 的原因。(2分)

15.

(8分)
【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
材料一 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 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
材料三 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次改革?(1分)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哪一文件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1分)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是什么?(1分)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1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两条日本改革的措施。(2分)
(4)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2分)

16.

(8分)
【大国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

材料二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 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 的原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赞赏阶段(1937—1944 年)。
材料四 2011 年10 月,西班牙《起义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 国际社会 ,但 金砖国家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
(1)材料一中的图3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伟大发明的雏形?(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4所示路线的历史作用。(1分)
(2)指出材料二中 公约 的名称。(1分)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 1937—1944年 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2分)
(4)依据材料四,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请你为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