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6.2017届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6 浏览数:220

一、单选题

1.

西汉中期,各种铁制的犁铧、耧、锄、镰、斧、锯、刀、锤等农业生产用具普遍地取代了青铜器,并且推广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这可从侧面说明当时(  )

A.民族融合进程加快B.内外经济交流频繁C.国内经济整体发展D.耕犁技术逐渐成熟

2.

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 ,以此达到 振领而群毛理 之意。这一做法(  )

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C.可收统摄管理之功效D.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

3.

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  )

A.明亲疏的家族追求B.辨等级的阶级理论C.重家庭的人伦观念D.别长幼的宗法意识

4.

雕版印刷术始于东汉 说的文献支持最早源白《后汉书》,即 汉刊章捕张俭等 。但结合历史语境 刊章捕俭 即删削去刻在石上的张俭等人的名号并拘捕诸人,是为 正解 。这说明(  )

A.历史事实离不开历史解释B.汉代版印技术尚不够成熟C.考据不能背离其特定环境D.版印技术已用于公文印制

5.

下图反映了1840~1848年间英国商品对华出口情况。其数据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

A.英商心态 欣喜一困惑 变迁B.英国技术 领先一保守 走向C.中国市场 开放一饱和 历程D.中国经济 发展一回落 趋势

6.

1895年5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三书》,认为书中所陈之策可取,后遂屡颁诏令.如编练新式军队、兴学堂、设报馆、开设纱厂和置经济特科等。此举(  )

A.意味着变法维新的大幕已拉开B.突破了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思想C.初步实践了光绪帝的革新蓝图D.体现了光绪帝知耻后勇的决心

7.

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  )

1894

中国产业工人10万人

18711911

有记载的罢工斗争达105

19121919

罢工斗争达130多次

1919

中国产业工人约200万人

中国还有1000万左右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工人

1915192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代

A.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程度有所提高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

8.

1949年11月,中宣部曾表示,私营报纸 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 ,并要求扶助《大公报》: 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 这类经济扶助(  )

A.为后来公私合营积累了经验B.以贷款形式盘活了私营报纸C.配合了城市经济改造的进行D.稳定了民营报纸的产权结构

9.

从某种意义上说,罗马社会是最早形成的市民社会。在今天的中国,当市场经济已经作为经济模式和目标提出来之后,一些法学家就严肃认真地开始了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上述法学家进行这种 研究 的着眼点是(  )

A.古今市民社会的相通性B.罗马法精神的现实意义C.市场经济存在的合理性D.规避体制转型的潜在风险

10.

1876年时,虽然法、美同为共和国,但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法国总统有着其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体制(  )

A.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B.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C.带有明显政治妥协的特征D.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

1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工业生产的主要指标方面,苏联与美国的差距迅速缩小,而到70年代则扩大了。这反映出(  )

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成功B.美苏争夺重点的转移C.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D.苏联改革趋向于保守

12.

当今世界最高的建筑在迪拜,最富有的国家是卡塔尔,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的……甚至连购物这一美国曾经最伟大的运动都已走向全球——一世界十大购物中心只有一家位于美国,最大的在北京。上述现象客观上反映出(  )

A.两极格局的趋于崩溃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团化扩展D.南北贫富差距已缩小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诸藩志》是一本宋代海外地理名著,卷上列举了15处(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商人前往贸易时所贩售商品,瓷器所有15处皆有销售,丝织品为12处,仅居其后, 其次是金、酒、银、铁、米、糖、漆器,香药商品除檀香为3处外都为1~2处。宋朝允许本国商人出海贸易,(宋)《敝帚稿略》卷一中称: 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 宋代早期中国帆船更喜欢在马六甲海峡与印度商人交易,后期中国船也乐意到印度的港口与阿拉伯人交易。13世纪及此前很长时期,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已形成三个有连锁关系的海上贸易圈(同时也是地理区域和文化区域),在这个贸易体系中,南海地区是最重要的中心,其中的中国是推动贸易发展最主要的力量,东南亚是联系这一区域贸易的最重要枢纽,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一贸易体系为南海贸易体系。

——摘编自黄纯艳《论宋代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

材料二 据统计,在1721至1740年间,英国人用来购买中国货物的货款,94.9%是以金银币偿付冲抵,真正以货易货的份额很小。入华白银的最大来源地是美洲,秘鲁和墨西哥两地的银产量在16世纪时占世界产银总量的73%,17世纪占87.1%,18世纪占89.5%。到18世纪末,长期的过度开采使美洲银矿日渐枯竭。183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华委员会发现: 广州银元奇缺,这是近几年来从中国运出白银而又没有相应银元流入这个国家的必然结果……”因为拿不出较多白银来和中国进行交换,到19世纪20年代,几乎所有先前与中国有传统贸易的欧洲大陆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普鲁士、瑞士、瑞典等)都淡出了中国市场。

——摘编自郭卫东《印度棉花:鸦片战争外域原料的规模化入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南海贸易体系 的形成原因和特征。(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 南海贸易体系 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面是某网站的网页截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史论结合。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在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财税体制改革。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宣告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此后通过与英、美、法、日等国谈判,至1934年先后公布了四个国定进出口税则,税率实行14级,最低5%,最高达80%,平均税率为25%,改变了过去进口货物不分种类,一律值百抽五的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关税体制。同时还统一了海陆关关税,由于过去陆路关税比海路关税少纳1/3,因此改订新约后将增加海陆关关税。为了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还减免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关税改革加之进出口不断增长,1936年关税收入由1927年的10 716万元提高到34 290万元,增长达2.2倍,占中央财政收入达34.14%。

——摘编自夏国祥《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历史意义。(7分)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薛福成自1867年入曾(曾国藩)幕到1884年结束李(李鸿章)幕生涯,尤其是在李氏麾下,在政治、外交上得到了磨练。1884~1889年做地方行政长官期间,又多次主持对外交涉,1889~1894年出使西欧更是其外交生涯的颠峰。早在1865年的《上曾侯相书》中,薛福成提出 于发难之始,察诸国之无恶意者,先谄以微利而退之,或竞密与联结,俾为我助 。在不断的外交实践中,初步产生了国家主权观念。他言简意赅地将主权解释为 自主之权 ,并声称 外人而挠我自主之权不可也 。在其所著《应诏陈言书》中,力主遣使,对于清政府最终敲定常驻外交使节制度,起了促进作用。薛福成以自身为例说, 臣到英后,除呈递国书外,其君延请宴会一次,听乐观舞会各三次,礼也颇为周浃 。既然西方各国如此重视礼仪,且形成通例,中国自不该抱残守缺,坚闭固拒,他还提出通过发展工商、扩充军力等途径,为中国外交提供坚强的后盾。

——摘编自胡门祥《试析薛福成的外交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薛福成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薛福成的外交思想做出评价。(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