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8.2017届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217

一、单选题

1.

西汉简书中《赵正书》记载: 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环(还)至白(柏)人而病,病笃……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 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 王曰: 这与《史记》中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明显不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史料记载矛盾导致历史真相无法被探知,应兼存异说B.《史记》中关于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不能成立
C.《赵正书》的记载与史实不符,表明其史料价值不大D.《赵正书》丰富了我们对历史记载存有多种可能的认知

2.

吕思勉先生说: 假使魏晋以后,在商业上,有运巴蜀之粟,以给关中的必要,木牛流马自然会大量制造,成为社会上的交通用具的。不然,谁会保存它? 他意在说明(  )

A.科技发展由商业来决定B.巴蜀与关中地区经贸联系松弛C.社会需求促进工艺进步D.动荡的社会环境阻碍商业发展

3.

隋、唐时代的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 就食 。如682年关中地区饥荒,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 就食 。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这种现象(  )

A.导致唐朝由盛转衰B.促使政府加强黄河下游管理C.推动政治中心东移D.表明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

4.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 百货阗(充满)集 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 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客观上说明(  )

A.中国经济结构落后于西方B.中国 闭关锁国 局面开始被打破C.当地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D.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

5.

下图漫画旨在强调(  )

A.抗战胜利的保障B.中日力量对比的变化C.正面战场的贡献D.国共之间的分工明确

6.

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 议事会 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 顾问委员会 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 审判官法庭 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

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B.人文精神出现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智者能言善辩

7.

下表是英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导致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人文精神传播推动奢侈消费B.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战乱不断致使产品供应减少D.海外殖民获得大量金银

8.

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9.

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 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做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 据此推断 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 是(  )

A.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B.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C.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D.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0.

托克维尔说: 一个中央政府,不管它如何精明强干,也不能明察秋毫,不能依靠自己去了解一个大国生活的一切细节。 这表明他主张(  )

A.尊重人民主权原则B.实行三权分立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进行地方分权

11.

1878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又增加到600多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表明德国(  )

A.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尤为显著C.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D.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

12.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空军先后出动了12个空军师,直接与美国空军空战1872次,共击落1097架美国飞机;派出高射炮兵进入朝鲜作战,共击落212架敌机。对此华盛顿与莫斯科达成默契,共同保守苏联空军参战的秘密。这种默契(  )

A.体现苏攻美守的态势B.旨在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C.说明美苏冷战的缓和D.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英国的文官制度萌芽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此期间,政府官吏的录用方法以封建色彩浓厚的 恩赐官职制 为主。进入19世纪,政党政治的兴起带来了文官任免的 政党分赃制 ……英国政府于1855年和1870年以枢密院名义两次颁布法令,揭开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首先,确立了文官考选制度。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其次,文官作为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及法令实施工作的人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并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

——摘编自范文超《英国文官制度变迁初探》

材料二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建立于100年前的传统文官制度显得力不从心。1968年,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新的改革。首先,规定除常务次官外,各部增设一名政策顾问,负责研究部内的长期政策和计划,并保证现有政策的执行。其次,凡新录用的行政级文官须经两年的见习期,在文官学院学习两期为时20周的课程。第一期学经济、法律、公共行政等课程,第二期研究行政制订、财政管理等。30—40岁左右的文官都要学习决策程序、个人管理技术、电脑使用等课程。第三,变 封闭结构 开放结构 ,取消 六等级制 ,代之以以职类为基础的 三类制 ,即行政类、专家类、秘书类。第四,完善退休制度,严格掌握养老金的发放,奖励功绩优异者,惩处功绩不佳者。

——摘编自李治国、宋发清《富尔顿文官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其体现的共同价值取向。(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晚清时期,西方医学大规模输入中国。民国时期,知识界批评中医愚昧落后之声日渐高涨,医药界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对峙阵营。最终,中医走向衰落。时人言论如下:
存中医:
唐宗海:“ 西医云,人之才智, 均出于脑髓。究问脑髓何物, 则西医不知也…… 西医论髓之法多, 而治髓之法少, 以不知髓是肾所生, 是以无从施治也。
杜亚泉:“ (西)医学的初步虽靠机械的试验,而医学的大本营不能不驻扎于心灵的体会。中医长于心灵的体会
废中医:
陈独秀:“(中)医不知科学……其术殆与矢人(手艺人)同科
鲁迅: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梁启超: 强国必先强种, 强种必先强身, 强身必先强医(西医)”。

——摘编自郎栋、张婷婷、盛海英等学者中医相关学术论文

传统与变迁 为主题,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05年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沙皇制度,使其不能继续按旧的方式统治,它必须建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在农村,沙皇和地主阶级也深感必须从富裕农民中间寻找自己的支持者,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就产生了破坏村社、扶持富农经济的斯托雷平改革。1906年11月,斯托雷平颁布法令进行改革。法令宣布拥有村社份地的农民可以要求把他们的份地变为自己的私产,农民退出村社时仍然有权支配这块份地。1907年至1915年,退出村社的农民约占村社农户总数的五分之一。村社被破坏加速了农村的阶级分化,很快有120万户退出村社的农民不得不把土地出卖,变成雇农。沙皇政府资助富裕农民收购这些土地。谷物收获量从1909年起呈上升趋势,地主和富农的谷物产量占一半,其余一半由中农和贫农生产。谷物的商品率为26%。这样,由于1905年革命的打击,俄国继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迈出了第二步。

——摘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影响。(10分)

16.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此刻,我们不是以各自不同的国家、大陆或者各种不同信仰的成员来讲话,而是以人类成员的身份来讲话,因为现在,我们能否在这个星球上继续生存,都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共产主义同反共产主义之间的巨大矛盾和斗争面前,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冲突都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
我们必须用新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我们需要思考的,不应当是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我们所支持的一方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要知道,这样的方法在如今的情况下是不存在的。我们应当做些什么,来制止一场其结果对任何一方都必然是灾难的军事竞赛呢?这才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

——摘自《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10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意义。(5分)

17.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嘉靖四十五年(1565),海瑞上《治安疏》指出: 君道不正 臣职不明 ,此使天下 赋役增常 嘉靖者,言家家皆浄而无财用也 。海瑞因此被罢官下狱。1567年,被释出狱。他的声望已为整个帝国所公认,被任命为南直隶巡抚。颁布《督抚条约》,整顿吏治,振肃司法,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百姓告发官吏贪污的案件,不拘日期,随时放告。不准民间制造奢侈品。督令势豪退还侵夺及受献之民田,严禁高利贷。海瑞到任之初,监察官即参劾他不识大体,仅仅注意于节约纸张等细枝末节,有失巡抚的体统。随后,给事中戴凤翔参奏海瑞,说他但凭一己的冲动随意对百姓的产业作出判决。1570年春天被迫辞职回乡,在提出辞职的奏疏中,他痛斥 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1578年,海瑞与世长辞,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留下二十两白银,不够殓葬之资。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海瑞的评价是: 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

——摘编自《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分析海瑞两次罢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 的理解?(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