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2. 河北省衡水金卷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 (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3025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 霸道 ,绝非漠视 顺乎民情 先王之道 ,而是通过 政、令、刑、赏 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 政治意志 。这反映出法家(  )

A.霸道 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B.顺乎民情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D.否定 先王之道 实现富国强兵

2.

汉初歌谣唱道: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3.

北宋末年庄季裕的《鸡肋编》载: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菲舟楫不可到,……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1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宋代(  )

A.民众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大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C.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D.农业种植商品化和专业化

4.

雅克萨之战(1685—1688年)是17世纪晚期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该事件说明(  )

A.先进制度是反侵略战争胜利的保障B.中央集权制度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C.中外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D.中国依然保持先进的历史发展趋势

5.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 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 这说明李鸿章(  )

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

6.

陈启源创办于1873年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 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这一变化说明(  )

A.清政府发展资本主义以增强实力B.清政府开始发展制造业应对危机C.国内外形势迫使清政府调整政策D.封建主义对民族工业的阻碍消失

7.

据抗日战争前驻丰台日军第一联队三大队第八中队队长清水节郎记录:22时40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阵枪响令清水节郎紧张起来,他马上下令集合,清点人数。这时他发现少了一名士兵,有人称看见这名士兵进了宛平县城。由此引发的事件发生后(  )

A.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B.中共提出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的要求
C.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开始了全民族抗战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开始了抗战

8.

下表是福建省福鼎县1956~1957年农业合作社状况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在农业合作社建立过程中(  )

时间

农业合作社数量

入社农户

占全部农户比重

1956

123

36250

58.27%

1957

328

32121

51.55%

A.农村公有制规模在扩大B.政府注意宏观上的调控C.农户的个体化倾向严重D.农村政权走向了分散化

9.

智者普罗泰格拉说,他所传授的是 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 的能力。这说明智者学派(  )

A.敢于打破旧的传统习俗B.侧重于私人事务的处理C.重视培养公共道德意识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10.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州立法机关推举任期6年的合众国参议员。州立法机关推举出其认为合适的选举团成员,再由选举团成员推选出总统。……最后,由总统任命终身的联邦法官。上述规定表明,美国1787年宪法(  )

A.没有体现出民主政治基本原则B.为联邦政府扩大权力提供保障C.剥夺了大多数民众的参政权利D.防止总统因权力过大走向独裁

11.

有人说苏联是让斯大林的偏重重工业的发展模式给解体的。但也有人认为如果苏联不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话,恐怕等不到二战结束就会崩溃。对于这两种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解体的唯一原因是斯大林模式B.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国情的必然选择C.二战的爆发延缓了苏联解体的进程D.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偏重重工业发展

12.

2016年7月29日,有文章发表评论认为,北约东扩的终极目标是延伸到亚太地区,将美国的欧洲盟友与亚太盟友集群连为一体,进而形成横跨欧亚两洲,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东露两个方向,对中俄两国同时进行打压、封锁的网络体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俄两国崛起迫使美国实施北约东扩战略B.中俄两国结盟是抗衡北约东扩威胁的途径C.北约东扩有利于阻止中俄两国关系的改善D.北约东扩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战略部署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农作物种类远较西班牙为多;中国人普遍穿着棉布、丝绸服装,尤其是丝绸,衣饰华美,风度翩翩,中国出产的手工艺品极为精致,远销海外;中国有世界上一流的城市,非常繁华,商品种类丰富,买卖兴盛。

——摘编自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

材料二 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精英以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的传统思想进行内在反思,正如梁启超表示: 我祖宗所留贻我之国性,成之固难,毁之亦不易。吾就主观方面,吾敢断言吾国之永远不亡!吾就客观方面,吾敢断言吾国之永远不亡!吾就客观方面,吾敢断言吾国之现在不亡! 在屈辱中寻求民族自信,并从不同方面提供应对方略。魏源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洋务派强调 中体西用 ,资产阶级改良派则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派则力主以革命方式推翻清政府来 振兴中华 、救亡图存,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陈独秀则强调了爱国心的重要性,认为 国人无爱国心,其国恒亡 。一战之后,一些知识分子主张复兴民族文化。

——摘编自《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复兴的思想理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复兴的特点,并简要加以评价。(14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通过27年的辛勤劳动写出来的巨著《论法的精神》(我国旧译为《法意》),他在这部书中阐述的政治思想,在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卢梭指出:压迫者是靠暴力进行统治的,但是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被剥夺了自由的奴隶终究会起来反抗的。人民是可以用暴力推翻暴君的。

——《世界史·近代史编》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思想传播与革命实践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丞相萧何编制的《九章律》中的 户律 ,详细规定了户籍管理办法,实行编户齐民,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编户齐民把编户的姓名、年纪、籍贯、爵级、肤色、身长、家口、财产等都详载入户籍中,作为政府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主要依据,编户中的 齐民 即平民,是国家赋役的主要负担者;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迁徙,同时还采取 市籍 来管理市(特定的商业区)内经营商业的商贾户口。规定户籍三年一造,谓之 大比!,并三年上计一次;县、道官吏负责对户口验查和登记,在当年八月 案户比民 ,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简称 案比 。每年征赋之前的校核谓之 小案比 。户籍成为人口、土地、赋役三种册籍的合一。实行 乡亭制 ,令乡有乡长,亭有亭长,规定他们负责户口管理和基层社会治安等,户籍管理日趋完善和周密。

——摘编自梁慧《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史和特点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和目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户籍制度的影响。(7分)

16.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1946年5月3日,根据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特别宣言,在日本的东京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原告的一方是美国、中国、英国、前苏联等1 1个国家的代表,被告一方是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28名甲级战犯。基于正义和平的原则,参照国际公法、条约和惯例一系列条文,在经历了长达2年多的审判之后,终于把东条英机等人送上了断头台。
材料二 美国掌握着东京审判的大权,始终想利用他们对日本单独占领的特殊位置,贯彻自己的政治意图。随着蒋介石集团在中国内地的失败以及世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出现,美国为了把日本变成反对共产主义的桥头堡和防波堤,由最初的扼制,变成了后来的扶植。而他们考虑到自身政治上的需求,居然没有追究天皇和为日本侵略提供经济支持的日本垄断财阀的责任。1948年12月24日,在处死了东条英机等几名战犯之后,美国便宣布释放其他19名甲级战犯,而且不再进行审判。1950年3月7日,盟军的最高司令部又颁布了第5号指令,规定:在刑期终了前,释放所有日本国内在押战犯。这样的做法破坏了东京审判应达到的效果。

——以上材料均据《东京审判:为何提前释放了日本战犯》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没有达到应有效果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884年4月,清廷急授以刘铭传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赴台抗法。刘铭传领导的10个月抗法保台战斗,取得最后胜利。
1885年10月,台湾建省,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他任巡抚后特别注意开发台湾资源,进行经济建设。修筑公路、铁路,方便了陆上交通。设立 轮船招商局 ,疏浚了安平等港,方便了海上交通;先后设立电报局、邮政局,方便台湾内部及其与大陆的联系。
为了开发台湾资源,他设立煤务局,整顿基隆旧矿,投银40万两,购买新式机器开采,并拟筹资另开新的矿井;在苗栗、后垅等地发现石油后,马上设立煤电局进行开采。蔗糖和茶叶是台湾大宗出口商品,过去一向为英商垄断,刘铭传积极组织本国商社与之对抗,夺取中国应有的商贸权利。
1890年10月,刘铭传草签协议,将基隆煤矿交中国商人承办,议定 由商经营、官不过问 。此举受到清廷处分后称病辞职,于1891年5月,返回安徽肥西故乡。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日本。刘铭传悲愤燕极,身心交病,卧床不起,于1896年1月12日病逝。

——据《台湾巡抚刘铭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铭传开发建设台湾的主要措施和意义。(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铭传身上所折射出的可贵品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