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6.2017届 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7 浏览数:126

一、单选题

1.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 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 材料主要说明(  )

A.宗法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C.商周摘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2.

早期周边地区称呼中国人为 秦人 ,汉代以后称 汉人 ,唐宋以后称 唐人 ,今天北美的华侨商业区仍叫 唐人街 。至明清时期,这种称呼变动不大。这可揭示古代中国(  )

A.国力兴衰的客观规律B.传统文化的吸纳能力C.开放程度的总体趋势D.人口输出的变化情况

3.

《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56年), 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沽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由此可知(  )

A.儒学理念影响九品中正制度B.州郡中正官严格举荐人才C.中正官以门第为标准选拔人才D.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加强

4.

唐朝诗人李敬方在《汴河直进船》诗中写道: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该诗从侧面可以印证(  )

A.唐政府对东南百姓疯狂盘剥B.东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C.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十分严重D.诗人辩证地看待运河作用

5.

国子监是古代官方教育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刻印的书被称为监本。北宋曾出现开封、洛阳、商丘三个国子监并存的局面,监本大多出于杭州。这可以说明宋代(  )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活字印剧已经普及D.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6.

在明代,书生一旦中举即可授官食俸,退休后仍为缙绅,终身享有免税特权,并且可以泽及子孙。小户农民经常利用这一规则,携带财产投靠缙绅府下。这会导致(  )

A.土地集中的现象愈演愈烈B.科举取士的范围不断缩小C.税收对象上移到缙绅阶层D.分封贵族的现象层出不穷

7.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 格物如孟子 大人格君心 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材料说明王阳明的 格物 是(  )

A.纠正意之所在B.存天理灭人欲C.心即是理D.格物致知

8.

清代画家郑板桥自订《润格》云: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 郑板桥的作品(  )

A.体现怀才不遇的苦闷B.隐晦抨击拜金之风C.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D.蕴含文人画的衰败

9.

表l是1869年—1872年湖南地丁正耗等银两征收情况,这实质上反映了(  )
表1

年代

实完银两

占应完纳的百分比

1869

1028760

82.32

1870

1030661

82.47

1871

1037126

83.00

1872

1018114

81.47

A.所完纳地丁银数值相对稳定B.清政府减轻了人民负担C.农村经济衰退生产相对萎缩D.土地兼并现象十分普遍

10.

图l是对某报1890年至1912年 报纸 一词出现频率的统计情况。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近代报业发展总体上较为缓慢B.晚清报业与政治局势关联紧密C.清末政府大力支持报刊业发展D.戊戌变法导致第一次舆论高峰

11.

新文化运动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知识分子极力倡导 个性解放 ;五四运动时,青年学生异常活跃,他们将各种 社会改造 提高到 个性解放 之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矛盾的空前激化C.社会思潮的迅速传播D.青年学生的忧患意识

12.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宣言中说: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中共发表此宜言是在(  )

A.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B.北伐战争行将结束时C.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D.重庆谈判的过程之中

13.

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试行 定产到田,责任到人 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施行的生产队在全省占比85.4%。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调查报告说: 责任田是目前经济困难地区增产粮食的最好办法。 这说明(  )

A.安徽最早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决策层尝试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C.农民土地的小私有属性并未改变D.责任田措施基本克服了平均主义

14.

伯利克里说: 民主制的原则是虽然在个人和个人的争论中,法律必须保持对一切人的公平,但对于美德的要求,也是必须承认的;同时,一个公民只要在某种方面是杰出的,就得优先给予公职,这不是特权,而是对功绩的报酬。 材料主要反映伯利克里(  )

A.认为民主制体现法律的公平性B.主张精英主义民主制C.节制自由并反对多数人的民主D.崇尚美德和极权政治

15.

在中国古代,韩非子曾对法的一般特点有精辟概括:法固(法不朝令夕改)、法显(让百姓知法)、法一(法不阿贵),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在这方面异曲同工。但纵观世界古代史,后者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其他法系难以比及的,这就是(  )

A.在私有制经济中最完备B.贯彻公正平等的基本原则C.反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D.维护绝对正义与公平精神

16.

在古希腊,从事绘画、雕塑的人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中世纪时.画师一般与鞋匠、面包师、理发师等手艺人为伍。著于14 世纪的《佛罗伦萨城的起源及其著名公民传》将一些画师归入 著名公民 之列。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意大利的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B.文艺复兴提高画师的社会地位C.人文主义贯穿西欧的各个时期D.艺术的人文性获得社会的重视

17.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中写道: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括,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体和灵魂.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材料主要反映了马丁·路德(  )

A.主张用暴力反抗教皇干预德意志B.认为罗马教皇是万恶之源C.为德意志民族利益消除教皇干预D.主张组成脱离罗马的教会

18.

18世纪的人们发现,几百年来日本的和服、印度的腰布、穆斯林的宽松裤、拉美的披风几乎一成不变。而英、法两国的时装总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西欧社会的消费水平较高B.西欧的社会财富快速增长C.政治革命影响了消费行为D.产业进步提升了国民收入

19.

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随着时间的推侈,这些措施客观上 (  )

A.加大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B.导致印度民族意识增强C.使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D.同化当地的经济与文化

20.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实质上反映了宪法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之路B.共和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结果C.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与妥协产物D.民主共和才是符合时代的潮流

21.

马克思说: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诞生的实际原因是(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B.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C.工业革命与当时生产关系的矛盾D.工业革命导致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2.

1933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上任后成立了联郑紧急救济署、国家复兴管理局、农业调整署、联邦政府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的独立办事机构和附属机构。这些机构(  )

A.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B.标志着国家干预经济C.动摇了美国的分权原则D.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3.

1930年,约有2万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苏联工作,苏联有色金属企业的经理和技术经理几乎都由美国人担任。1931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拖拉机出口总额的90.5% , 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B.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波及到苏联C.工业革命的成果被苏联直接弃用D.客观条件有利于苏联的经济建设

24.

1947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处处长乔治·凯南发表文章指出,苏联政策的重点是 确保在世界权力大势中每一个角落和隙缝,它都有一份。但是,如果它发觉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也能在哲学上接受它们,自我调适。且我们见不到苏联心理上有任何痕迹,透露这些目标必须在任何特定时间去达成。 乔治·凯南意在说明(  )

A.苏联制度是不合法统的B.对外强硬源自苏联哲学C.美国遏制苏联的必要性D.苏联对外在世界有敌意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专制 二字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近代意义的 专制 来自西方。清末,西方的 专制 君主 (立宪)、 共和 等政体理论通过梁启超、严复等人传入中国。他们指出,中国之所谓法.乃君主用以束缚臣民的工具,完全没有民主共和之意,虽历史上有明君贤相,成宪家法,也无法改变中国专制制度的总体属性。梁启超将中国专制归结为历史传统,有先秦 封建制度之渐革 .导致封建衰而专制起;也因秦汉以降 贵族政治之消灭 ,历代社会等级间虽有流动,但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此外, 权臣 次第摧毁 ,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 留声机 写字机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开明专制论》等

材料二 近代学者钱穆一直批判 中国专制论 之说,他在抗战时期所著的《国史大纲》中指出,中国政制的演进,首先历经先秦去 封建而跻统一,后有汉代 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之政府 ,到隋唐, 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竟选 ”。他认为传统政治本就富于理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紧密,与民众也并非如西方社会那般对立,他还强调,士人本来受教于农村,通过 选贤与能 进入政府,代表民意去实现 天下为公,士人主导 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权的作用。

——据钱穆《国史大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梁启超、钱穆所持的观点及其依据。(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钱穆所持观点的主要原因。(9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结合材料与中国近现代的史实,围绕 近代化的理想与实践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美国成为强国的历程始于18世纪末,结束于20世纪初。美国北面是英属加拿大,自从美英修好后,英国不再成胁到美国,南面是虚弱的墨西哥,东西两侧濒临大洋,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独立革命期间,它利用英法矛盾,获得外援并赢得独立。19世纪的欧洲内部不稳定,美国乘机在世界寻求市场,进行国内建设;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扩大生产和黄金储备;战后又在军事高科技领域不断创新,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早实行而且最有连续性的成文宪法,宪政体制稳定。美利坚人都认同于自由、平等、民主、宪政等核心价值,信奉 实用主义 的同时,也面向未来,喜欢 昂首望天 ,另外,美国人富有妥协精神和自律精神,其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欧洲文化,西非文化和美洲土著文化交汇融合,构成了美国文化的起源;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不断补充的人才,各种文化的碰撞,融合和发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历史》

材料二 二战以后欧洲大事表

时间

事件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67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0

西德、东德统一

1993

欧洲联盟成立

1999

欧元在欧元区正式流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发展与美国崛起路径的不同。(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