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人教版][试题2] 〖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7 浏览数:158

一、材料阅读

1.

(2008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考热身训练)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梁启超批评他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戊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
材料三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

——以上材料均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的批评针对的对象是谁?其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所描绘的情景你认为谁是最合适的人选了他是如何做到 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 的?(3分)
(3)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救国方案是什么?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方案出现的必然性。(5分)

2.

(2008海门二模)(12分)
材料一 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和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孙中山的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 国父
请回答:
(1)材料一说: 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解。(4分)
(2)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为 东西两国父 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3)分析中国、印度两国运动的结果,从中得到什么认识?(4分)

3.

(2008华师附中综合)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政治纲领 名称叫什么?其突出反映农民什么要求?(2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 三个革命 的核心是什么?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后为实现这一核心思想颁布了什么文献?(2分)
(3)材料三中 边界红旗子 指什么?为保证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 采取什么措施?(2分)
(4)分别指出三则材料反映的近代中国三大阶级力量及其主要思想理论。(6分)

4.

(’07昌乐高考模拟)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 公养 公教 公恤 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 人本院 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 育婴院 慈幼院 抚养;儿童6岁入 小学院 ,11岁入 中学院 ,16岁入 大学院 ,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 医疾院 ,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 养老院 恤贫院 ,受到 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4分)

二、简答题

5.

( ’广东东莞07—08高三试题) 近代化(或叫现代化)”是学者们在研究近代历史时经常提及的一个概念,大意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在向近代化迈进的探索过程中,一般认为中国首先进行的是器物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而有意思的是,西方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恰好是相反的。(14分)
回答:
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简述西方近代变革的发展历程。(6分)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大致过程。(6分)扼要归纳导致中西方变革过程相反的原因。(2分)

三、材料阅读

6.

(江苏镇江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孙中山写了《民权初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材料二 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 秩序!
材料三 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材料四 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
材料五 非待所有会员轮流讲毕之后,一人不能讲二回。一人所讲,不能过五分钟之久。……如有言过其时者,主座当起立敲案或摇铃,且曰: 言者之时间已过 ,以止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到材料五,孙中山认为开会应该在哪些方面遵循规则?(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不能摘抄原文)(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孙中山是怎样理解民主的内涵的?(4分)
(3)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理解孙中山为何认为国民学会开会是实施民权的第一步?(4分)

7.

(南京市2008届高三质量检测)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六……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3)为了实现材料三所述的 民族革命 ,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哪些?(4分)
(4)从孙中山的上述讲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哪些革命精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