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7.2017届 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4 浏览数:245

一、单选题

1.

秦汉时期郡守作为中央代表,限于外郡人,在一郡之中享有全权处置且不受任何阻碍的权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郡守多由中央官员充任B.秦汉郡守享有任命郡内各级官员的权力C.对郡守的限制和放权巩固了统治D.郡守权力过大导致汉代地方分裂割据

2.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其后汉宣帝称,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这种状况表明(  )

A.汉武帝的政策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B.汉宣帝继承了汉武帝的治国方略C.以德治国对汉代政治没有任何影响D.周代政治制度对汉武帝的影响大

3.

唐制规定,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说明唐代三省制(  )

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制约B.提高了行政效率C.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D.政事堂权力膨胀

4.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南京保留了六部,以代表中央并彰显南京的特殊地位,南京六部大多只是形式,这一举措有助于(  )

A.改变中央对江南地区的长期、有效管理B.提高南京为中心的两江地区的经济地位C.分割北京六部权力以加强君主专制D.迅速改变江南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5.

陈寅恪先生认为,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佛学名词、术语),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这说明了(  )

A.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处于统治地位B.儒学从宋代开始才具有哲学思辨色彩C.儒学融合了儒、道、法、阴阳诸家思想D.宋代儒学是中外思想文化融合的产物

6.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多数票通过判其死刑。后来,一学者写道:“……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 这反映了雅典(  )

A.法律程序和结果都缺乏正义性B.神明信仰和青年教育是法律核心C.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个人自由D.程序的民主未能保证结果的公正

7.

文艺复兴在继承希腊、罗马优秀文化的同时,希腊、罗马的很多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习俗、思潮也被继承。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对欧洲走向近代影响深远B.资本主义生产力尚未达到彻底变革社会的水平
C.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对希腊罗马文化的偏爱D.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的文化和社会冲突的必然

8.

下表是英国普通工人食物消费状况变化统计,此表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期间(  )

时间

19世纪607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食物

很少有肉类,马铃薯为主,水果消费很少

马铃薯减少,家庭蔬菜量增加

香蕉消费普及,罐头、冷冻肉大量增加

A.工人工资水平普遍较低B.加工食品超过了农业食品C.工人家庭支出水平提高D.英国人注重食物的多样化

9.

俾斯麦认为, 只有现存国家统治政权采取行动,实现社会主义要求中合理的、并与国家及社会制度相一致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的混乱局面。 据此可知,俾斯麦主张(  )

A.建立社会福利制度B.向工人运动全面妥协C.暴力镇压社会主义运动D.放弃资本主义制度

10.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变动频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这主要是因为(  )

A.内阁对议会未形成制衡B.总统操纵了国民议会C.法国两大政党轮流组阁D.法国政局长期不稳定

11.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为代表的全球历史观的开创者,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B.欧洲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漫长过程C.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D.近代史上野蛮和文明进程的交织

12.

俄罗斯学者麦德维杰夫认为,20世纪的俄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各种条件不完全具备,但这并非不能弥补,是斯大林模式的出现使得苏联丧失了机会,苏联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 麦德维杰夫意在强调(  )

A.社会主义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俄国根本行不通C.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模式D.俄国没有找到一条合理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把丝和丝织品送给了出使诸国,而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远及中亚。汉至唐初,交往以 敦睦邦交 为主,逐渐建立起西域都护、北庭都护府等军政机构,实现有效的控制,曾出现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的盛况。 安史之乱 后陆路渐趋衰落。中唐至两宋时,海上 丝绸之路 逐渐兴盛,尤其在两宋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通达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政府还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此时市舶贸易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进出口货物达400种,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宋代市舶贸易税成为财政的重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5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发现了世界,世界也从此向欧洲人敞开。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16世纪末17世纪初,远航需要政府特许和自备装备。为筹集远征的资金,西欧早期的航海家都到处奔走,向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宫廷求助,更多的是求助于商人组建大型国际商业公司。这些船队只对股东负责,政府作为股东授以海外贸易的专营特权,鼓励本国造船业,保护本国海外商业利益,支持开拓海外殖民地。到1800年,拉丁美洲的矿场每年大量流往欧洲的金银产值为四千万美元,正如马克思所指出, 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据材料一,以中唐为界,概括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原因。(13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欧洲人通向外部世界的不同,并并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评价。(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研究制度,不该专从制度本身看,而该会通着与此制度相关之一切史实来研究。这有两点原因,一因制度必针对当时实际政治而设立而运用。单研究制度本身而不贯通之于当时之史事,便看不出该项制度在当时之实际影响。一因每一制度自其开始到其终了,在其过程中也不断有变动,有修改。历史上记载制度,往往只举此一制度之标准的一段落来作主,其实每一制度永远在变动中,不配合当时的史事,便易于将每一制度之变动性忽略了,而误认为每一制度是凝滞僵化,一成不变地存在

——摘自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或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