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试题13]〖2013最新模拟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6 浏览数:128

一、单选题

1.

孔多塞所著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在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时说: 铁盔铁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具有的优势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的自由的和对他们的真正平等的最后这道障碍的,却是由于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消灭整个人类的这样一种发明。 这项发明是(  )

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印刷术

2.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 雌黄 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 训?书证》篇有 以雌黄改 ”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 结论,称之为 信口雌黄 、“ 口中雌黄 。这一现象说明(  )

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D.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3.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 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此语实际上(  )

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4.

从以下两张图片中能够得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宋朝(  )

     

      宋朝桨轮船                                    宋代装配的投石车的海军战船

A.科技水平全面领先于世界B.在军事中普遍使用火药武器C.在航海中开始使用机器动力D.科技与军事、航海相结合

5.

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日期矣。 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B.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C.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D.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

6.

西欧有一句名谚: 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7.

相对于欧洲的 黑暗时代 ,元朝的文化和科技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简仪B.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加以改进
C.将王守仁编写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D.元杂剧的代表作有王实甫的《西厢记》

8.

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 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是(  )

A.《齐民要术》B.《授时历》C.《农书》D.《农政全书》

9.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 耕而不耢(平整土地),不如做暴 。这主要是强调农业生产(  )

A.必须讲究耕作方法B.应当抓紧农时C.需要改革生产工具D.如何选种播种

10.

《明史》载: 万历时,其国(意大利亚)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第二曰欧罗巴洲,中凡七十余国,而意大利亚居其一……”材料说明(  )

A.明朝实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B.中国人自居世界中心的观念得到改变C.利玛窦给中国带来新的世界观念D.《万国全图》指引了郑和远航

11.

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
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

12.

这是明朝晚期浙江鄞县人朱宗光对西方的看法: 太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荷戈之士,皆万人敌,巨炮所击,皆使坚城立碎,固垒随移,我中土之武备不如也。……以如是之人心风俗,而鄙之为夷狄,吾惟恐其不夷也。 下列对此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A.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 反映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就B.朱宗光了解的 钟、炮 主要得益于传教士的贡献
C.朱宗光对西方的认识是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一个缩影D.朱宗光对荷兰 坚船利炮 的认识是基于郑成功收复台湾

13.

世界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 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计时器在中外的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

A.技术水平的高低B.是否出自社会需要C.是否有政府支持D.科学家的创新能力

14.

《四库全书总目》在评价利玛窦的《乾坤体义》时说 虽篇帙无多,而其言皆验诸实测,其法皆具变通,可谓词简而义赅者。是以《御制数理精蕴》多采其说而用之。 是书上卷皆言天象,以人居寒暖为五带,与《周髀》七衡说略同。以七政恒星天为九重,与《楚辞·天问》同。以水、火、土、气为四大元行,则与佛经同。 材料表明(  )

A.清朝官方明确区分西方科学与西方宗教B.认可西方科学,排斥西方宗教C.清朝官方认为西学中源D.中国应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

15.

李约瑟在牛津大学科学史讨论会上作了一个题为 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 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 无论是谁想要解释中国社会未能发展出近代科学的原因,那他最好是从解释中国社会为何未能发展商业的以及后来的的资本主义入手。 他甚至相信: 如果中国社会曾可能出现类似于西方的社会和经济的变革的话,那么在那里也许本来是会出现某种形式的近代科学的。 在报告中李约瑟试图分析(  )

A.中国没能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B.中国没有发生过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的原因
C.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D.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落后于欧洲的原因

16.

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  )

A.重经验B.重实用C.重自然D.重血统

17.

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 四海观测 ,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这发生在(  )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8.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古代就设有诺贝尔奖,下列人物中有一位定能获得诺贝尔科技奖,因为他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 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 。他是(  )

A.葛洪B.石普C.唐福D.毕升

19.

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 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 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

20.

16世纪后期,传教士利马窦来到中国,他说汉语、穿儒服,同时宣传西方科学知识,赢得一部分开明封建士大夫的好感。他得到士大夫好感的主要原因是
(  )

A.带来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B.符合了士大夫经世致用之学C.天主教有利于新儒学发展D.借天事教冲击儒学统治地位

二、材料阅读

2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

401-1000

1001-1500

1501-1840

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

70%

58%

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1501年—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材料二中论及的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遭到了甲同学的反驳,请为他提供反驳词。(6分)

22.

东两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1)概述材料一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6分)

23.

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现代社会看重软实力的竞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 公民社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力量。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当今美国的软实力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中国则倾向于依靠政府政策和公共外交手段来影响中国软实力。

——约瑟夫·奈著《权力的未来》

(1)试以唐宋的史实为例,从文化价值、社会制度等角度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6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一书中说: 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 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主张 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请回答:
(1)请你以同意 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 和宋代处于 现代的拂晓时辰 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合理论据。(10分)

25.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阅读下列材料:(3分)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3分)

26.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

(1)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请指出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路线的序号,(2分)并简述这两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