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7.2017届 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27 浏览数:102

一、单选题

1.

学者冯天瑜说: 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2.

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这说明(  )

A.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B.工商食官 制度己被打破C.国家规范了民营手工生产D.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

3.

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 —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 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  )

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

4.

《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 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5.

秦朝时,统治者提出过 以吏为师 ,到汉代,却提出了 以师为吏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B.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C.黄老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D.百家争呜局面的最终结束

6.

《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 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 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这些规定(  )

A.旨在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B.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正确C.有利于提高部门行政效率D.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

7.

北宋仁宗时一改前代食盐政府专卖的做法,创立了 盐钞法 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劳 。此做法(  )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推动了民间私盐的发展C.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D.保证了盐业市场的稳定

8.

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 不知自何年起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 材料现象(  )

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B.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C.说明内阁首相取得决策权D.表明权力制衡己被打破

9.

如图所示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C.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

10.

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戍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  )

A.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B.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进C.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D.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

11.

从1901年起,全国各地新式学堂大量涌现。清朝学部总务司编的教育统计图表显示,1902年在校学生数仅6912人,1909年达到1639641人,其中相当数量的学生投入到军校学习,不少人远涉重洋出国留学。 他们组成了各种学派和团体,许多人后来又进入了官界、工商界、出版界、军界等社会重要领域。这说明(  )

A.政局混乱阻碍了新式教育的发展B.清末新政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C.晚清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新式教育D.晚清新式教育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12.

1899—1900年,美国先后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 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 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 等等。材料中的照会(  )

A.反映出美国意在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维护在华利益B.协调了列强的在华利益的矛盾,促进了中国局势的稳定
C.危及了西方列强在华的根本利益,美国与列强关系迅速恶化D.反映出美国成为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竞技场上角逐的主角之一

13.

下表是1845—1856年英国对上海的羽毛纱的输入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年份

输入量

1845

4157

1853

3960

1854

2720

1855

1410

1856

2350

A.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实业救国的探索初显成效

14.

1914年10月张謇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 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 海关、厘金、落地捐等项税厘,一律免除。……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 。呈文反映了(  )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主权意识增强C.列强经济侵略加剧D.民族工业缺少保护

15.

武昌起义后,立即出现许多党派争取参加政府的局面……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欢欣鼓舞地迎接这个胜利。更是表现出一种以往从未有过的新气象。 材料中的 新气象 (  )

A.推翻了辛亥革命的成功B.导致了封建统治的崩溃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实现D.反映了民主精神的激发

16.

如图是 一五 计划期间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海工矿企业的落后B.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C.私人资本抵制工业化D.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

17.

据有关资料统计,1950年我国开始对周边的越南、朝鲜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1955年后,中国对外援助范围扩展到亚洲和非洲一些对华友好的发展中国家,到1963年,共有21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发展中国家接受了中国援助。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万隆会议的影响B.我国实施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C.中苏关系严重恶化D.我国开始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18.

苏联史学家科瓦略夫指出,希腊人是伟大的理论家,崇高的思想方式创造者。罗马和希腊人不同,他们是生活的伟大建设者。他们建成了在民族国家之前的—切形式中最完善的强大的国家,他们创造了法律,用来表现发达的国家生活,同时又把它当作国家生活的工具。材料反映出(  )

A.罗马人具有务实的精神B.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C.希腊人偏重于民主政治D.希腊民主政治弊端较多

19.

《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一书中写道: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后,工厂主博尔顿要求买主只付出每架机器的制造和安装的费用,另外加上比使用同等马力的气压机所获得燃料上节省费的三分之一 。此做法(  )

A.保证了对生产技术的垄断B.有利于改良蒸汽机的推广C.提高了与同类商品的竞争力D.说明蒸汽机使用技术复杂

20.

据苏维埃经济委员会统计,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786个,工人人数从2.04万增至6.05万,这反映了(  )

A.工业经济已经基本恢复B.工业化建设已全面启动C.经济政策调整成效显著D.计划经济体制遭到破坏

21.

1933年3月,罗斯福政府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在让25万名失业青年获得工作的同时规定每人每月工资30美元,但必须扣除25美元寄回家中。此做法(  )

A.旨在提高青年人的节俭意识B.有利于扩大社会的救济面C.极大压缩了社会消费能力D.培养了青年人的爱家精神

22.

杜鲁门要求 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在至1948年6月30日截止的期间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擐助 ,并解释说 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这反映了(  )

A.援助希、土仅是美国的具体的政策声明B.开始由局部扩张转变为全球扩张的时代C.苏美争霸进入白热化状态D.冷战进入了新的阶段

23.

1986年,西欧各国生产低速增长、失业率高方面,欧共体12国平均失业率高达11.5%,除去产生经济滞涨的国际性、共同性诸因素之外,西欧 滞胀 尤为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

A.受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的影响B.西欧经济发展所严重依赖的对外贸易
C.国营经济成分比重大和社会福利制度开支大D.欧共体内在贸易问題上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24.

下面是一幅有关美苏关系的漫画《能孵出真诚吗?》漫画中,一只和平鸽正在孵化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头部,下面铺着 访问美国 的稻草。此漫画(  )

A.揭露了苏联争夺霸权的野心B.说明美苏两极冷战对峙加剧C.反映了国际局势已有所缓和D.说明美国希望实现两国和平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康熙初年南京,政府规定: 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 ,并由 织造批准注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此后,出现了 自此有力者畅所欲为 遂有开五六百张织机者 。乾嘉年间,全城织机数已达 三万余计 ,至道光时,仅锻机使 以三万计,纱、绸、线、绫织机不在此敌 ,这些织机大部分受手工工场主的直接或间接控制。

——摘编自陈拫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康乾时期,在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中,两极分化剧烈。在 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務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 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译者則成为 家有荔枝千枝 的大户。在竞争中,贫者破产而沦为雇工,富者积累资金而雇工经营。

——摘编自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以农业而言,生产工具基本上沿用宋元以来的一整套农具,耕作 技术基本上还是宋代水平,和欧洲相比,18世纪中叶,处于乾降鼎盛时期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已从总体上落于经过 工业革命 的西欧列强之后。
长沙京刀业行规规定: 一议外来京刀,内行外行,毋得发售,如违将货充公

——摘编自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淸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早在乾隆初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们也开始经销中国布,在贸易中他们发现广州货穿洗后容易褪色,而江南地区所产的棉布(他们称之为 南京布则不易褪色, 所以,到18世纪80年代,该公司便经常贩运苏松地区所织的紫花布到英囯本土,初时数量约2万匹,以后逐年增多,到1800年后扩大到20万民除欧洲市场外,美国及南美, 亦莫不有中国土布的销路 ,特别是那时棉工业尚未发达的美国免是成为中国土布的重要主顾。

——马学强《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

材料二 清朝中期随着中国与欧美国家贸易规模的扩大,进口商品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8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进口商品是以奢侈品为主,之后……进口商品构成转以棉花、棉布、棉纱为大宗……19世纪30年代,棉布、棉纱已经成为中国进口洋货中的重要商品,进口货值不断增加。1825?1826年英国输华棉纺织品价值1895两,1831?1832年增至360521两,1833?1834年达451565 两。

——弈立珍《清朝中期洋货进口对中国消费生活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萌生了 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的动机,然而直到90年代,以1890年建成开工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892年投产的湖北织布官局为标志的中国近代^机器稀纺织业才在千呼万咬般的难产中真正诞生。1890—1910年间民族机器棉纺织业共设立工厂27家……民族机器纺织业的产生是 突发式 的,这一点从上述企北的主持人或创办人身份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创办的,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

——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清代 南京布 大量销往欧美的背景。(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中期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业兴起的特点,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洋货进口与近代机器棉纺织业兴起的影响。(8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戴高乐执政后,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使法国经济不断得到恢复。1953年到1961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 75%,在资本主义世 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比重由1947年的4%上升至1962年的5.9%,超过其战前比重。

——摘编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髙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材料二 戴高乐认为, 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的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战场 ,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治世界的局面。 决定世界命运的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的欧洲,即整个欧洲 。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乾是振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1963 年,(法德)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法德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法德合作形成的背景和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