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0.2015—2016学年度 四川省绵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26 浏览数:95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经济现象最早出现于这一时期的是(  )

A.铁犁牛耕/草市/私营纺织作坊B.铁质农具/小农经济/重农抑商C.男耕女织/盐铁官营/棉纺织业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丝绸外贸

2.

古代的生产活动,主要动力是人力、畜力和和自然力。下列生产工具中,利用自然力提高效能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宋朝采取了 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该政策实施有利于(  )

A.对农民的控制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减轻农民负担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4.

明朝史料记载,(安徽) 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世不中兵革,故其齿日益繁,地瘠薄,不给于耕,故其俗纤俭习事。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材料最能说明(  )

A.人口增长快B.小农经济封闭性C.商帮的出现D.抑商政策的松动

5.

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能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违背了这一原则的是(  )
①某地汉代遗址中发现了铁器,说明当地汉代开始有了铁器
②1894—1913年我国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说明此时中国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农业
③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说明此时海外贸易活动比较频繁
④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说明苏联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得到了解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与战国时期商业城市齐国都城临淄、赵国都城邯郸相比,明清时期以松江为代表的商业市镇最大的不同是(  )

A.人口更多B.经济功能更明显C.交通更为发达D.城市规模更大

7.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两种手工业生产形式,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一的产品主要是茶叶和棉布B.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江南地区C.图一的现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D.图二现象出现于19世纪中晚期

8.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都不是偶然的,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生产力发展→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瓦解B.列强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农业耕作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发展D.中国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无产阶级壮大→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9.

民国9年《民国日报》一篇社论: 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 。该社论(  )

A.主张实业救国B.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C.反对对外贸易D.为官僚资本压榨工人辩护

10.

阅读下表,对表中数据的正确解读是(  )

项目

1912

1936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在这一阶段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B.中国的工业结构仍不合理C.中国逐步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11.

20世纪30年代,苏联进行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50年代中期,中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二者的相同点是(  )

A.消灭了农村的土地私有制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公私合营的改造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2.

某同学学习中国现代史时,收集了下面卡片,由卡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最有可能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国民经济调整C.计划经济体制D.邓小平的整顿

13.

个体户 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中国出现的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面临强力挑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改革D.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14.

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包产到户 不等于资本主义 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时代的要求

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

15.

19世纪末,在中国的一些城市: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材料说明(  )

A.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开始于19世纪末B.当时社会时尚有崇洋媚外的倾向C.西方生活方式已在中国占居主导地位D.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6.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 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上海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B.上海市区交通秩序混乱亟待改进C.西方交通工具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

17.

有学者对新航路开辟作了如下评价: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对这一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

A.片面强调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B.经济发展完全依赖对殖民地掠夺C.新航路开辟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D.较为客观分析新航路的历史作用

18.

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 材料说明工业革命(  )

A.导致了两级分化的加剧B.导致了殖民地的贫困C.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D.有利于工厂制的形成

19.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布雷顿森林体系D.世界贸易组织

20.

下图是某一时期的《西方各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现图中状况的时期最有可能是(  )

A.20世纪30年代苏联二五计划完成时期B.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建立时期C.20世纪70年代美、日、西欧鼎立时期D.21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时期

21.

斯大林模式指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下列对这一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苏联实施的时间是从斯大林开始到苏联解体结束B.取消商品经济和自由贸易从而阻止了社会经济发展
C.对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D.借鉴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基础上形成这一模式

22.

在苏联历史上的众多五年计划中,有一个五年计划被称为是 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 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 。由此判断实施这个五年计划的领导人是(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23.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这三个组织中,中国所参加的组织,符合下表中的是(  )

体现

A

区域政治和经济的双重组织,有统一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

B

取消关税壁垒,商品、劳务、资本自由流动

C

实行会员制、提议不具有强制性,是论坛性质的组织

D

结成军事同盟、具有防卫义务

24.

2016年9月4日,G20峰会将在我国杭州举行。进入新世纪后各种多边峰会纷纷出现,最能反映出(  )

A.中国经济高速发展B.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形成C.国际形势日趋紧张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

二、材料阅读

25.

17—19世纪,东方的清朝和西方的英国分别是传统力量与新兴力量的代表,对这两个国家的比较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1644年,入关后的满清统治者把北京周围五百里内汉人的土地以 跑马圈地 的方式(即让八旗将士快马加鞭跑到哪里,那个距离范围之内的土地就全归其所有),大规模圈占给八旗将士,汉人则被扫地出门。大规模的圈地共有三次。 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 而广大失地的汉族农民则流离失所,四处流浪,沦为满人农庄的奴隶或者长工、佃户。

——(史悖《恸余杂记.圈田》)

15至18世纪,英国在封建农奴制解体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世界史简编》

材料二 英属东印度公司是17—19世纪英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对东方主要是印度和中国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事业的组织。1600年获得皇家特许状,从此东印度公司不断发展。19世纪初,该公司的贸易垄断权被逐渐取消,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
清代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1685年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洋行,依靠政府给予的特权垄断海外贸易。1842年,十三行贸易特权被取消,此后逐渐没落。

——以上均摘自《360百科》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全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这些企业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近代工业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性质、圈地者的身份、影响三个方面说明清初的圈地与英国的圈地运动的不同之处。(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印度公司和十三洋行这两个外贸机构在中英两国对外贸易中的不同作用。分析这两个机构在19世纪中期消失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世纪中期英国扩张的主要目的,回答材料三和材料四之间的关系。(4分)根据材料四,概括洋务运动初期官办工业的特点。(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 中发展,这一时期,带 的词汇频繁出现。以下三 就是其中的代表(26分)
材料一 美国之 ——罗斯福新政

(1)结合罗斯福新政背景和相关措施解读下图信息(10分)
材料二 苏俄之 ——新经济政策
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 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2)依据俄国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材料三 中国之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呈现出不断发展深化的趋势。依据材料三所提示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