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9.2016年3月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适应性练习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4 浏览数:74

一、单选题

1.

同学们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2.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翌年正月起,废除 婢膝奴颜,有伤气节 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 卑职 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尤。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3.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没有原始的中文记录本,现在能够看到的有英、俄两种文本。俄文本由共产国际代表记录,见于共产国际保存的档案。英文本是一大代表陈公博(后来在抗战期间做了汉奸)于192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作论文《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中收录。怎样确定这两个文本的可信性,小组同学有如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英、俄两个文本可对照看,内容矛盾则存疑
②陈公博抗战时期出卖祖国,他的记录不可信
③英文版是为写论文服务的,动机不纯不可信
④英、俄两个文本可对照看,内容一致则可信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③④

4.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 这段咨文主要表达的信息是(  )

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5.

1937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广大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这表明(  )

A.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战方针B.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C.持久抗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D.国民党竭力掩饰军事失利

6.

毛泽东认为,要实现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关键在于解决好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改造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土地公有化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

7.

以下地图,与哥伦布对地球的认识最为贴近的是(  )

8.

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 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 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

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9世纪

9.

在启蒙运动时期, 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 这段材料反映出(  )
①基督教受到冲击 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发现
③理性倍受人们的尊崇 ④启蒙思想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

下图为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一幅漫画,在铁砧旁的三个人分别是贵族、教士和平民,他们在共同打造一部新宪法。这部宪法应该是(  )

A.《人权宣言》B.1791年宪法C.《拿破仑法典》D.1875年宪法

11.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12.

20世纪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①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 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苏联迅速走向工业化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二、材料阅读

13.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追寻历史人物的踪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6分)
人物1: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对于经济活动,他认为“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泛指开发山泽资源的人)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1)根据材料,概括司马迁的主要经济观点。(6分)(答题不得照抄原文)
人物2:思想家洛克与潘恩
《政府论》的大部分内容其实在1680年前后便已写就,为了切合1689年的形势,洛克在出版时又作了一些补充。该书首先对由来已久的各种君主专制主义学说进行了猛烈抨击。
1776年1月,潘恩写出了一本名为《常识》的小册子,他清楚地说出了人们的心声:君主制是一种糟糕的政体,最好不要采用。大不列颠正在用赋税和贸易限制损害美洲的经济。让一个远在三千英里之外的小岛统治整个大陆,这是愚蠢之举。
(2)结合所学,比较洛克和潘恩对于政体看法的异同点,(6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人出版著作的主要目的。(8分)
人物3:科学家钱学森
1950年,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1955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 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 两弹一星 提前了20年
(3)结合所学,分析美国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原因;(6分)概括我国取得 两弹一星 成就的历史意义。(4分)
人物4:一位普通的中国青年
美国《时代周刊》在1984年4月30日的杂志封面上刊登了一位普通的中国青年的照片,他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图中的英文为: 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
(4)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谈谈美国总统里根可能会在中国看到什么。(6分)

14.

西部开发。(16分)
在清朝,我国西部出现了一次开发的热潮,其中蒙古地区也有很大发展。
清代初期, 蒙古耕种,岁易其地,待雨而播,不雨则终不破土,故饥者恒多……雨后相水坎处,携妇子、牛羊以往,毡庐孤立,布种辄去,不复顾。逮秋复来,草莠杂获,计一亩所得,不及民田之半 。康熙十年(1671年) 后, 口外(即内蒙古)始行开垦,皇上多方遣人教之树艺,又命给之牛种,致开辟未耕之地者皆成内壤。 至十八世纪, 今河南、山东、直隶之民,往边外开垦者多,大都京城之米,自口外来者甚多,口外米价虽极贵之时,秫米一石,不过值银二钱,小米一石,不过值银三钱,京师亦常赖之。 蒙古游牧为生,初多肉食,近以汉民北耕,亦甘食五谷 ,并且 由酬酢(交际应酬)而渐通婚姻,因语言而兼习文字
(1)根据材料,概括1671年以前蒙古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4分)
(2)根据材料,指出清代蒙古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4分)并分析其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