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9.2016届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崇左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8 浏览数:161

一、单选题

1.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 春秋无义战 。这反映出孔孟(  )

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B.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C.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D.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

2.

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 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这反映出汉代(  )

A.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B.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C.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D.孝廉是入仕的主要依据

3.

西汉时,长安附近的三辅一带,人口都特别稠密,共有240多万。到东汉时,原本富饶的关中,人口锐减至50余万。北方诸州中,人口都出现了锐减,而南方诸州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此可推演出的公式是(  )

A.自然环境+人口=经济发展B.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C.商业政策+人口=社会稳定D.社会稳定+人口=经济发展

4.

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 。这说明(  )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5.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  )

A.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C.为坚持抗战提供经济支撑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6.

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 由材料可推知(  )

A.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C.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D.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7.

毛泽东于1956年底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提出 新经济政策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这表明新中国(  )

A.曾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做出探索B.已成功完成对私营工商业改造C.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产生怀疑D.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

8.

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  )

A.不断地认识自我B.不必遵守法律判决C.肯定美德的作用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9.

制宪会议的代表信为 政府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或按照亚当斯(《独立宣言》起草者之一)的说法,最好的政府就是 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程度的安逸、舒适、安全,或一言以蔽之,幸福 ”。这表明该制宪代表(  )

A.主张宪政公平B.追求理想的政治体制C.反对精英政治D.以民生作为政治追求

10.

下图为1955年的苏联海报《两个世界两个结果》,高速行驶的火车是 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缓慢爬行的乌龟是 资本主义阵营国家 。该海报的制作意图是(  )

A.表达国家垄断经济的优势B.从经济上制约资本主义发展C.展示战后苏联经济真实状况D.宣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1.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布什任内,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这一论断反映出(  )

A.多极化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B.世界多极力量共同反抗美国强权C.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步丧失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

12.

这种艺术风格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卫,更不是抽象,它是将科学的色彩学理论运用于绘画,中国高考艺术专业的色彩考试,也是以这种色彩规律作为标准。这种艺术风格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自洪武后期开始,明代官方的户口统计数字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即便是在 仁宣盛世 时,官方的户口统计数字也只有900多万户,5000余万口。较洪武十四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事实上,明代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尤其是中叶后商品经济的相对繁荣,使明代的实际人口一直处于不断增长之中。从洪武二十六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的150年中,北方五省的实际人口即1550万人增至2670万人,年均增长率约为3.4‰。南方地区虽然农业可开发土地的数量不如北方,但由于农业生产力的相对提高、商业的繁荣以及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相对增强,并促动了人口的潜在增长。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对欧洲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人口的进一步增长;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增长早已开始。尽管19世纪期间有数百万欧洲人移居海外,1914年时欧洲大陆的人口却是1750年时的3倍以上。此时农业和工业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意味着在农、食、住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方面的生活资料的增长。俄国以西的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饥荒已成为对过去的回忆。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运输工具也保证了来自外界的充分供应。此外死亡率也因预防或治愈疾病而急剧下降。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剂的知识 —— 所有这一切都使西北欧的死亡率从 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的15%左右。因而,欧洲的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1900年的40100万和1914年的46300万。欧洲的这一增长率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得多,以致改变了世界的人口平衡。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西方人口变化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引发中、西方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启示?(15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

时间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

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

1949年到1978年以前

1236次,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毛泽东、吴国桢、周恩来、刘少奇、蒋介石、罗瑞卿、陈毅、李富春、达赖、林彪、邓小平、江青

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台海纷争、达赖叛逃、大跃进、中越战争、文化大革命、尼克松访华等

1978年以后

40余人近百次,政要仍占据封面人物的主流,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邓小平,总计8次。1996年,女艺人巩俐登上《时代》封面,随后王菲、成龙、周润发、杨紫琼、李连杰、章子怡、李宇春、甄子丹、韩庚等也先后问鼎,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第二军团。此外,伏明霞、刘翔、姚明、杨振宁、李泽锴、吴仁宝、刘雯等各界精英纷纷上榜

改革开放、政坛换届、邓小平逝世、台独活动、台湾地震、贫困落后、环境污染、港澳回归、移居国外、SARS、北京奥运会、人民币国际化等

上表能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的变化,选取其中一个变化,并说明原因。(12分)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东汉建国以来,匈奴不断寇掠北境,汉军胜少败多,光武帝对匈奴施行防御战略。建国伊始,光武帝即拜苏竞为代郡太守抗击匈奴。建武七年,令杜茂屯田晋阳、广武,以备胡。随后,光武帝对匈奴由防御转为消 极退让。十三年,徙幽、并边人于常山、居庸两关以东,而任匈奴左 部转居塞内。十六年,卢芳降汉后,匈奴入寇更深。至二十、二十一 年匈奴势力竟席卷上党、扶风、天水、上谷、中山等地,严重威胁东 汉国防。光武遂又大力加强防御。二十四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后.物资 短缺,然东汉政府只是接济以粮食和牛羊等物,并没有予以种籽、 农具,以使其如汉人一样从事农业生产。这既避免了因经济文化背 景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又维持了南匈奴的战斗力,南匈奴遂成为东汉政权护北的重要屏障。二十八 年,北匈奴遣使来朝,献名物,再求和亲。光武于是对北匈奴 颇为赏赐,略与所献相当 旨在以经济手段羁縻之,避免与其发生激烈的 冲突。?光武帝以 为主的民 族政策的实施,既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与安全。又大大减少了对外战争。东汉政府精兵简政,休养生息获得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摘编自陈金凤《汉光武帝民族政策论略》

(1)根据材料,概括东汉光武帝时民族政策的变化及其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分析光武帝的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影响。(6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民生两个字是中国向来用惯的一外名词。我们常说什么 国计民生 ,不过我 们所用的这句话,恐怕多是信口而出,不求甚解,未见得含有多少意义,但是今日科学大明,在科学范围内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用于社会经济上,就觉得意义无穷了。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定定义,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孙中山《民生主义》演讲稿

材料二 1921 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中国设计的政治构架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生观的核心内容。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理想蓝图?(5 分)
(2)材料二中的政治构架的设计体现了什么思想?就孙中山的民主政治设计,谈谈你的认识。(10 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沙龙从黩武主义者到务实主义者的转变,最根本的原因是阿以和平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中东战争发生五次,流血冲突半个世纪,这是世界上任何地区都没有的独特现象。巴勒斯坦人民的顽强斗争促使沙龙的思想发生变化,使他认识到巴勒斯坦人是打不服的,不让出侵占的土地,以色列是不可能得到安宁的。
2014年1月11日,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去世。下面为沙龙病逝后各方反应的汇总:英雄还是屠夫?
巴勒斯坦:极度高兴欢迎 残暴之人 死去
以色列:有争议的伟大斗士和领袖
媒体评述:
以色列国土报:矛盾沙龙——好的、坏的以及丑陋的
BBC中东编辑:地位重要却充满争议
卡塔尔半岛台:沙龙——和平的敌人
CNN:总是站在战争与政治前线的人
伊朗法尔斯通讯社: 屠夫的故事结束了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沙龙的态度为何会发生转变。(8分)
(2)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各方对沙龙的评价。(7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17年1月,蔡元培到北大任校长一职。他提出办学应坚持的两条原则:一是兼容并包主义,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二是不干涉主义,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
蔡元培聘请了一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 新派 教员到北大执教,如陈独秀、李大钊、杨昌济、马寅初、胡适、马叙伦、李四光等。他们在介绍世界学术成果,提高北大学术研究水平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在延聘新教员时,蔡元培只问有无学识,不问他是什么派别、资格、年龄乃至国籍。同时,也裁汰了一批不称职的本国教员和外籍教员。北大教师在政治上有不同主张的派别:共产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北大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就职演说,明确指出,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要求学生要 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提倡让学生兼听不同学派的课,独立去评判。他还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

——《述评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为改造北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办学思想所起的作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