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6.2015届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A卷)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130

一、单选题

1.

古时有歌谣唱道: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水流灶下,鱼跳入釜。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人口。 这里的京师指的是(  )

A.咸阳B.长安C.洛阳D.平城

2.

以下各项可以说明唐宋时期社会发展变化的是(  )
①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②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③世俗文化方兴未艾 ④贵族阶层力量壮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

与下图朝代所处时期相符的中外史实有(  )

A.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徐光启编成《农政全书》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C.曹雪芹著成《红楼梦》孟德斯鸠写成《论法的精神》D.李贽写成《藏书》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4.

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 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C.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5.

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描述了1946年冬天,解放军在东北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围剿国民党的历史场景。与此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解放区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结束C.杜鲁门提出 遏制共产主义 D.在美苏支持下德国分裂

6.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应该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 能体现以上言论原则的会议是(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会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日内瓦会议

7.

以史解史 是回顾和缕析中苏(俄)关系发展史的一个比较可观的方法。按照历史的推演顺序和发展框架,中苏关系可以循着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关键性问题把握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时间

中苏关系及影响

20世纪50年代

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在外交上处于孤立地位

20世纪60年代

中苏关系恶化,导致三年经济困难出现,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调整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摆脱苏联模式,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雅典直接民主制形成的条件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希腊的民主氛围C.小国寡民的现实D.海洋文明的熏陶

9.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唐代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

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

B

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C

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经逐步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带动了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

D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美国赢得了独立,建立了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10.

为下表加一个相符的主题,方框内应该填写(  )

A.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B.德意志帝国中央权力加强C.德意志皇帝掌握巨大的权力D.工人运动威胁德意志帝国统治

11.

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 核恐怖平衡 状态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12.

2006年,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原型的电影《女王》里面有一个镜头:私人秘书罗宾通知女王新首相布莱尔正在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用词的纠正: 是准首相,罗宾。 运用历史知识对这个镜头解读正确的是(  )
①布莱尔所在政党已经赢得议会大选 ②布莱尔的执政权力受到女王的制约
③布莱尔担任首相需要女王形式任命 ④女王实际上仍掌控至高无上的大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材料阅读

13.

随着全球化进程、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等,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扩展。
考古学成果的应用
材料一 《算数书》木简出土于湖北江陵张家山的汉墓,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或更早。它与现存本《九章算术》一样,都是以习题集的形式编撰的,共同涉及的问题有关税、田租、金价、丝价、利息金额、米价、负重等。
    例如以下习题:有人背米出关,不知米有几斗。关卡有三个,每出关一次要纳三分之一的税。出三关后,剩下的米是一斗。此人在一开始背多少米?答案:背三斗三又四分之三升米。书中还给出了算法。有学者认为本题的社会背景是商鞅变法。商鞅主张国内经商之人加重关市之税,不准商人从事粮食买卖,通过对粮食的严格管理以控制人口流动,保证民众务农。《九章算术》中也有类似的习题,连过三关的税率由本题的70%下降为54%。
——摘编自刘艳《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所见社会经济生活问题考察》
(1)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整理研究《算数书》在历史研究中的用途。
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词汇出现次数统计(单位:次)
——摘编自村田忠禧《通过对字词使用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共党史》
(2) 阅读上表,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
社会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材料三

(3)依据上表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晚清时期北京报刊发展的背景及影响。
史观演变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是20世纪西方史学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之一,综述了15世纪末欧洲文艺复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世界历史。其主编克拉克概括本书取材的范围:它论述这样一种文明的历史,这种文明自15世纪起,从它的欧洲发源地向外扩展,并在扩展的过程中,同化新异的成分,一直到它在不同程度上巩固地扎根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4)你认为他的叙述是否能涵盖这一阶段历史的全貌?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14.

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和古希腊都出现了邦国林立、战乱纷争不断的局面。
孟子认为春秋以来无义战,用战争那样残酷的手段是不能统一天下的,统治者要是能够做到 不嗜杀人 ,则 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柏拉图在其晚期著述《法律篇》中,主张以法律手段来抑制城邦间无休止的战争,认为 最大的善既不是对外战争也不是内战(但愿我们永远不要诉诸两种战争中的任何一种),而是人们之间的和平与善意 ,法律应服务于城邦间最大的善,成为和平而非战争的工具。
依据材料,比较孟子和柏拉图对战乱局面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