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3.2015届 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626

一、单选题

1.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 周礼 行事,学说统一的 雅言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 雅言 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2.

唐代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  )

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西域的风物传入中国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国家财富的增长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海诸国的交流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

3.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4.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 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5.

某条约规定: 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依据以上条约的条文,你判断应属于(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

6.

1902年6月《大公报》曾经登载了这样一则征婚启示: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对以上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近代报刊的创办反映了社会风俗的变化B.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新妇女观逐渐被人们接受
C.时人都认识到应废除缠足、婚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D.该报刊的发行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7.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全面抗战开始C.太平洋战争爆发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8.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9.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 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其目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10.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 五四 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11.

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材料阅读

1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

——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二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迁出

至他乡种田

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材料三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工业革命后,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5%;英国在1801年时五千人以上的城镇只有106个,占全国人口的26%,到1851年时,全国城镇数目达到265个,城镇人口所占比率上升到54%,1891年时,城镇数目增至622个,人口占到68%。有经济学家统计,英国在1801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32%、23%和45%,而到1841年则变为22%、34%和44%。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归纳材料二中1820~1939年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出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导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的主要因素。(8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6分)

1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四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 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 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五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儒学的要义。(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了解中国的主要来源。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和孟德斯鸠对古代中国的认识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对启蒙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4分)
(4)对材料五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6分)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从1870年到191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铁路发展极为迅速。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70年的21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2万公里,每年平均修建2万公里以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投资用于修建铁路,大量钢材用于轧制钢轨。……环世界的铁路网初步形成,大多数国家纳入了世界市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材料二 1875年,英国人在上海修建了长14.5公里的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通车后,这个 破坏风水的怪物 引起了清朝保守势力的极大恐慌。1877年清政府用银28.5万两将这条铁路赎回,然后拆毁投入海中。1881年,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唐山到胥各庄铁路。顽固派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振动会 损伤地脉 ,最后竟不行机车,而以骡马拖拽,唐胥铁路变成 马车铁道

——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总率的14%。

——周积明《最初的世纪》

材料四 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被任命为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他面临重重困难: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沿线重峦叠嶂,修路工具简陋,外国人正等着看热闹。工程成败与中国荣辱系于詹天佑一身。……他以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热忱,昼夜奋战,顶着巨大压力和困难,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世界铁路在1870到1913年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铁路建设的情况。(4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詹天佑在中国铁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4分)
(4)综上,分析阻碍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因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