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4.2015届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29 浏览数:217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楚国国君用人 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这体现了(  )

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

秦统一后,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现过许多权臣当道、外戚专权、宦官弄权、女主专政等现象。主要是因为(  )

A.中央集权的削弱B.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C.宰相权力的加强D.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3.

即使在鼎盛时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繁琐的辩论延长了决策的时间B.法庭审判员经抽签产生C.公民仅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D.功勋卓著的公民被流放

4.

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 收效 主要体现在(  )

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5.

尽管理想如此高远,但有限的政治资源和思想资源又迫使他们重新回到他们所憎恶的统治方式上去。 与此结论相符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6.

3月8日到12日,彼得格勒城的妇女们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解决面包短缺的危机。失业的工人,缺粮、断饷的逃兵与贫穷的农民趁机加入……”该事件使俄国(  )

A.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C.签订了退出战争的和约D.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7.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该婚姻制度颁布于(  )

A.戊戌变法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

二战后,美国对某一突发事件作出声明: 如果我们、防范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我相信,为了民主制度的未来,我们必须留在这座城市,除非我们被迫离开。 这一事件是(  )

A.北约成立B.越南战争C.朝鲜战争D.柏林危机

9.

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根本因素是(  )  

A.皇权专制B.等级观念C.自然经济D.社会习俗

10.

《宋史》记载, 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 。导致宋代 钱荒 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B.纸币交子大量发行C.商帮囤积铜钱置地D.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11.

戴逸指出: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走向衰退B.工业革命的完成C.外来势力入侵中国D.专制制度的阻碍

12.

下图阴影部分展示了一个庞大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若为该图加一名称,最恰当的是(  )

A.走向会和的世界 B.海上马车夫 的足迹C.日不落帝国 D.主导世界的山姆大叔

13.

有人把辛亥革命后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个时段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两个春天 两个春天 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相对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B.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C.列强侵略瓦解了自然经济D.倡导国货运动的影响

14.

梁启超在《论女学》中认为中国 女子不学,危害甚大 ,是 天下积弱之本 。这表明(  )

A.政府重视发展女学教育B.男尊女卑思想不复存在C.女学教育关乎国家未来D.兴办女学成为教育主流

15.

苏俄(联)历史上 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 这里省略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体制D.新经济体制

16.

凯恩斯给罗斯福的信: 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 合理的实验 是指(  )

A.国家干预经济B.建立福利国家C.实施计划经济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17.

某地农村曾流传一首民谣: 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改变这种状况的是(  )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展乡镇企业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18.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材料体现的治国理念属于(  )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19.

顾炎武说: 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表明他主张(  )

A.倡明理学B.工商皆本C.经世致用D.反对专制

20.

下图是宋代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它反映出(  )

A.马远最擅长人物画创作B.南北对峙促成艺术繁荣C.理学已发展到心学阶段D.马远此作重视意境表达

21.

某思想家时说 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 这位思想家应是(  )

A.苏格拉底B.薄伽丘C.马丁·路德D.伏尔泰

22.

更多地使用象征、隐喻、颠倒时空顺序的自由联想;注重表现瞬间的、 复杂多变的情绪,善于采用荒唐、怪诞、反理性、反逻辑的写作手法。符合这一作品风格的是(  )

A.《西风颂》B.《人间喜剧》C.《战争与和平》D.《等待戈多》

23.

下图漫画中人物的装扮讽刺了(  )

A.顽固派的 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B.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 移花接木 D.革命派的 三民主义

24.

邓小平在 南方谈话 中指出: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 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当时为继续 走好路 ,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快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开始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5.

1988年,《时代》杂志预测: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 吻别你的mall: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 。这说明互联网(  )

A.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材料阅读

26.

分权和制衡在不同政体中都有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 中书、门下之印 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中国历代官制》

(1)据材料一,说明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4分)
材料二 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汉密尔顿系统主张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认为这是防止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可靠办法,也是避免暴政的最好途径。同时,他认为应该在立法机构内部进行权力牵制,以防止国会权力过分集中。

——《论美国政府的分权制衡机制》

(2)汉密尔顿的主张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材料三 曾高度评价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近期多次抨击当今美国式的三权制衡体制,认为分权制衡对行政造成太多掣肘,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发出美国式政治无路可走的哀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分权制衡的认识。(2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相对于我国古代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而言,海外贸易的发展是十分有限和迟缓的。经济文化总体发展水平与海外贸易发展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海外贸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 的 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 倍。1846—1856 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 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 为适应外资的需求, 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 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
材料三 1979—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图(单位:亿人民币)
(1)分析出现材料一现象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归纳该时期中国出口商品的特点。这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3)据材料三,指出2001年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28.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深受西方思想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中体西用 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 中体西用 思想产生的背景。材料一中 那个世界的部分 的主要内涵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吾今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2)梁启超的上述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 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使吾人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当时陈独秀断言 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的依据是什么?为实现 伦理的觉悟 ,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5分)

29.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或由于不得其道,误其方向,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 或骛于词章记诵之末节,陷于空理虚谈之歧途,其论虽似高明,但能身体力行者甚少。

——《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2年9月,文部省在《学制序文》中说: 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 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指出当时日本的教育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学制序文》体现了日本怎样的教育主张?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