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试题13]〖2013最新模拟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39 浏览数:112

一、单选题

1.

史载: 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彻底解体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

2.

1888年10月至11月《申报》对广州织衣行的械斗进行了连续报道: 机房之织辨栏干者,向分金花、彩金两行,现因金花行改用机器织造,物美价廉,而彩金行不能仿而行之,未免相形见绌。于是顿萌妒忌之心,谓金花行夺彼生路,竟纠集数百人,各持军械,前往寻衅。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行会制度的没落B.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C.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D.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

3.

晚清大臣陈炽指出: 中国官商情形隔膜,动以崇本抑末之说,视商人之盈亏成败,漠然不加喜戚于其心。持此以与泰西各国通商,如下驷弩骀追踪骐骥,必使中国盈天下无一富商。所有利权皆归彼族,上下交困,仰人鼻息以为生。 这说明他(  )

A.对传统官商关系的认识有所变化B.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是国家根本C.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D.反对外国商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4.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并不是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孕育而启动的,而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和侵略下,被迫中断自身历史的发展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而开始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变。 不是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孕育而启动的 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

A.外源性B.地区差异性C.艰巨性和不彻底性D.殖民化与社会转型同步性

5.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B.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D.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6.

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 紫花布 ,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

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C.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7.

道光以后四川省开始大量种植鸦片,鸦片的种植和贸易成为近代四川商业性农业的主要方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体现了(  )

A.外部市场对商品生产结构的调节作用B.清政府中央集权的逐步削弱C.四川农民 唯利是图 的经济意识D.近代农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因素

8.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和船坞。以你的理解,这些最初的工厂大多从事(  )

A.冶金采矿业B.纺织服装业C.农产品加工D.机械制造业

9.

(2010·聊城高考模拟一)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 意外获得较快发展 的主要原因是(  )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10.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二卷记载:洋布 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此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①中国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②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③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④中国经济停止不前

A.②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11.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 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 ,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

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12.

道光以后四川省开始大量种植鸦片,鸦片的种植和贸易成为近代四川商业性农业的主要方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体现了(  )

A.外部市场对商品生产结构的调节作用B.清政府中央集权的逐步削弱C.四川农民 唯利是图 的经济意识D.近代农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因素

13.

李鸿章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这表明洋务运动(  )

A.没有实现富国强兵B.局限于创办军事工业C.深受顽固势力阻挠D.向西方学习毫无价值

14.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 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 该运动应该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5.

甲午战争之前20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包括采矿企业)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约为七百三十万元。甲午战争后6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包括采矿企业)共为七十九个,其资本总额为一千七百多万元。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

A.小农经济彻底破产B.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清政府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D.洋务企业丧失了垄断地位

16.

李鸿章说: 唯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 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 对此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

A.目的是引导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有利于近代民用工业的发展C.找到了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D.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7.

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

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B.培养人才积累经验C.辅助军事富国强兵D.抵制洋货夺回利权

18.

陈旭麓先生说: 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 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下列史实在更加明显的界标影响下出现的是(  )

A.使苦难深重的广大农民阶级陷入了更为困苦的深渊。B.李鸿章认为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就应创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C.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D.慈禧下诏变法,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实行新政。

19.

钱乘旦教授指出 反现代化 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 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0.

钱乘旦教授指出 反现代化 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 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1.

下表是《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 

时间

内容

1862

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1863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1866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1867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1872—1875

派遣留美学生120人,学习自然科学声光化电算法及制器

1887

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①注重外语和科技教育  ②重点培养军事和实用技术人才
③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④使西学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导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22.

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海军。众所周知,辽宁号是从前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而来的。其实,早在近代中国就有人提出 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 。中国近代新式航运业诞生于(  )

A.轮船招商局B.安庆内军械所C.江南制造总局D.海军飞机工程处

23.

(2013·安徽皖南八校高三一联)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曾指出: 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们的主要时间活动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新式学堂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建设近代海军

24.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1892—1894

1895—1913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9分)
材料  1834年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件,……那就是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被取消。自十八世纪中叶以来,自由放任和贸易自由等信念一直在英国积极发展,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遭到了实力日益上升的商人阶级之激烈抨击,这个阶级一直被排斥在有利可图的亚洲贸易之外。当东印度公司的特许状在1813年需要续签之时,国会考虑了贸易自由的呼声,使印度贸易对所有人开放,但最终仍给予该公司另一个二十年垄断对华贸易的期限。这导致了中英关系的一个根本性变化,英国政府取代了东印度公司与中国打交道,官方关系替代了非官方关系。虽然贸易利益仍然左右着政策,但对国家尊严和威信的考虑具有比以往更重要的意义。这一变化对业已危如累卵的广州体系构成了一个重大打击。鸦片走私贸易在沿海的扩展,事实上已招致了单口贸易和垄断性广州贸易体系的终结。公行和东印度公司不再控制已扩展了的商务活动,货头委员会现在又被新委任的英国官员所替代。不幸的是,中国人丝毫不理解这些变化的含义,也没有作任何准备来应付这种新形势。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律劳卑被任命为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英国政府特别告诫他:不要使用威胁性的语言,也不要去触动中国人的敏感之处;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要运用军事力量;审判牵涉到在华英国臣民的案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政策在1840年前后导致的结果。(9分)

26.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四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 打倒 推翻 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 打倒 推翻 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 城头变换大王旗 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扣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

——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3分)
(4)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四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8分)

27.

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三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4)当这两种不同走向的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了怎样的冲击?试概括其表现(6分)。

28.

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盼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8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二
材料三 上海的地位很快超过广州,因为它腹地很大。太平天国闹到江南以后,当地的士大夫都往上海跑,因为上海有租界。如果说是开工厂,有大烟囱有锅炉,大家其实还是挺害怕的。比如江南制造总局刚开工的时候,那烟囱呼噜呼噜的往外冒烟,老百姓都很害怕,觉得是在烧人,所以没人去做工。太平天国在江南制造了大量孤儿。这些孤儿没什么其他活计做,就去做工人了,做了以后发现挺好。后面的人就跟上了。有一点肯定的是,尽管是租界,是国中之国,却是用西方的方式来建,用西方的方式来管的。这一套现代城市发展与工商业的结合在租界里面体现的最好,并提供了一个中国现代化的样板,或者说是中国城市化的样板。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2)指出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影响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据此谈谈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12分)

30.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9分)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2)材料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消费观的变迁是否有历史价值?为什么?(9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为什么到十六世纪才开始,而西方的影响又为什么到十九世纪才得以加强?我们必须记住,在十九世纪之前的二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向西发展到罗马,随后又散布到整个西欧并传入美洲;而中华文明则孕育于黄河流域,向南扩展到长江流域,随后并传播到中国的其他地区。因此,这两个文明的主流不是彼此接近,而是越来越远。只有当其中的一个文明获得了足够的力量和技术、并为着自身的利益扩张到另一个文明地区时,这两个文明才得以会合。固然,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两个文明之间曾有过一些时断时续的交往。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后220年)与其同时代欧洲的罗马帝国都已相互有所闻。中国人尊称罗马帝国为 大秦 。公元73年到102年间,活跃于中亚地区的中国名将班超甚至派遣了二位使节去寻找罗马帝国,此人到达了波斯湾。其他一些交往包括:中国的丝绸输入了罗马,而在公元120年和公元166年罗马的杂耍艺人和商人则到达了中国。在唐代(618—907年),景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了中国;而且,在唐、宋(960—1279年)时期,阿拉伯人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也十分活跃。在元代(1280—1367年),威尼斯商人马菲奥·波罗(MAffio Polo)和尼科罗·波罗(NiCColo Polo)以及后者著名的儿子马可·波罗(MArCo Polo),都曾到过中国。在明代(1368—1643年),由郑和率领的远洋航海壮举,到达非洲东岸;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也在十五世纪中传到了欧洲。可见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的许多世纪中,中国和西方之间已存在了一些零星的交往。但这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还有待于其中的一个能够作出到达彼方的持续推进。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在十六世纪开始的条件是什么?(3分)而西方的影响又为什么到十九世纪才得以加强?(9分)

32.

棉纺织业是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部门。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发展对近现代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6分)
材料三 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特别沉重,它的萧条达22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了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的洋货(包括棉纱和棉布),便拼命地向中国推销。自1873年以后洋纱几乎每年都在跌价,和1872年相比,下跌最低的1883年,曾跌价三分之一以上。在跌价的同时,棉纱进口数量不断增加,从1872至1890年,棉纱进口量指数由100增加到2164,棉布进口量指数由100增加到127。洋纱进口增加的数量远远比洋布增加数量多得多……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指出: 不列颠侵略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这个棉织品的祖国充满了英国的棉织品。 ……中国手工纺织业被破坏的过程也基本如此。

——于素云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英国棉纱大量倾销中国的原因。(3分)你如何评价这一倾销过程的影响?(3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三 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 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 ,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 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 ,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2)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是运用什么史观来观察近代通商口岸的影响的,(1分)并运用全球史观来评价通商口岸。(2分)

3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迄今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一个半世纪以来,各种文明相互碰撞和融合,演出了一幕幕规模宏大的历史悲喜剧。 在20世纪中期那段岁月,我们发现世界正处于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与世界自从15和16世纪中古世界崩溃衰亡而近代世界奠定基础以来所经历的任何变化相比,也许都更加深刻,更加广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5.

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二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

(2)请用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的 大工业 是怎样开创世界历史的(4分),并分析 大工业对晚清的影响 。(6分)

36.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今天的全球化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日益加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二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白海军《2049年,相信中国》

请回答:
(3)在材料二中的全球化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扩张的动力是什么?(4分),列举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的中国如何应对 全球化 的冲击。(8分)

37.

16世纪以来,西方进入文明转型期。在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世界文明间的冲突、碰撞与交流与日俱增,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1)材料一中的 遭遇时期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西方文明的冲击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5分)
材料二 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突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9世纪西方的冲突促进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转型,而真正的近代化却 遥遥无期 ?(6分)

38.

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据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9分)
材料二 168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拟定的与缅甸国王之间的 通商条约 。该条约第17条规定:如果此后国王给予任何其他国家以比本条款所含者更多或不同的特权,亦需给英国以同样特权。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第8条规定: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这里的 一体均沾 亦即 最惠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高心湛《最惠国待遇的源流及其他 》(《历史教学》2005年第02期)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最惠国待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