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浙江杭州地区高三七校联考)从古代的农业,到近代的机器生产,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制度问题和农业地位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商鞅变法简要说明有关措施及其影响。(6分)
材料二 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中国近代现代史》8—9页
材料三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2)指出材料二所述现象对近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造成的影响,材料三又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什么现象?(4分) 材料四 阅读下列组图:
(3)阅读图片,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6分)
材料五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今天百姓日常用语中带
“洋
”字词语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