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7]〖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30 浏览数:250

一、单选题

1.

1767年,出于其工厂对动力的需求,博尔顿认识了瓦特。此后二人成为合伙人,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

A.工业革命离不开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B.专利制度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发明推广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工业动力的垄断

2.

(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9题)有历史学家称它 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 这里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开辟新航路B.启蒙运动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

3.

(2012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25题)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 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4.

(2012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题)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促成英国选举权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的推动B.启蒙思想的传播更为广泛C.政党政治的完善D.工人阶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

5.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18题)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 我们所说的 工业文明 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 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6.

(2012年江西省六校高三年级联考32题)《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作者要强调是(  )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B.欧美国家对科技发明的投入加大C.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在于科技进步D.发明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

7.

(2012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16题)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 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改变了 这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 。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  )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8.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20题)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在这一运动中,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纷纷成立。它们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招收学生没有教派及性别限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关于这一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需求B.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D.说明英国工人运动获得了新发展

9.

(201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33题)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下列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B.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C.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D.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

10.

(2012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中三年级三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10题)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之一是 圈地运动 。在 圈地运动 的冲击下,英国农村发生了从来有的新变化(见下图)这种新变化主要是指 (  )

A.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B.养羊业随着制呢业的发展而兴旺C.农田日趋缩小,牧地不断扩大D.封建主加强了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11.

(2012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23题)《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 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材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 。这反映出(  )

A.大企业和垄断组织普遍产生B.金融资本推动了扩大再生产C.人民资本主义 的趋势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2.

(2012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8题)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还出现了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

13.

(2012年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二模文科综合试题历史33题) 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的基础。 安德鲁·伍尔所说的 工厂制的基础 指的是(  )

A.资金B.技术C.机器D.市场

14.

(2012年广东省韶关市二模文综合历史试题20题)犹太谚语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人类在上帝面前微不足道,而人类思想最终摆脱上帝(神)束缚是在(  )

A.古希腊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

15.

(山东省滨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B.西方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16.

(陕西省商洛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某人在阅读了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X 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其 X 应该是(  )

A.宗教改革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新经济的出现

17.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18题)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 我们所说的 工业文明 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 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18.

(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法国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 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 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 革命 定义的是(  )

A.中国辛亥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英国工业革命D.法国大革命

19.

(浙江省宁波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1876年6月10日,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兴建的上海吴淞铁路通车运营。8月3日,因火车压死了人,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赎回该铁路后拆除。根据这段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由英商在华投资兴建铁路可知,当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B.由吴淞铁路兴建的时间可知,当时该机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应用的是瓦特的发明
C.由在华投资铁路的是外商可知,当时中国尚未产生民族资产阶级D.由火车压死人而被拆除可知,当时政府排斥铁路的主因是火车技术有重大缺陷

20.

(浙江省绍兴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测)图5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B.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C.圈地运动的持续进行D.殖民与移民的大规模进行

21.

(辽宁省丹东四校协作体2012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这里将 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 的最主要手段是(  )

A.资本输出B.武力威逼C.人口流动D.商品输出

22.

(2008山西平遥4月高三质检)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 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23.

(山西省晋中市2012届高三12月四校联考)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 机器不宜进中国 。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D.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

24.

(山西省晋中市2012届高三12月四校联考)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都(英国的约克郡)从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B.大量吸引外来移民C.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25.

近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26.

(吉林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据文献记载, 1835年,在英国一棉纺厂219000名工人中,13岁以下儿童占49000,13—18岁的少年占66000,成年妇女占67000,……怀孕女工为了不被克扣工资或解雇,不得不进行堕胎,或在机器旁分娩,产后一个星期就要上工。工人们的子女六七岁就得进场做工。 材料说明当时英国工人的工作与生活状况主要是(  )
①大量使用童工和未成年人  ②工人的寿命很短  ③工作时间很长  ④缺乏劳动保障

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④

27.

(福建省厦门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  )

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28.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 的原动力是(  )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C.市场的需求D.科学技术的进步

29.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研读 世界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 (下图),图中数据变化对当时世界的影响不包括 (  )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C.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D.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30.

(河南省漯河市2012届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据《英国史》记载: 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有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外,其余全部是女工和童工。 这一记载反映出(  )

A.女工相对于男工更适合从事棉纺织业B.资本家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赚取利润C.工业革命导致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D.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