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1.2015届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卷(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28 浏览数:195

一、单选题

1.

刘海峰先生在《科举学导论》中说: 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宗法制是中国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B.科举制具有公平调节社会秩序的特点C.科举制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考试选才打破了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

2.

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徽商重视买田置地,扩大再生产

B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指人伦物理矣……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作者强调天理与人欲是对立关系

C

明朝中期,景德镇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二三百座,一部分宫廷所用瓷器的烧制由民窑完成

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D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000吨;最终流人中国的白银计700010000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3.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 法治 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 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现代社会的 法治 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 法治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是 人治 ,后者是 民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前者是 民治 ,后者是 法治

4.

汉代的新儒学融合了各家思想,像一个综合体。其主张有 天者,百神之大君也 阳,天之德;阴,天之刑 国之为国者德也,君之为君者威也。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 等。其新儒学体系吸收了(  )
天子为暴,天能罚之 (墨家)  ②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佛教)
制人者阳,制于人者阴 (黄老之学)  ④ 柄者,杀生之治也;势者,胜众之资也 (法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

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年代

科技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1400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

472

19

4%

453

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A.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C.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D.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6.

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 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作者对于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  )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

7.

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8.

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得集合起来。 雅典这项改革措施的主要意义是(  )

A.开始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B.解放了平民,扩大了公民基础C.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9.

近代欧洲曾出现 罗马法复兴 的现象。如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 评论法学派 ,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17世纪,在荷兰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 理性法学派 主张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19世纪,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 历史法学派 则主张在民族法学中复兴罗马法传统。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法(  )

A.基本内容仍有其生命力B.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C.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D.成为史学研究理论指导

10.

(2015· 晋冀豫高三联考·19)阅读下面的公元1500年存在的几种交通方式的优劣及运输成本对比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方式

纯粹运输成本

附加运输成本

陆运

很高道路修建;运载工具结实;动力需求大

很高易于设卡,易被盗抢

河运

较低运载工具要求较低;动力需求小于陆地

较高易于设卡,水上抢劫难度较大

海运

最低路线选择空间更大;承载量远大于其他方式

最低周旋空间大,不易盗抢;设卡点有限

A.海运代替陆运和河运是必然趋势B.发展海运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C.新航路的开辟便利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确保安全是选择交通方式的首要因素

11.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中 新阶段 最主要的含义是(  )

A.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B.引起早期殖民扩张
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

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13.

(2015· 晋冀豫高三联考·10)以下两种方式决定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第二种,领衔反对党的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两种方式均需要平民院举行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英国的这种政治体制(  )

A.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B.确保了议会的集体统治C.避免了国王的权力扩大D.保证了议案的有效通过

14.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在武昌起义后第六天致函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 运动(按:指武昌起义)进行的方式有条不紊以及对外国利益所表现出来的显著尊重,使得它同以前所有此类起事区别开来,并且在中国人中间获得了对它的一定程度的同情,而满清朝廷再也不能声称享有这种同情了。 这说明(  )

A.辛亥革命不具备反帝性质B.清政府陷于政治孤立C.列强已经找到了新的代理人D.革命派对列强抱有幻想

15.

人只有一种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与此主张一致的是(  )

A.人没有真正的自由B.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C.法律纵容自由泛滥D.法律的制定以自由为原则

16.

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

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B.吸纳民间资本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D.发展资本主义

17.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学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课时

20

8

8

4

3

10

①注重传授西方文化知识 ②课程内容倾向于经世致用  ③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④逐步向教育近代化发展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8.

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 新思潮 的意义》一文,倡导 整理国故 运动。 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材料表明胡适(  )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

在中国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 材料所指 时代 是(  )

A.春秋战国时期B.康乾盛世C.维新变法时期D.民国初期

20.

据统计,在马歇尔计划实行的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截至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统计数据反映出 马歇尔计划 的目的是(  )

A.变西欧为其商品市场B.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C.恢复西欧社会经济D.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21.

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

A.为完成 一五 计划B.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22.

林岗《超大规模国家的近代化》一文说: 中国近代化的故事很可能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挣扎和崩溃;第二章是主权重建;第三章是城市经济;第四章是自由民主的法制程序。 他认为,现在中国正处于城市经济。根据这一观点,对应文中第三章开始的年代应该是(  )

A.1911年B.1949年C.1978年D.1997年

23.

1968年加拿大政府提出 我们在与中国的贸易方面拥有经济利益,在避免中国与邻国,尤其是中国与美国之间出现紧张状态方面拥有政治利益。我们的目标是尽快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使得该政府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同时考虑到在台湾有一个分立的政府。 对上述材料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谋求在中美力量角逐中的经济政治利益最大化B.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C.停止了依从美国的作法,形成联华的外交政策D.打破文革期间中国外交冰封局面引发建交热潮

24.

陆定一于1956年5月发表的讲话中提到 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 封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 。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是(  )
①应该区分政治观点问题与学术技术问题
②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
双百 方针出台于三大改造完成之际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加速科技发展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5.

1884年11月,俄裔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可夫向柏林皇家专利局递交了他的专利申请书,第一页这样写道: 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地被看到。 一年后,专利被批准。这项研究成果极大的启发了(  )

A.格里菲斯B.贝尔德C.卢米埃尔兄弟D.普朗克

二、材料阅读

26.

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入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经济目的。(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中国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怎样的问题。(2分)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其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改变传统家庭生活模式的主要因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家庭观念在近代发生了哪些积极的变化?(3分)
(4)综上,简要说明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 黑暗的世纪 无所作为的世纪 ,只是文艺复兴才真正带来近现代的科学和文化发展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及其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巨大兴趣所带来的大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亚里士多德逻辑和自然科学所展开的教学和研究及其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的发展。正是在对自然的兴趣和研究中,认识了自然及其与人的关系,才有对人自身认识的真正觉醒和人性精神的发展。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表现为复兴古代与热爱自然界和生活,认为科学对人们的生活是有用的,这是人文主义者的积极生活态度的反映。比如当时的解剖学和植物学的突飞猛进,绘画、音乐以及诗歌等都在用自己的 浪漫 方式解放人类的思想。在复古与创新的大潮中,艺术与科学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界的热爱。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正是在这种复兴古代和热爱自然的双重作用下发现了世界与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分析这种观点形成的依据。(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与近代科学的共同之处。(6分)
(3)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前后科学发展的原因。(4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 涂归 。……涂归亦称 封驳 封还 驳还 等,其意义略相同。……若以今日惯语说之,门下省所掌是一种副署权。每一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始得发生正式效能。如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命令便不得行下。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通判州军事 一至二员,与知州同领州事,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各州公文,知州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通判还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的官员。知州不法,通判可奏告朝廷。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宋史》

材料三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以副署权与专制政治的关系为视角,结合所学,对以上三则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