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7.2015届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5 浏览数:172

一、单选题

1.

李斯说: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安宁之术 的直接目的是(  )

A.推行郡县制实现国家统一B.重赏诸子功臣缓解内部矛盾C.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D.平衡诸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2.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3.

刘海峰先生在《科举学导论》中说: 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宗法制是中国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B.科举制具有公平调节社会秩序的特点C.科举制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考试选才打破了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

4.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 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 这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D.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 再进一步 的举动是(  )

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B.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C.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6.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7.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从增进宪政意识看这种做法(  )

A.与时俱进,民国政体不断完善B.权力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下C.防患专制,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D.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

8.

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其中,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期别

时间

入学人数

毕业人数

第三期

19241019261

1300

1233

第四期

19263192610

2680

2654

第五期

19261119278

3300

2418

第六期

19271019295

4400

3970

①国内战争 ②外敌入侵 ③政治分裂 ④经济停滞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9.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C.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10.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实业救国思潮C.抗日战争的爆发D.国民政府统制经济

11.

这是一次被称为 强国序曲 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 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 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 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2.

《礼记·中庸》中说: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段话适合用来形容(  )
求同存异 方针 ②新经济政策 ③ 不结盟 思想 ④杜鲁门主义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3.

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该项措施应为(  )

A.颁布解负令B.发展工商业C.实行津贴制D.财产等级制

14.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中 新阶段 最主要的含义是(  )

A.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B.引起早期殖民扩张
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15.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 联合、和平和友谊 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16.

有人将性格色彩学的理论运用于历史人物的研究,得出如下分析:丘吉尔 有想象力但不稳定 ,罗斯福 天真而喜欢喊口号 ,他们并不比 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 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史家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B.只是史家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可作为参考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17.

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一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 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 作了调查,统计如下:

态度

持相应人态度的人数比例

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时期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0%

是一场灾祸

16%

难以回答

14%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众(  )

①对十月革命是基本肯定的  ②对十月革命存在多元化看法
③反映俄罗斯民众的大国心理  ④肯定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18.

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利益

19.

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 。这是由气象学家提出的混沌学理论。下表对应符合该观点的是(  ) 

蝴蝶拍翅膀

产生的风暴

A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

B

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1929年的大危机

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

 

20.

下表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

厂商/合作者

产品/服务

苹果(Apple

设计

东芝ToshibA(

闪存、触摸屏

$ 4000

三星SAmsung(

应用处理器

$ 1446

英飞凌Infineon(

相机组件、GPS接收器

$ 1180

富士康 FoxConn(

组装

$ 650

——《iPHone6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表》

A.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B.推动信息技术的更新C.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D.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材料阅读

21.

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三 汉口开埠以后,江汉关以下地段开辟了租界区。外国人在汉口有自己的码头货栈,兴建了工厂公司,开办了航运业。汉口的商业中心,从沿河一带向沿江一带转移。汉正街的繁华盛景,逐渐被六渡桥、江汉路以及租界滨江商业区所取代。汉口人的日常用语中,除了洋船之外,多了洋火、洋油、洋蜡、洋布、洋铁、洋油灯等一系列洋字号的名词。在洋街的影响下,汉口向近代城市迈进的脚步缓慢地移动了。1871年冬,清政府在汉口设立招商局。 1889年,洋务派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加速了汉口前进的步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明清时期城市发展 一枝独秀 的原因。(3分)
(2) 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 。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这一观点。(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推动汉口向近代城市迈进的主要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所反映的本质问题。(1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该国(日本)近年改变旧制,藩民不服……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的奏折

今以西方诸国胁迫我东洋之势,无异于火之蔓延。然而东洋诸国,特别是与我毗邻的中国、朝鲜等反应迟钝,不能抵挡其威迫之势,犹如木板房子不堪火势。故以我日本的武力援之,不单是为了他国,也是为了我自己,这一点可想而知。以武力保护他们,以文明开化他们,必须使他们效仿我国,迅速输入近代文明。

——摘自福泽谕吉《日清战争是文明和野蛮的战争》

材料二 考日本之为国,不过三岛,浮沉东海,犹一粟土地,军力俱不及中国十分之一。其得与之相抗者,唯大小兵轮40余艘,数有同耳。然数虽同,而坚大不及也,炮弹不伙也。加之人手无多,水陆不相护,战事未及十次,国中人财俱竭。

——摘自阙名编《中倭战守始末记》

勿言中国为大国。因何而知其为大国焉?答曰地理!——面积3497700平方里、人口42388万!可悯可笑!此面积至少将分裂为六七国,乃自然之趋向也。如瘫痪,如残疾,如中风之病人,苟血流不循环周流于全身,则五肢虽大,岂能谓身躯高大焉?

——日本《女学杂志》1894年8月号社论

材料三 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 此疆彼界, 各不相下。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万国中之一国, 我也是中国之一人

——陈独秀《说国家》

日本是以世界文明进步为目的展开的这场战争,战争不是人与人,国与国之战,而是一场信仰的较量。日本在亚洲国家率先理解文明世界的理念,力图彻底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日清战争因此成为日本迈入文明国家行列的起点。

——福泽渝吉《日清战争是文明和野蛮的战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在日本向西方学习问题上有何认识。(2分)福泽谕吉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的?(2分)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日两国截然不同的战争预测,其依据分别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福泽渝吉又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对日本的影响的?(2分)
(4)民国时期戴季陶先生曾指出: 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但相互了解的程度差异非常大。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

23.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随着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历史性宣告,一个新的统一民族国家在欧洲出现了。这个由不断改革跨入资本主义时代,又依靠武力实现了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民族的活力、解放了的生产力的迅猛跳跃、国威的张扬,都表现出实现统一给德意志国家带来的历史创造力量。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统一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

——刘宗绪等著《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 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4分)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认为 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 ,他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统一的方式,并谈谈你对统一后德国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

24.

(10分)每个民族都有一个传奇,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祖国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 天下 变成了 世界 ,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材料二 100多年前,法国文豪雨果曾有一个欧洲统一的梦想。雨果在住处的庭院里种下一棵橡树。雨果说,当这棵树长大之后,由欧洲各国统一而成立的 欧洲合众国 将在欧洲大陆建立起来。

——摘自央视纪录片《货币》

材料三 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 大同梦 ,到民富国强的 强国梦 ,再到自我实现的 幸福梦 ,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易中天《中国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 旧山河 指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如何 一路走到1949年 使 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雨果 欧洲统一梦 的历史因素。(1分)他心中的 欧洲合众国 之梦在现实中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新时期为实现 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 在政治方面的重要举措。(2分)它与 欧洲梦 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 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还有人吼道: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西方人士却说: 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二 总统先生! 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富兰克林?罗斯福: 你是共产党吗? 不是。 你是社会主义者吗? 不是。 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那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 那你的哲学是什么? 哲学? 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 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
材料三 1946~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戴高乐总统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许多革命者对新经济政策感到 痛惜 的原因。(2分)西方人士为什么说 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呢?(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记者对罗斯福的质问。(4分)
(3)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对经济是如何进行干预的。(1分)你认为材料中 自由的缺点 是指什么。(1分)
(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恰当的题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