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2007.6)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合格考真题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30 浏览数:95

一、单选题

1.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南昌起义的爆发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C.红军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D.人民军队解放南京

2.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这是为了(  )

A.共同抗击八国联军B.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3.

图1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情景。他开怀大笑是因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交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D.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

4.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 ,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古代雅典B.古代中国C.古代印度D.古代罗马

5.

图2所示充分体现了(  )

A.古希腊 陶片放逐法 的精神B.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精神C.英国《权利法案》的精神D.美国1787年宪法的精神

6.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号召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这一标志这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献是(  )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D.《资政新篇》

7.

2001年,某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图3是新闻工作者在会议期间拍摄的照片,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的标识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灿烂。这一组织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B.欧洲联盟C.非洲统一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8.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  )

A.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9.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一唐代著名诗句赞美的是(  )

A.古代浙江的青瓷B.古代河北的白瓷C.古代山东的黑陶D.古代中原的铁器

10.

他是晚清状元,主张实业救国,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愤而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位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B.张謇C.李大钊D.鲁迅

11.

农民诗人王老九受到新中国领导人的接见,回乡后,他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诗歌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他领导的互助组经过整顿,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解放战争时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文化大革命 时期D.国民大革命时期

12.

过去上海有句谚语: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得到彻底改观,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浦东的崛起充分体现了我国的(  )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不结盟政策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改革开放政策

13.

某班开展 百年服饰的变迁 图片展览活动,下列四幅图片中展示的服饰,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时尚的列宁装的是(  )

A.图4B.图5C.图6D.图7

14.

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
①轿子  ②马车  ③轮船  ④汽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

图8是20世纪30年代某国政府为克服经济危机而进行改革的宣传画,这一改革就是(  )

A.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B.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日本实行的 统制经济体制 D.中国实行的国有企业改革

16.

唐代名篇系列 三吏 三别 充满着强烈的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作者是有 诗圣 之称的(  )

A.屈原B.杜甫C.李清照D.曹雪芹

17.

图9是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这些图标是以我国汉代以前就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设计的。这种笔画园匀、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  )

A.篆书B.楷书C.行书D.草书

18.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 ,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古代雅典B.古代中国C.古代印度D.古代罗马

19.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他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  )

A.理性主义B.人文主义C.三民主义D.布尔什维主义

20.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反对愚昧与专制的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

A.求同与存异B.人文与博爱C.浪漫与现实D.科学与民主

21.

中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毕生的梦想是 让人类远离饥饿 。为此,他取得的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科技成果是(  )

A.成功研制 两弹一星 B.成功制造 银河 系列计算机C.成功培育杂交水稻D.成功发射 神舟 号宇宙飞船

22.

他是 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 ,他借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 之口赞美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

A.苏格拉底B.莎士比亚C.爱因斯坦D.泰戈尔

23.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这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的 自由三剑客 。他们是下列哪一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  )

A.欧洲启蒙运动B.智者运动C.文艺复兴运动D.五四运动

24.

物理学中将力的单位定为 牛顿 ,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17世纪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的是(  )
①万有引力定律  ②狭义相对论  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④量子理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5.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高的作品色彩强烈,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他被称为是 扑向太阳的画家 。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A.《战争与和平》B.《老人与海》C.《向日葵》D.《清明上河图》

26.

,这是音乐大师贝多芬某部代表作主题曲中的一段,该作品表达了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的思想,这部作品是(  )

A.《命运交响曲》B.《天鹅湖》C.《四海一家》D.《神曲》

二、材料阅读

27.

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兴起并向全球扩展,世界市场日益扩大,世界终于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16分)
A.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次丁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2分)这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2分)这一发明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么时代?(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B.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哪两个国家?(2分)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8.

春秋战国时期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诸子名言: 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为仁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图中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术派别的代表人物?(4分)这些思想学术派别的主要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29.

法国某家媒体在2002年初刊登了声称是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遗稿的一个片段: 星期二,我站在窗前 ,看到5楼的姑娘出门到自动取款机上去换取欧元,她肩上挎着包,身后跟着一条摇着尾巴的小狗。 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该片段是否出自雨果的遗稿? (2分)请说明理由。(4分)

30.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上述材料中的 秦王 指谁?(2分)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秦王 的哪一功绩?(2分)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4分)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
(3)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 哭声达于四野 。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2分) 倭人 割台湾 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2分)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2分)
(4)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台湾和大陆因内战而分离。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这首被温家宝总理称为 震憾中华民族 的悲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分)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5)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分)
材料五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

(6)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