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0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2010.7)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合格考真题 适用省份:贵州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44 浏览数:83

一、单选题

1.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2.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南京条约》附件的是(  )

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永久居住权

3.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定都天京 ②永安建制 ③金田起义 ④北伐、西征、东征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4.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因不希望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而千方百计地破坏B.封建顽固派的百般阻挠和破坏
C.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涣散D.未能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5.

日本取得中国黄海制海权是在下列哪一战役后(  )

A.黄海战役B.平壤战役C.辽东战役D.威海之战

6.

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

A.把西方基督教义同中国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相结合B.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C.把西方列强的政治学说同中国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D.把西方基督教义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7.

天津陷落后,八国联军在天津实行殖民统治的机构是(  )

A.都统衙门B.联军司令部C.联军委员会D.联军总指挥部

8.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指(  )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C.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强学会B.兴中会C.中国同盟会D.国民党

10.

下列属于五四运动成果的是(  )
①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③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①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

11.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于(  )

A.中共 一大 B.中共 二大 C.中共 三大 D.中共 四大

12.

大革命时期,反帝斗争中成果最大的是收回哪里的英租界(  )
①武昌  ②广州  ③汉口  ④九江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3.

标志着大革命最终失败的事件是(  )

A.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B.蒋介石发起 整理党务案 C.蒋介石制造 中山舰事件 D.汪精卫发动 七一五反革命 政变

14.

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突出的表现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全国政协成立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D.村民委员会成立

15.

下列属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下面战场的战役有(  )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钦定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

邓小平在1984年说: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上述观点表明(  )

A.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B.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一国两制 只适用于台湾省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18.

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9.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B.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C.外国资本主义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D.外商设厂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20.

二十世纪50年代末出现大量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倾错误严重D.领导人的果断决策

21.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22.

前期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其表现有(  )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③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时代主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3.

下图是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方旗号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24.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 满蒙问题是解决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通过下列哪次事变,这一谬论化为了关东军的实际侵略行径(  )

A.九·一八 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 事变D.八·一三 事变

25.

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语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
①三反、五反 ②大跃进 ③发阶级斗争为纲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④③②①

26.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B.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27.

下列史实与周恩来无关的是(  )

A.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B.领导八一南昌起义C.参加重庆谈判签定《双十协定》D.全面整顿,纠正 文革 错误

28.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  )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9.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  )

A.瑞金B.延安C.北平D.西柏坡

30.

为新中国人民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的是(  )

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C.稳定物价,统一财经D.三大改造

31.

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党八股

二、填空题

32.

           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的颁布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开始。

33.

辛亥革命推翻了             的统治,建立了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4.

五四运动促进了                      的传播,为                        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35.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             。北伐战争不到一年,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这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周恩来亲自领导了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36.

1952年底,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1956年底,                  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三、简答题

37.

列举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38.

列举洋务运动创办的四个军事工业。

39.

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任答4点)

四、材料阅读

40.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摘自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会会上的报告

读后请回答: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何时召开?(1分)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我党的总任务是什么?(3分)
(3)我们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次转折会议。这次 转折 的含义是什么?(2分)请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历史上另外两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2分)

41.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农村土地承包权改革的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后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看,三遍哨子慢慢晃。 哨子 指摧促农民出去干活。)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乘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在湖南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吃饭靠 两平 一靠搞责任制的邓小平,二靠培养出杂交水稻的袁隆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农村政策出现的失误主要是什么?(1分)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采取了怎样的农村政策?(1分)其积极作用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促进我国当今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五、简答题

42.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10分)

43.

近代中国是多灾多难的,我们新时代青年应勿忘国耻。请简鸦片战争对我国社会的影响。(10分)

六、材料阅读

44.

材料  近现代中国人都在不断探索救国救民或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10分)
不管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闪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是谁?(1分)这一派别的著名思想主张是什么?(1分)
(2)请列举二个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政治上学习外国,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的例子。(2分)并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核心主张?(2分)结果怎样?(1分)说明了什么?(1分)
(3)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曾照搬俄国的经验,分别指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