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4年高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40 浏览数:84

一、选择题

1.

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不易受史家主观因素影响的是(  )

A.事件的前因后果B.事件发生的时地C.事件的历史意义D.事件的是非评价

2.

《十二铜表法》规定: 建筑物的周围应用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这些条款体现了(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D.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3.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这一主张体现了(  )

A.墨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儒家思想

4.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苏格拉底受审时的这几句辩辞,表明他高度重视(  )

A.公民生存权利的重要性B.思想言论自由原则的重要性C.雅典司法公正的重要性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的重要性

5.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下列体现这一主张的政策是(  )

A.刺史制度B.推恩令C.削藩策D.分封制

6.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 西(公)元960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作者高度评价的这个朝代是(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7.

以下是古代每一阶段选官的主要标准,按顺序与之对应的是(  )

A.世卿世禄 才能道德 门阀地位B.世卿世禄 门阀地位 才能道德C.门阀地位 世卿世禄 才能道德D.才能道德 门阀地位 世卿世禄

8.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把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称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的核心是出现了人的哲学意识,成为人类历史的一种飞跃性进展。以下属于轴心时代的标志性成果是 (  )
①古巴比伦的成文法典 ②古印度的佛教智慧 ③古希腊的哲学思想 ④西方基督教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

9.

所谓中国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范围是以下哪些地区(  )
①朝鲜半岛  ②日本  ③越南  ④吐蕃  ⑤南诏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10.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的这句话(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活动的思想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11.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这一史书记载兴起的是(  )

A.宋B.元C.明D.清

12.

某学者说 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 由此可见他的政治倾向是(  )

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改革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13.

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欧洲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14.

小王计划写一篇小论文,借阅了《利玛窦中国札记》《苏州府志》《唐伯虎集》等书籍,下列最可能是这篇论文的主题的是(  )

A.《唐代苏州的风俗》B.《元代的海外贸易》C.《明清江南的文人生活》D.《晚清西学的输入》

15.

经历大革命的法国思想家曾说: 那种绝对的、无限的权利,不管落到什么人手里,不管是君主,还是自称是人民的代表,结果你将发现它同样都是罪恶。 这里 自称是人民的代表 的人,最可能是指(  )

A.罗伯斯庇尔B.卢梭C.拿破仑D.路易·菲力普

16.

查理一世在受审时说: 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之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17.

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此图说明了(  )

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

18.

《重读近代史》中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运动D.辛亥革命

19.

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 夷夏 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 天朝之国 ,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这一评价运用的史观是(  )

A.全球史观B.社会史观C.革命史观D.天命史观

20.

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以世袭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以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成就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版籍奉还,废藩置县B.废除等级,四民平等C.移风易俗,文明开化D.地税改革,土地私有

21.

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 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 ,保护中国近海 本国自主之权 。此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表明近代中国(  )

A.收回了领海主权B.加强了海军建设C.提高了捕鱼利益D.维护了海洋权益

22.

某学者认为: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工业革命

23.

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这里的 改弦 指的是(  )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

24.

下图为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了(  )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D.对学生运动的声援

25.

下图是某一阶段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F1为阻力,F2为动力,动力大于阻力,此种情况出现于(  )

A.甲午战争期间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

26.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27.

抗战爆发后,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变成了 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 。这从根本上表明(  )

A.民族意识的觉醒,保家卫国的需要B.民众为生活所迫,当兵是必然选择C.国民党积极抗战,感染了中国人民D.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深得民心

28.

美国在为世界恢复健康的经济方面提供任何帮助都是合乎逻辑的,不这样做的话,就不会有政治稳定和令人满意的和平。 美国为世界恢复健康提供的帮助是(  )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D.经济互助会

29.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

A.英法美B.英美苏C.中苏美D.美中苏

30.

历史地图是表达历史知识的手段,又是获取历史知识的信息源,研究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新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在(  )

31.

“……他在西西里任总督时的种种决策违反了一切法律,一切判决先例和所有的公理。……弗里斯仗着自己的财富,打击自由的根基,公然蔑视人类!难道这恶人可以逃脱惩罚吗?诸位元老,这绝对不可以!如果这样做,你们就挖去社会安全的基石,扼杀正义,给共和国招来混乱、杀戮和毁灭! 西塞罗《对弗里斯的控告》说明了(  )

A.西塞罗认为弗里斯扼杀了正义B.西塞罗认为弗里斯妨害公民民主
C.西塞罗认为弗里斯违反了一切法律所有的公理D.西塞罗认为弗里斯践踏了罗马法律保护公民权利的基本原则

32.

明朝科技著作记载: 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北。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这反映出明朝(  )

A.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B.纺织业呈现区域化趋势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城镇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33.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B.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C.民族资本主义受外国势力压制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4.

从最早的时代起,就有机器给发明出来,它们极为重要,如轮子,如帆船,如风车和水车。但是,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纯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 这一表述主要阐明(  )

A.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B.科学理论对工业发明的重要作用C.机器的发明主要源自经验D.近代以前人们就发明了机器

35.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但欧洲霸权受到美国的冲击B.国联由英法控制
C.英日同盟被拆散和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D.德国军备受到凡尔赛和约的严格限制

二、材料题

36.

社会转型(12分)
愚意自夏禹家天下以后有记录可徵之国史,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公元2000年)。四千年中,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型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A.B与C是也。从A转B,发生于商鞅与秦皇之间。从B转C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

问题:
(1)材料中A.B.C是指哪三个历史阶段?(6分)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 从A转B,发生于商鞅与秦皇之间 转型的说法?(6分)

37.

聚焦罗马法的起点—《十二表法》(14分)
材料一 遥望——可疑的材质
用来刻写这些法律的 板子 其实是 古罗马当时书写或铭刻用的木板,金属板和象牙板等,而且根据后期的《学说会纂》中记载,此十二表法是象牙做的,所以实际应称为《十二表法》”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十二表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 十二铜表法

——《高级中学课本—高中历史第一分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 近观——丰富的条文
第3表
第3条 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可把债务人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五十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8条 对叛徒的追诉,永远有效。
第8表
第1条 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歌侮辱他人歌词的,处死刑。
第2条 毁伤他人肢体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态复仇而 毁伤其形体
第3条 折断自由人一骨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第10表
第2条 对丧事不宜过分铺张……火葬用得木柴,不得用斧削光。
第11表
第1条 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第12表
第5条 前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后法取代前法。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你能否判断《十二表法》是什么材质?为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十二表法》内容,叙述当时罗马国家的状况。(10分)

38.

史家绝唱 (12分)
……其次是《世家》,由于后来的正史中基本都没有袭用这一形式,所以有人曾非难司马迁设置《世家》体例是无用的。但毕竟在司马迁生活时代之前还在实行______制度,世家正是反映这一历史的写作。特别是他撰述的《列传》,更可谓出类拔萃创作思想的产物。《列传》的主要目的在于记载那些立功名于天下的人们。

——【日】 内藤湖南 《中国史学史》 马彪译

问题:
(1)世家与列传是《史记》编撰组织重要体例,你再列举一种史记编撰组织内容的体例。(2分)
(2)在材料中的______填写入相应的内容。(2分)
(3)史记开辟 列传 现象体现了历史著作与时代之间怎样的关系? (8分)

三、简答题

39.

法德和解——和解的力量远大于仇恨(12分)
历史上,欧洲曾是战争最频繁的地区,其极端表现是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欧洲却一反千百年的历史常态,稳步走向了和平与联合,欧洲联合的历史意义,并不限于具体措施的得失,关键在于引发人们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思考。以 法德和解——和解的力量远大于仇恨 为主题,叙述20世纪以来法德关系演变之路以及启示。

四、材料题

40.

贤者之争(25分)
材料一 文明云者。异于蒙昧未开化者之称也。La Civilisation.汉译为文明、开化 、教化、诸义。世界各国,无东西今古,但有教化之国,即不得谓之无文明。唯地阻时更,其质量遂至相越。古代文明,语其大要,不外宗教以止残杀;法禁以制黔首;文学以扬神武。此万国之所同,未可自矜其特异者也。近世文明东、西洋绝别为二。代表东洋文明者,曰印度、曰中国。此二种文明虽不无相异之点,而大体相同。其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乃欧罗巴人之所独有,即西洋文明也。亦谓之欧罗巴文明。移植亚美利加,风靡亚细亚者,皆此物也。

——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1915

材料二 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1916

问题:
(1) 贤者之争 出现在哪次论战中?(2分)
(2)概括材料一、二中两位先生的观点。(8分)
(3)谈谈你对上述两则材料中观点差异的看法。(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