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县2014年高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40 浏览数:83

一、选择题

1.

在古代世界文化成果中,最早发明了笔和墨水书写工具的是(  )

A.古代中华B.古代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埃及

2.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下各种姓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  )

A.社会分工差异B.权利义务有别C.婚姻关系不同D.种族民族不同

3.

下列是古代罗马历史时间轴,在A处的是(  )

A.罗马共和国的建立B.罗马帝国的建立C.罗马帝国的分裂D.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

在中世纪的西欧,拥有庄园的人主要包括(  )
①国王  ②教会贵族  ③世俗贵族  ④自由农民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5.

《史记·秦始皇本纪》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为此,秦始皇实施了下列哪一措施(  )

A.焚书坑儒B.攻打匈奴C.修筑长城D.郡县制度

6.

陈寅恪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中写道: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据此推测,北朝人视为 文化正统 的朝代是(  )

A.曹魏B.蜀汉C.孙吴D.东晋

7.

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政策 设计厅 之功能的是(  )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

8.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记载:北宋初年,老儒先生以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赶紧抄录,日夜诵读。据此推测,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这两本书被皇室专藏,民间不得私印B.宋科举以策论代替诗赋,读史人增多C.宋重文轻武,雕版印刷不能满足需求D.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中原文化遭浩劫

9.

中国古代皇帝开始了解世界 五大洲、四大洋 世界地图是在(  )

A.西汉丝绸之路后B.元朝马可波罗来华之后C.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D.明末西学东渐之后

10.

光荣革命 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主要依据是(  )

A.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从此结束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C.议会内阁制从此形成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从此确立下来

11.

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2.

右表是有关英法史上 君主专制与资本主义关系 的评论,其中较恰当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3.

1795年大作家席勒在诗中大声呐喊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导致作家困惑的主要原因是(  )

A.作家经常讥讽时政,遭到政府流放而愤懑B.作家非常热爱祖国,为国家的落后而悲伤C.德意志被拿破仑征服并成为其帝国一部分D.德意志是地理概念,现实政治中还不存在

14.

在人类近代历史上,最早设计了和谐、协作和平等社会理想的是(  )

A.人文主义者B.启蒙思想家C.空想社会主义者D.科学社会主义者

15.

有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 两个小孩 寓指(  )

A.德国和法国B.意大利和法国C.奥地利和塞尔维亚D.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

16.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埋下了众多矛盾,这些矛盾包括(  )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③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

在下列洋务企业中,由 管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的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安庆内军械所

18.

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该小组正在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B.近代商业的前世今生C.西方文化的渗透传播D.新兴政权的确立巩固

19.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小王同学参加了辛亥革命首义地的庆典活动,他到的地方在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0.

昔吾倡新学,乃保中华之大体;今人尚新学,或言暴力,或言革命,无君无父,本末倒置也。 上述言论属于中国近代哪一派言论(  )

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

21.

观察下图,该漫画所反映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的广州B.洋务运动时的天津C.新政 期间的北京D.进入民国后的上海

22.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张之洞对统治者某举措的意见是 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怒 。该举措应是(  )

A.废八股B.派留学C.办学校D.废科举

23.

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 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 南京大屠杀 确有其事的(  )

A.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C.口述史料D.实物材料

24.

一位美国总统说: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这场 战争 是指(  )

A.独立战争B.美国内战C.罗斯福新政D.反法西斯战争

25.

在西欧一体化进程中,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共体成立C.欧盟成立D.欧元正式启用

26.

下列几幅图片代表的是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它们共同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B.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反对美国控制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D.世界经济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27.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文告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全面抗战开始C.太平洋战争爆发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28.

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位指战员的合影照片,他们合力指挥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9.

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到人民公社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土地制度变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是(  )

A.土地的规模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使用权

30.

下图是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率队参加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时的照片,这张照片见证了(  )

A.中国重返联合国B.中日建交C.中美建交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1.

从图一(汉郡国并行图)到图二(元行省分布图)的变化,最能够反映出(  )

A.郡县制仍然是地方行政制度B.地方势力是中央集权的隐患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

32.

据蒋孟引《英国史》载:1935年,英国棉纺织业18岁以下的童工有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外,其余都是女工和儿童。这一记载表明(  )

A.女工与童工的用工成本相对低廉B.资本家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C.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D.工业革命带给英国广泛就业机会

33.

有学者提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这种说法的主要根据是(  )

A.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步伐B.甲午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从 器物 层面上升到 制度 层面
C.甲午战后,东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34.

私人笔记述其见闻,多半道听之言,世固以次料目之矣,但有时所纪事变之内幕,名人之轶闻,以及制度兴革、社会情况,廻非官牍所能详,则仍属原料……故原料与次料也,乃就关系之直接与间接而言,非其本身即具此特质也。 作者在这里最强调的是(  )

A.私人笔记中有一手史料,也有二手史料B.私人笔记多为道听途说,没有史料价值
C.私人笔记中原料与次料之关系是直接与间接关系D.私人笔记中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没有绝对的界限

35.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的漫画《华盛顿的 和平鸽 》,下列关于此漫画寓意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讽刺美国冷战政策的实质B.提醒苏联警惕美国的阴谋C.揭露美国积极进行军备竞赛D.提倡美苏之间的和平共处

二、材料题

36.

文明与地理环境(10分)
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
(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概括材料中梁启超的基本观点(2分),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8分)

三、简答题

37.

有学者认为, 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持续了150年,并至少准备了另外150年的革命。 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14分)

四、材料题

38.

菜单中的历史(12分)
你如何看待这份菜单的史料价值。(2分)从菜单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4分)请判断包尔宴请清政府官员的原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你判断的理由。(6分)

五、简答题

39.

概述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14分)

六、材料题

40.

通商口岸和近代中国(25分)
通商口岸,从字面上讲,是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来而设立的港口。但在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条约口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般论者认为,条约口岸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 在那里,有完全通商的权利,在那里,可以设立领事馆,在那里,有一个海关衙门 ,这一类可以称作标准条约口岸。第二类, 在那些城市里,一般是没有海关衙门的,没有领事馆,外国人是不应该在那里永久居住的。 第三类, 沿着长江和西江的某些地方,有所谓访问口岸,在这些商埠,外国公司的轮船可以为着装货和载客而在那里停泊,在另外一些这样的商埠,该轮船只能为载客而停泊

——杜语《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历史与现状》

材料二 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近代中国重要商业与工业城市均为通商口岸,构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单就上海一地而言,据统计,1911年上海共有工厂48家,占全国工厂总数28.1%;1930年上海共有工厂837家,占全国工厂总数42.4%。

——周子峰《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材料三 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

——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

材料四 英国驻上海副领事马安认为,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外贸易, 不仅仅有利于英国,而且有利于中国这个大国的千百万居民。

——李必樟译《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

请问答:
(1)上海、广州、天津、武汉(汉口)分别是在哪些不平等条约中被辟为通商口岸的?(3分)
(2)据材料一指出通商口岸的分类依据。上海应属于第几类口岸?请说出理由。(3分)并指出近代前期通商口岸的演变趋势。(4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近代通商口岸与近代中国的关系。(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