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高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40 浏览数:91

一、选择题

1.

海上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达使希腊的经济迅速转为商品货币经济。古代希腊的海上贸易地理范围在(  )

2.

中国由方国联盟转变为封邦建国的历史时期,古印度处于(  )

A.古典时代B.青铜时代C.吠陀时代D.列国时代

3.

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 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

A.封建领主彼此割据B.森严的等级制度C.君主集权专制D.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

4.

以下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青铜器可以直接证明(  )

A.国家体制完备B.手工业技术先进C.农业生产发达D.已有成熟文字

5.

西周时期有 刑不上大夫 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  )

A.禅让制B.礼乐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

6.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 政治转向 是指(  )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7.

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此段文献描述的是(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8.

下列南朝各时期形势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②③

9.

唐初, 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日有争论,纷纭不决。 太宗深察其弊,故设立(  )

A.内朝B.枢密院C.外朝D.政事堂

10.

唐朝《步辇图》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

A.吐蕃B.蒙古C.匈奴D.突厥

11.

下列政治家中提出 不加赋而国用足 理财观念的是(  )

A.商鞅B.孝文帝C.王安石D.范仲淹

12.

清嘉庆皇帝说: 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这一局面与下列什么机构的设置有关(  )

A.宣政院B.议政王大臣会议C.南书房D.军机处

13.

1772年,在西方世界狄德罗编纂的《大百科全书》全部出齐,而在东方世界编成的煌煌巨著是(  )

A.《梦溪笔谈》B.《几何原本》C.《海国图志》D.《四库全书》

14.

尝命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俾就秘阁翻阅,给吏史笔札,起周威烈王,讫于五代。 这部史学著作是(  )

A.《史记》B.《史通》C.《资治通鉴》D.《文史通义》

15.

基督教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两次大分裂。第一次是11世纪时东西教会大分裂,第二次是15世纪新旧教会大分裂。第二次大分裂发生于(  )

A.德意志B.法兰西C.英吉利D.罗马

16.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17.

“《民法典》采纳了1789年的社会原则: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 这些 社会原则 确立于(  )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合众国宪法》

18.

1860年代改革使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 现代化的普世道路 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 俄罗斯特殊性 之路? 1861年改革中 俄罗斯特殊性 体现在(  )

A.经济工业化同时实现政治民主B.废除农奴制同时保留沙皇专制C.实行联邦制同时建立议会制度D.建立苏维埃同时保留封建残余

19.

下列漫画针对的是(  )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

20.

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力更生的意志,他们的勇气与决心 。为此,罗斯福(  )

A.实施以工代赈B.实行社会保障C.调整农业生产D.推进劳资谈判

21.

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产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C.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加快

22.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而是反对饥饿、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富尔顿演说D.舒曼计划

23.

下图分别是1988年和l990年美国《时代》周刊两期的封面,反映了当时美苏两国的关系。下列相关评论,恰当的是(  )

A.冲突加剧了 B.盟国时代来临了 C.冷战该结束了 D.美国人输了

24.

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849

1863

306

331

867

44

133

3400

142099

142357

300500

8584

52547

964309

这说明鸦片战争后(  )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25.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 天下为公 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 民有、民治、民享 ,这一思想(  )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B.深受霍布斯思想影响C.与儒家民本思想内容一致D.深受卢梭思想影响

26.

一世怪杰的袁世凯,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亡。 伪造民意 是指(  )

A.就任民国大总统B.复辟帝制C.刺杀宋教仁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27.

先定三湘,恢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

A.护国运动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8.

造成下图这一历史定格的原因是(  )

A.甲午战争的失败B.《开罗宣言》的发布C.抗日战争的胜利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9.

有学者把中国1949年后在 大国崛起 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革命立国时代、改革建国时代、和谐富国时代。其中,改革建国时代开始于(  )

A.土地改革的开展B.一化三改造 的推行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D.经济特区的创立

30.

汉武帝 独尊儒术 、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 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中 打倒孔家店 、当前的 孔子热 。以下各项中,能够比较恰当的解释孔子 命运 的史学观点是(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31.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 夷务 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的学术特点是(  )

A.自我中心,排斥外来思想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32.

以下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税收单位:万贯)”反映了(  )

农业税

非农业税

两者的比例

至道末年997

2408

1567

6040

天禧末年1021

2641

3874

4060

熙宁十<!--【if gte vml 1】> <!【endif】--><!--【if !vml】-->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1077

2021

5117

2872

A.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北向南的转移B.北宋出现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气象C.农业税与非农业税比例出现倒挂D.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33.

下面《1870~1913年的西欧对外投资》示意图反映的西欧经济扩张的结果是(  )

A.投资遍及世界B.英、法和德是主要资本输出国C.资本主要流向欧美D.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说: 自来备边双夷,将才、使才二者不可偏废。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 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 。材料中李鸿章对派遣驻外使节的认识是(  )

A.改变闭关自守,了解各国情况B.办理对外交涉,形成外交制度C.了解各国情况,办理对外交涉D.巩固朝贡体制,加强对外交往

35.

下面是一幅 赫鲁晓夫在窥探 的漫画,其主旨是(  )

A.讽刺了苏联面对西欧共同市场的矛盾心态B.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社会的分裂C.体现了西欧各国积极探索共同体的模式D.期待着早日加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二、材料题

36.

英国 议会 与法国 三级会议 (12分)
材料一 12世纪,英国国王在与封建地方势力、罗马教皇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过程中,被迫签署了 自由大宪章 。1265年英国正式召开议会,不仅贵族僧侣参加,而且从每个郡邀请两名骑士、每个大城市邀请两个市民代表参加会议。以后议会经常开会,相继取得了颁布法律、批准征税、处理政治案件的权力。
材料二 1300年法王与教会为征税发生冲突,为争取支持,腓力四世召开了由高级教士、世俗贵族和富裕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从十四世纪起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往往是在国王需要征收新税或需要各等级代表的支持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才召开,而各等级在同意国王要求的同时也常以司法、行政方面的改革作为交换条件。

——《中世纪欧洲》

问题:
(1)根据材料比较中世纪的英国议会与法国三级会议的异同?(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与法国三级会议的历史意义。(2分)

37.

文化出超 (12分)
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文化呈现倾斜式的 文化出超

——《中外文化交流史》何芳川主编

问题:运用隋唐、明清之际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实阐述这一观点。

38.

态度的转变(12分)
材料一 一九O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 弃如土苴 。如果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问题:根据材料评述钱玄同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转变。

39.

权力转变 (14分)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问题:简要分析造成500年来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

40.

西洋文明 (25分)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所谓格致之有益于人而可施诸实用者,如天文、地理、算数、几何、力艺、制器、化学、地学、金矿、武备等,此大宗也。

——徐寿:《格致汇编序》

“(西学)学问之种类极繁,要可分为二端。其一,形而上学,即政治学、生计学、群学等是也;其二,形而下学,即质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全体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是也。吾因近人通行名义,举凡属于形而下学皆谓之格致。

——梁启超:《格致学沿革考略》

(西学)是 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严复《原强》

西方之言曰:人人有自主之权。何谓自立之权?各尽其所当为之事。各得其所应有之利,公莫大焉,如此则天下平矣。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

材料二 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

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 之类的说法, 令人呕哕 ”。

——严复《救亡决论》

材料三 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礼教为非,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

——陈独秀《答佩剑青年》

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述近代中国对西学认识的演进历程。(8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与梁启超对中西文明态度的差异。(2分)
(3)基于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近代中国对西洋文明的认识?(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