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步步高》一轮复习配套题库:第25课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同步练习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2 浏览数:122

一、单选题

1.

下图反映了苏俄某一时期农民上缴全部余粮,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评述是(  )
2015届高考《步步高》一轮复习配套题库:第25课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A.苏俄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C.取得了内外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D.确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2.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11题)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 共产主义实验室 ……在 苏维埃的玻璃管里 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 社会主义的化合物 ”。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化合物 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③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④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

1921年有人这样吼道: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退一步 使俄国又退回到了资本主义  ④ 进两步 是指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等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4.

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 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 先发展资本主义 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 思想 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5.

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科维茨,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 这种做法(  )

A.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B.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C.促进资本主义农场建立D.适应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

6.

(2012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12题)西方一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必须有计划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进而避免了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避免了毁灭一切人格价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经济模式是(  )

A.斯大林模式B.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C.美国凯恩斯经济模式D.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7.

(2012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 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其中 布尔什维克的智慧 指的是(  )

A.新经济政策B.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资本主义D.民主集中制

8.

斯大林模式 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 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这个词,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说: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民的公民社会所取代。 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9.

下图是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对1953、1958、1963、1973、1978、1983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
2015届高考《步步高》一轮复习配套题库:第25课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10.

针对20年前苏联的解体,《环球时报》于2011年12月26日公布了在中国7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如下看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

52.7%

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

45.7%

苏联在世界搞霸权主义,与美国军备竞赛

41%

西方颠覆、和平演变的结果

37%

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

29.9%

其他

2.2%

不知道,不好说

4.9%

A.受访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看法没有历史根据B.苏联解体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D.苏联解体是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的必然结果

二、材料阅读

11.

(2012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36题)(30分)关注世界,关注未来,关注国家的发展。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

  项目

 1918

 1929

 1930

 1934

 1937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

 16

 570

 859

 2333

 243

  参加集体农庄的户数单位:百万户 

 002

 10

 60

 157

 185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

 01

 39

 236

 714

 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不详

 149

 336

874

991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上述表格反映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哪些特征?指出这一运动的主要目的。(8分)
材料二 (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从其经济改革措施中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材料三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8分)
材料四 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 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

(4)指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首要目的。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提出了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指出苏联解体过程中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做法。(4分)
(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启示?(6分)

12.

(2010·湛江高考一测)阅读下列材料:(26分)
材料一 所谓 ,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材料二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全集33卷

材料三
材料四 现代化 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 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 ,不会姓 ;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 ,也可以姓 ,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导致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 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其 在哪里?(3分)该事件涉及哪四大方面的内容?(4分)?
(2)材料二中所指的 经济政策 是什么政策?(2分)它的突出作用是什么?(2分)面对1921年 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探索了怎样的现代化新方式?(3分)
(3)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4分)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