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步步高》一轮复习配套题库:第23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同步练习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3 浏览数:113

一、单选题

1.

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主要得益于(  )

A.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策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

2.

下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币,两幅图表明(  )
2015届高考《步步高》一轮复习配套题库:第23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A.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优先发展农业B.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成就巨大C.主动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事求是,已经实现一国两制

3.

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作为中国农业的旗帜。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 昔阳到凤阳 。这一标题包涵的深刻含义是(  )
①昔阳的大寨精神已经辐射到贫困的凤阳 ②昭示历经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走向尽头
③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④凤阳小岗村的星火将成为取代大寨旗帜的烈焰

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

(广州市执信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份的出现是因为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起步D.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

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随笔,根据所写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其学习的内容是(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多种分配制度的建立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D.新中国之初三大改造

6.

下表为某生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①②③的内容应该是(  )

2013—2014学年《创新方案》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20课 课下作业

A.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B.潮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开放区D.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7.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市政府决定向深圳学习经验。这里的 经验 主要有(  )
①实行多元化的经济所有制形式  ②吸收和利用外资  ③充分利用过去的经济优势  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

下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  )
①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 ②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
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 ④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

前上海副市长赵启正对某一重大措施评价说:“(它)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效果,是经济学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 的典型案例。 这是指(  )

A.开放港口城市B.开辟经济开放区C.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10.

邓小平理论 专家斯米尔诺夫认为:邓小平的 黑猫白猫 理论本身是 务实主义 的。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② 双百 方针的提出  ③ 科教兴国 战略的实施  ④南方谈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如图,我们从《转折—亲历中国改革开放》一书中可以了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2015届高考《步步高》一轮复习配套题库:第23课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①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质的变化
③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④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已经实现了民富国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 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 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 南市 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材料三
2013—2014学年《创新方案》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20课 课下作业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4分)
(2)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指出图3所示地区与前两地开发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最大优势。(4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4分)

13.

人的姓名不仅携带着每一个家庭的盛衰信息,而且携带着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信息。姓名文化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文》: 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材料二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不少人用 斯、基、娜、娅、莎 等俄文音译字为孩子起名儿; 李解放 王建国 张抗美 孟跃进 等名字也是那一时代的代表。上世纪60年代的 陈坚强 齐移山 杨文革 周卫红 ,70年代的 文爱武 徐拥军 房永红 高改革 等等,都是一些经典姓名。
——《历代姓名趣谈》 
材料三 当第一批中国白领把取英文名 能弱化论资排辈 的理念付诸实践时,连这些外企、私企打扫卫生的阿姨都被叫做了“MAry”。在毕业生到外企去求职时,他们总忘不了在简介里取上一个 受欢迎的英文名 ,比如“AmAndA”、“SArAh”、“NiCole”等。……武汉有一对小夫妻为追求个性,给刚出生的孩子取名为 赵.Com”,意思是 赵康

——罗满元《姓名自由宣言》

(1)材料一中反映人起名的原因是什么?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上世纪50年代能够反映出我国怎样的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中的姓名概述我国当时的经济建设情况如何?
(3)材料二上世纪60、70年代姓名反映出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又有怎样的新发展?
(4)材料三中姓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