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应对及思考(50分)
英国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之后不久便成为了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万人增加到1851年时的30万人,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阅读以下一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除非你已经到过制造业城镇,看到曼彻斯特的工人,否则你无法理解他们躯体的痛苦和道德的沦落。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物,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如果你到过这里的一间工厂,你可以容易地看到,工人的福利从来就没有在工厂主的脑子中出现过。上帝啊,怎能只用生命的代价换来发展呢?
”
——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摘自1842年所出版的杂志文章
材料二
死亡的平均年龄
|
分布地区
|
士绅/专业人员
|
农民/商人
|
工人/技工
|
农业地区
|
拉特兰
|
52
|
41
|
38
|
巴撕
|
55
|
37
|
25
|
工业区
|
利兹
|
44
|
27
|
19
|
曼彻斯特
|
38
|
20
|
17
|
——1843年,创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的统计结果
材料三
“英国的其他任何地方,甚至是伦敦,都可能没有像曼彻斯特一样,展现出如此显著、富有吸引力的世界工厂。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的地位。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
‘鹤立鸡群
’了。它的工业产品几乎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
”
——1852年,曼彻斯特被维多利亚女皇授予皇家宪章,摘自《企业行.名录》序言
材料四
“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个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一间新的棉纺织厂,具有一流的生活环境,那里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以及浴室和公共图书馆。这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不满的声音。疾病和死亡率,已经减少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
——威廉·亚历山大·艾布拉姆,记者和史学家,摘自1868年发表的杂志文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曼彻斯特市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4分)
(2)材料三中
“曼彻斯特人
”主要指哪个社会群体,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2分)结合上述材料,就材料三中曼彻斯特被维多利亚女皇授予
“皇家宪章
”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以上
“社会问题
”以及
“有助于社会问题解决因素
”的认识和思考。(1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