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40 浏览数:76

一、选择题

1.

学者杨奎松曾说: 历史研究有点像刑警破案,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深入发掘拓展,找到更多的线索,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把所有能够掌握到的历史碎片串连拼合起来,最后组成一张相对完整的历史过程图,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发生的经过情形以及原因何在等等,从而揭示一个过去不为人所知,或者被人误读的历史秘密。 这是说(  )

A.历史研究是察觉未知的秘密B.历史研究是获得历史真相C.历史研究是拼接历史与现实D.历史研究是追索历史原因

2.

1901年人们在埃兰古城苏萨(今属于伊朗)发现一个黑色的玄武岩圆柱:其上端有          从太阳神夏马修手中接过权杖的浮雕,下方用          铭刻着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282条的一些法律条文。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 以上两处横线应填入(  )

A.商汤 甲骨文B.屋大维 拉丁字母C.汉谟拉比 楔形文字D.亚历山大大帝 希腊字母

3.

《摩奴法典》第八章第二百七十节有这样的记载: 初生的人,假若他们以骂詈的语言侮辱再生的人,那就要断他们的舌头;假若他们举再生人的名或姓出来侮辱,那就要用烧红的铁针插进他的口中;假若婆罗门的指示他不接受,那王者就可以命令用热油灌入他的耳里或口中。 初生的人 是指(  )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4.

就是在这样一个阶级悬殊的社会里出生,他自己虽是剎帝利的王族,但他并不想用剎帝利的权威去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相反的,他用慈悲平等的真理,毅然的向阶级森严的社会宣战。 文中 社会 是指(  )

A.古典时代 苏格拉底B.共和时代 斯巴达克斯C.列国时代 释迦牟尼D.春秋战国 孔子

5.

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的评价时说: 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民众交流的频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

A.《十二铜表》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

7.

公元1000年时,英国人爱尔费里克在《对话集》中这样写道 我到海外去,去买紫色布帛和丝绸,宝石和黄金,彩色衣服和染料,酒类和油类,象牙和黄铜,硫磺和玻璃,以及其他类似的货品。 这些采购品到达西欧的路线最有可能是(  )

A.阿拉伯——中亚——欧洲B.印度——非洲——西欧C.中国——阿拉伯——欧洲D.中国——俄国——欧洲

8.

决战的时刻到了,穆罕默德在隆隆的炮声中检阅了准备参加最后进攻的精锐部队。他亮开嗓门喊道: 我给你们一座建筑宏伟、人口众多的城市……世界的中心。你们可以任意劫掠!现在,你们勇敢地冲进城去吧!你们将成为世界上的富翁! 这一情景发生的时间、地点是(  )

A.公元476年、罗马B.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C.公元1258年、巴格达D.公元1860年、北京

9.

下列对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中世纪大学诞生在西欧政治机构与文化精神的双重变革下B.中世纪大学很早便成为教会、君王和城市相互争夺的政治赌注
C.中世纪大学对于欧洲社会精英的构成与功能均有重大影响D.中世纪大学根本改变了欧洲整体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10.

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 这是指(  )

A.西周 封邦建国制B.拿破仑 民法典C.法兰克王国 采邑制D.梭伦 解负令

11.

《论语·季氏》有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对此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孔子认为商周时期才是真正的 天下有道 既礼乐昌明B.孔子认为春秋时期是 天下无道 既诸侯、士大夫执国命
C.孔子认为社会动荡不安是因为礼崩乐坏亟需恢复礼乐制度D.孔子认为贵族世传愈加短暂就是因为天子衰微陪臣当道

12.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 一个思想 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 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13.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由此可见, 中朝 是(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C.分享丞相行政权,主要处理国家政事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14.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书中说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曲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儒学实际上吸收了(  )

A.道家无为而治思想B.法家中央集权思想C.战国阴阳五行思想D.周公礼乐制度文化

15.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史料中的发明距今(  )

A.近500年B.近800年C.近1000年D.近1500年

16.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 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C.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D.唐宋文人喜爱旧文化

17.

有学者对某位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 他想把濂溪、康节、橫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释、道,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最多。 这位思想家是(  )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康有为

18.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  )

A.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19.

当代史学家对传统社会政府的权力中枢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力的不断集中与转移,是传统社会政府权力中枢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
①西周分封制  ②唐朝三省六部制  ③明朝的内阁制  ④清乾隆帝建立军机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

而文史之儒,竞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乌呼可哉? 此说最早出自(  )

A.司马迁《史记》B.刘知几《史通》C.章学诚《文史通义》D.梁启超《新史学》

21.

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这一类建筑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由此可以认为这些建筑(  )

A.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B.在技术上照搬雅典娜神庙C.在思想上为了贯彻阿奎那神学D.在目的上为了显示城市商业繁华

22.

有资料说 同月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 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 ”当添入(  )

A.五经博士B.军机大臣C.八股取士D.重农抑商

23.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 夫皇上既知法之当变矣,既以康有为之言为然矣,而为能断然行之。必有藉于群众之议者何也,盖知西后之相忌,故欲藉众议以行之,明此事非出于室上及康有为之私见也。而诸臣之敢屡次抗拂上意者,亦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 作者看到光绪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光绪帝不敢直接变法B.西太后是顽固派的靠山C.康有为秘密上书D.维新派害怕西太后

24.

孙中山在1906年12月说: 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到那时候收拾不来,又要弄成大革命了。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 这是在解释(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25.

迨及民国二年春两院选举,各省告竣,揭晓后,国民党当选议员几占五分之三以上。袁政府闻之大惧,于是在国会未开会以前,在沪有暗杀宋教仁之重案之发生,震动全国。国人对袁,大为愤恨! 此案的影响是(  )

A.武昌发生辛亥革命B.南京临时政府建立C.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D.全国掀起讨逆斗争

26.

1589年英国爵士史密司写道 议会废止旧法律,制订新法律,对过去和未来的事发布使人遵守的命令,改变私人权力和财产,规定宗教仪式,……总而言之,昔日罗马人民无论在百夫会或者在部民会里可以做的事情,英国人民都可以做。 这说明(  )

A.英国至上而绝对的权力在议会B.君主专制并未改变议会地位C.英国国王已取得绝对专制之权D.英国议会是历史传统的产物

27.

卢梭认为 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以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由此看出卢梭(  )

A.直接否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B.主张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C.主张取消议会取消选举D.认为英国革命是失败的革命

28.

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

A.察举制的实行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科举制的推行D.军机处的设置

29.

陕北民歌《骑白马》歌词: 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嘿呦,打日本就顾不上。要穿灰,一身身灰,肩膀上要把枪来背,哥哥当兵抖起来呼儿嘿呦,家里留下小妹妹。 这里的 八路军 是指(  )

A.国民政府北伐第八集团军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C.中国工农红军第八方面军D.人民解放军第八野战军

30.

《人民日报》社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指出: 他们(山东省寿张县农民)的庄稼真长得好,一片黑乎乎的要压塌地。虽然下面提出的万斤指标,今年不一定完全实现,但万斤社、万斤乡一定出现,可能不止一个。全县亩产三、四千斤是有把握的。粮食单位产量从百斤到千斤,是个质变,从千斤到万斤,是更大的质变……”据此你认为社论发表于(  )

A.1950年B.1953年C.1958年D.1966年

31.

口述历史多以面对面采访的形式进行,被访者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较为放得开,较少顾忌和约束,不会像书面文字那样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而且许多问题都是随机提出的,需要被访者马上回答。关于口述历史,何兆武先生曾经做过非常精辟的论断,认为它 往往比当事人的回忆记录更有价值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口述历史就是直接采访互相问答或当事人的回忆录B.史家与当事人面对面采访问答的信息更具有真实性
C.面对面采访会更大可能防止当事人对历史涂脂抹粉D.当事人回忆录和对当事人的采访记录都有历史价值

32.

胡适说: 我们为什么爱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呢?因为这两首诗是用白话做的。为什么爱读陶渊明的诗和李后主的词呢?因为他们的诗词是用白话做的。为什么爱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诸诗呢?因为他们都是用白话做的。 由此观之,下列对胡适文学改革理解最正确的是(  )

A.胡适认为凡是古代文章就不是白话文B.胡适认为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读懂和理解的就是白话文
C.胡适认为白话文能服务于民众才有生命力D.胡适认为大家喜爱的都是白话文创作的作品

33.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 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下列说法符合于此的是(  )

A.对印度安人来讲 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B.对人类来讲 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C.对西欧来讲 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D.对于航海来说 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34.

下列表格是《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对该表格的正确分析是(  )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

210

105

93

8

2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8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24

A.科技革命开启了铁路事业迅速发展B.铁路运输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完成
C.工业化带动了铁路交通,铁路运输发达标志着世界工业化完成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加速形成使铁路运输走向全世界

35.

观察《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最佳结论是(  )

项目

1952

1957

增幅%

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392

19505

19

A.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相对缓慢B.农业生产发展滞后,忽视轻工业
C.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D.全面发展,重视分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二、材料题

36.

一个新的社会——中世纪早期的欧洲(24分)
铁锤查理 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防御力量,他把日耳曼随从对首领的忠诚与出租教会资产的做法相结合:谁能把随从军事化地组织起来,谁就可以租到土地给自己用,而且可以把土地分租给下属。最终形成了整个社会的组织形式,成了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一个处于较高地位的封臣,继续向下分封土地,而受封的人再把土地封给他下面的人。谁有远见,并获得高官,谁就有更多的随从……
问题:(12分)
(1)材料中的 一个新的社会 指的是什么社会?(2分)
(2) 铁锤查理 指谁?他做了怎样的改革?(4分)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叙述中世纪西欧这一 新的社会 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6分)

三、简答题

37.

历史的变迁(12分)
学者们往往对历史发展中出现重要变迁做出强调,如教材所引用的清朝学者赵翼用汉初臣子的出身与以往历史的差异得出了—— 汉初的布衣将相之局 的观点,以下是三位学者所提出的中国历史重要变化的观点,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加以简释。
(1)周之建立,天子由诸侯之君转为诸侯之长(王国维)因为:               
(2)秦开启中国上的第一次社会大转型(唐德刚)因为:              
(3)隋唐时代结束南北朝相承旧局面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陈寅恪)因为:              

四、材料题

38.

美国的民主历程(28分)
“……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问题:(14分)
(1)请你在文本框的A.B两处天上恰当的文字。(8分)
(2)综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18世纪) 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 这段话。(6分)

39.

历史的细节(24分)
材料一 1875~1931年土布产量和用纱量

年份

土布产量百万匹

土布用纱量百万磅

1875

1905

1919

1931

40.93

49.53

44.95

45.38

644.7

780.1

780.0

714.7

材料二 以手纺车和古老的投梭机而论,至少需要3人纺纱才能满足一架织机的原料需要,而且手纺纱的品质,一般不能达到16支以上。因此,在产量与质量两个方面,手纺车一直是手织业发展的障碍。纱厂的建立,恰恰替手织业解除了这些障碍。它不独为手织业供应了足量的棉纱,使之无原料缺乏之虞,还为手织业制造了高细支棉纱,从而扩大了手织业的活动领域。
材料三 织户有了机纱以后,工效和质量都有所提高,这也是土布能与洋布争一日之短长的重要因素。
材料四 中国农村消费者对洋布向来不大感兴趣,而对土布情有独钟,问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他会告诉你穷人穿土布的衣服是因为土布可以穿到相当于外国布的三、四倍或者五倍时间长……是因为它冬天更暖和。

——以上材料摘自马俊亚《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

问题:(12分)
(1)1875—1931土布命运与教材中中国近代经济变化中哪一概念相左,具体说明。(4分)
(2)阅读材料分析中国土布获得契机的原因有哪些?(4分)
(3)这一现象说明了概念形成中的什么问题?(4分)

40.

史实与书写(50分)
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 遣唐使 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却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上海高中历史教科书) 
7世纪中叶,新罗和唐联合进攻百济。唐将13万水陆军队送入半岛,日本国内充满了危机感。本着300年和百济的友谊,也不能无视唐对半岛南部的侵略这样的直接威胁。中大兄皇子于662年,向百济送去大军和援助物资。与唐·新罗联军的决战,在663年半岛西南的白村江进行。2天的壮烈激战后,以日本军战败结束(白村江之战)。400艘日本的军船燃烧着,将天空和海洋都染成了红色。无论在哪个时代,战败都会给下一个时代带来反弹。害怕唐和新罗入侵本土的日本,设置了防人、修筑了水城,努力防卫国土。防卫努力提高了日本自身国家统合意识。
(扶桑社2001年版) 
面对取代隋朝的强大的唐朝,日本打算吸收唐朝制度的优点,提高了与之对抗的国力。因此,在派出遣唐使缔结国交的同时,让那些在隋朝去留学的人们回国,打算以唐朝制度为蓝本建立国家。
(大阪书籍2001年版) 
平安时代的前期,把唐朝作为中心的东亚的世界也有效的形成了。因为唐朝国内混乱,9世纪唐朝势力急速衰弱了,日本停止了长时间以来一直派遣的遣唐使。
(东京书籍2001年版) 
问题:(25分)
(1)以上材料均选自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如果需要对比中方历史教科书中相应历史内容,我们当查阅:(4分)

历史时期

相关主题

(2)阅读以上日方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项中方历史教科书相关章节并不涉及的内容。(6分)
(3)经过上述比较,谈谈你对这一差异现象的看法。(15分)